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9月6日,亿翰智库在上海隆重举办“新动力,新园区——2024产业园区未来大会”,
期间重磅发布《2024
全国
产城运营商综合实力50强》研究成果。
特别地,区别于以营造园区为核心,基于工业土地进行载体开发运营,收益主要基于载体开发与载体运营的园区运营商,
产城运营商
重点以发展片区为核心,基于片区进行综合开发,相比于园区运营商开发业态更为多元,产业招引与培育视角更为广阔,收益主要基于片区发展带来的区域价值提升与区域产业发展。
在亿翰智库看来,优秀的产城运营商需要具备几方面的核心能力,一是以区域为核心的业务聚焦和综合运营能力;二是一二级联动的综合开发模型,能够为片区发展提供赋能;三是具备产业基金、产业服务、产业资源等核心要素,能为园区企业及片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因此,此次《2024全国产城运营商综合实力50强》测评研究中,亿翰构建了“规模-能力-品牌-模式”四维评价模型,旨在充分评价产城运营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
图:《2024全
国
产城运营商综合实力50强》评价模型
规模维度
,
包含资产规模和经营情况两个方面,其中在资产规模是重点考量指标.此次TOP50企业中,获得S+、
S、A-评级的共有16家:
规模维度评价较优的产城运营商
|
S+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S
|
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咸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
A-
|
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其中,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获评S+级别。以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代表企业总资产规模均超2500亿元,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等代表企业资产规模超1500亿,表现亮眼。优质的资产规模将为公司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助力。
(2)TOP50能力维度分析
能力维度
,
包含信用评级、区域产业贡献、招商拓展、园区运营四项。此次TOP50企业中,获得S+、A、A-评级的共有12家:
能力
维度评价较优的产城运营商
|
S+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S
|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A-
|
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其中,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S+评级,相关代表企业在区域产业贡献、招商拓展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已形成从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到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条,在产业招商方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关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相关重点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获评S评级。其中,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万宝、五羊、广日、广重等41个知名品牌,控股广日股份、山河智能、润邦股份、金明精机、鼎汉技术5家上市公司和松兴电气、荻赛尔机械、中科博微、森宝电器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在工程装备、楼宇智能装备、材料制造、制冷家电、橡胶化工等多个领域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条,产业资源优势凸显。
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批A-评级。其中,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产业园区和产业综合体开发与运营、产业金融和创业投资服务、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和服务等,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产业运营服务商,综合实力突出。
(3)TOP50品牌维度分析
品牌维度
,
我们整理收集了2024年来各家产城企业的典型网络信息,包括正向舆情信息与负向舆情信息。此次TOP50企业中,获得S+、
S、A-评级的共有17家:
品牌
维度评价较优的产城运营商
|
S+
|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S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A-
|
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其中,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过往深厚的发展口碑获S+评级。相关代表企业全面融入ESG发展理念,积极发布ESG社会责任报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公司治理效能,全力打造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典范。
以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获评S评级。其中,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倾力于社会大众的美好出行,凝炼出独具特色的“山高·行”品牌。
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获评A-评级,其中,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续复制和输出“深圳湾”品牌,搭建产业发展的广阔平台,为金融服务、新兴产业提供集聚空间,品牌效应凸显。
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的竞争中,培育、优化、提升产城运营商的品牌内涵和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区域的产业集聚力和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加深企业对园区的认知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同时,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品牌也可以为城市品牌、产业招商等形成有效互动。
(4)TOP50模式维度分析
模式维度
,
考
虑到产城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变化,
在2023年我们就已引入“模式维度”,
充分
衡量产城运营商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此次TOP50企业中,获得S+、
S
、A-评级的共有
19家:
模式
维度评价较优的产城运营商
|
S+
|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S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A-
|
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其中,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得S+评级。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持续聚焦轻重结合,不断探索资产证券化等发展模式,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S评级。其中,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创新服务为特色的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持续探索“一区多园”模式。
以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获评A-级,其今年发行了全市首单产业园区REITs项目,有效盘活广州开发区基础设施资产,探索战新产业发展路径。
展望未来,紧跟未来城市产业发展诉求,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升级,聚焦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园区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特色化和差异化,进而带动区域产业升级,挖掘区域产业发展的潜在动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真正能够沉淀下来,在纵向区域、产业做深做精的产城运营商才能走的更远。
名次
|
企业
|
1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2
|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3
|
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
|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
5
|
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6
|
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7
|
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8
|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9
|
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
|
10
|
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1
|
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12
|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13
|
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14
|
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有限公司
|
15
|
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6
|
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17
|
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8
|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19
|
陕西西咸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20
|
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1
|
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2
|
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3
|
厦门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
24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25
|
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6
|
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
|
27
|
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28
|
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9
|
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30
|
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31
|
长春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32
|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33
|
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34
|
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35
|
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
|
36
|
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37
|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38
|
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
|
39
|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0
|
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41
|
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42
|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43
|
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4
|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45
|
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46
|
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7
|
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
|
48
|
惠州仲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49
|
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50
|
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