专栏名称: 丛非从
学点心理学,做个轻松快乐的小niu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丛非从

萨提亚自我成长工作坊分享2019.04

丛非从  · 公众号  ·  · 2019-05-22 12: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以下分享,来自于2019年4月深圳萨提亚工作坊的同学:



01.

上课后,会有丛老师附身的感受。


一天,妈妈在挑毛病,按过往我的脾气,就直接和她怼起来了。但这次我深吸一口气,想了想,和我妈说“妈妈,外公外婆从小是不是很少表扬你?然后你一直很乖,做家务,是不是怕他们批评你?”老太太突然发现不是她熟悉的对话语境,愣了一下,说“也不是完全不表扬,很少”然后,架就吵不下去了……


前几天小朋友小三门高考,好像考得一般,我有点焦虑和不安。临睡前,突然想到,问自己说“你在焦虑什么呢?担心孩子进不了目标的大学?为什么担心呢?不能接受一个平凡的孩子的人生吗?”


然后心情感觉平静些了。



02.

工作坊中, 看到了自己的内在模式是什么,我也看到了日常生活中自己内在模式的重复;深深的理解了自己为什么是这种模式了。

内心有种释然和轻松,我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乞求妈妈关注的小小的我,我可以自己满足自己。意识到一段关系中,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不管是改善,维持现状,或破坏关系,只要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就都能坦然接受。


开始有了界限,明白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能不带期待和评判去倾听,同理他人;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节奏。



03.

上课给我的收获比想象得多。


自己一直是反复思索别人的需求和立场的思考模式,很累。现在觉察到自己就是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完美,怕有超过自己控制的事情发生,现在能放下头脑思考去感受自己和别人。


昨晚帮小朋友辅导完作文后问他,“你怎么看待妈妈帮你辅导作业的?是不是觉得我很厉害?”原本以为他会说是的,但是他说“我觉得你很刻板”。


听到这个评论觉得其实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这个评价我也能欣然接受,今晚会和他再讨论这两个特质的优缺点。还有就是小确幸,不再以别人能做到的要求自己做到,而是允许让自己停留在舒服的可以做到的那个点。



04.

这几天整个人感觉平和了.不再那么害怕被否定,不认可,焦虑也少了.如果出现被否定,不认可这种情况,意识层面开始用老师的分析方法去拆解,害怕的感觉就没有了,效果明显。

现在经常拿丛式挖掘机去挖自己自带模板。比如有个让我嫌弃的同事,当我看到他的时候让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妈妈对我也是这样的,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我自己,我开始不嫌弃他。



05.

老师对焦虑的解释,对于我的现实生活很有帮助。让我看问题更清晰,能适度缓解我的焦虑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又能看书了,而不是沉溺手机,让自己停不下来。

其次是收回了不少对孩子的需求,转为直接表达内心的担忧,而不是表面的虚假和谐。



06.

整体感觉变得更轻松和自在。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就像个等待被爱的别扭小孩,一方面散发出我才不稀罕你们爱我的信号,一方面又默默的通过自己的伤害和委屈,控诉着你们这些"大人"多么的坏,多么的无情。


自己正在经历从小孩变成大人的过程,感觉自己和原来不同,但似乎又是一样的。从小孩变成大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原来的策略是不合适的。



07.

地面课感觉就像西医手术,看似大家各说各的与自己无关,就是这不同角度的分享完成了立体的、多角度的、不刻意的找到自己、看见自己。


上课的时候大家即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也是一个整体。老师动态的关注与引导就像庖丁解牛还其本源、见其筋骨。流畅的完成了对全部(提问或不提问)学员的疗愈。


这样的分享、陪伴与支持让我变得更流动、丰盈。老师的方法让我学会分界限,让我和妈妈从粘连状态到剥离开来,看见了妈妈内在模式。
她是她我是我,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各自的价值。自由、自我渐渐生成,流动、丰盈。







面对问题,首先就要学会去思考问题。 深入探索自我,移步自我成长地面精品课。 扫码了解更多。



扫描添加丛大助或直接加微信:congnotcong8 咨询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