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西太湖畔,坐落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油灯博物馆,它的主人是陈履生
。这座油灯博物馆依照国家博物馆标准展陈布置,展厅面积1000多平方米,陈列着千余盏油
灯(占陈履生所有藏品的四分之一)
,涵盖了自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以及古罗马时期、爱琴海地区和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各类油灯,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陈履生油灯博物馆(常州)
△油灯博物馆一角
△导游向参观者解说油灯的故事
艺术家总偏好收藏,有人收藏字画,有人收藏玉器,陈履生则选择了收藏油灯。在上世纪的艰苦年代,家家户户都用油灯,收集起来不太花钱、也比较方便。渐渐地,他发现每一盏油灯都凝聚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每一盏油灯都有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魅力,于是沉溺其中40年,终成油灯文化大家。
△陈履生,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著名学者、书画家、收藏家
陈履生应该是中国最早大规模收集油灯的艺术家。
1998年5月18日,陈履生油灯博物馆在扬中拥军路正式开馆,那是全国第一个油灯博物馆。
△拥军路上的陈履生油灯博物馆
他的好友韩美林
(奥运福娃创作者)
看到他满屋子拥挤的藏品,连说三遍“震撼”,又问他怎么放得下。陈履生回答:“那就放到你家里去。”韩美林二话不说,真的为他提供了一处仓库,帮他把油灯全部搬走妥善保存,直到油灯博物馆
(常州)
建成。
△陈履生韩美林合影,两人的友谊持续了数十年不变
油灯博物馆
(常州)
展出了很多重量级的藏品。
△为了让参观者同时看到油灯背面,陈履生特地在展柜中安装了镜面
△陈履生和镇馆之宝在一起
这件汉代十三头西王母陶灯是陈履生的镇馆之宝。不仅年代久远、器型巨大,而且雕工精细、内涵丰富,十分罕见。
△西王母陶灯上部,两位仙人分别守护在天柱两边,天柱下方有神兽守卫
△西王母陶灯中部,中间为端庄神圣的西王母,身下有龙虎座,左边虎,右边龙。虎的左边是月亮,古代神话中月宫里住着一只三条腿的蟾蜍。龙的右边是太阳,太阳里雕刻着金乌
△西王母座下有神兽熊守护,两侧有仙人
△熊的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神鸟
△西王母陶灯底部雕刻有连理枝,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女仙首领,掌管妇女的婚育、长寿
陈履生收藏的第一件西王母陶灯现在仍然收藏在拥军路的油灯博物馆内。
它是多年前,陈履生到四川出差时偶然在古玩店邂逅的。因为自己研究生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汉代神文化中的西王母和东王公,所以一进店里,他几乎一眼就注意到了放在柜子顶上的这件陶灯。“我看着像西王母,拿下来一看还真的是。”
当时,他内心狂喜,表面强装平静,若无其事地放下陶灯,回去后立刻联系专家朋友,第二天再次到店里不动声色地观察,确认是真品后,交钱拿货一气呵成。一件直接印证汉代西王母图像准确性、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文物就这样遇到了它的新主人,也是它最好的知己。
△油灯博物馆(扬中)收藏的汉代西王母陶灯,雕有标志性的龙虎座
陈履生没想到,他和这里的缘分还没结束。几年后,在同一个地方,他竟然又看到了一件东王公陶灯,也如法炮制将其买回。直到目前为止,陈履生再没有发现第二件东王公陶灯,可见其罕见程度。
△汉代陶质东王公双盏油灯
△陈履生和十三龙头枝灯
十六国
(301-460)
存世只有近160年,因此,有关十六国的出土文物数量有限,而能够确认十六国时期的油灯就更少,所以这件油灯的文物价值非常高。
谁又能想到,直至买下它的那一刻,陈履生都不知道它的真面目。多年前的一天,朋友忽然在微信上发来一张模糊的油灯照片,告诉他自己可能发现了一件不错的东西。虽然照片模糊,但陈履生从器型上看出这件油灯很有潜力,于是他立刻联系当地的专家朋友,请人家无论如何都要立刻到古玩店鉴定真伪。很快,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便联系卖家,直接转账买下。
△可以看到每一条龙的龙头都插在孔中,龙尾可点灯。第一圈龙的下方有佛像
△细节图
见到油灯的真容后,凭着多年深入的研究,陈履生立刻判断出,这件油灯应该来自十六国时期。
“2010年西安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机场二号航站楼建设区,发现了迄今为止关中十六国时期最大的一个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一件油灯和这件十三龙头枝灯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那件只有九头,没有我这件多。所以,我相信这件一定也是十六国时期的文物。”陈履生说。
△西安咸阳机场出土的十六国时期文物九枝莲花灯
这件十三头油灯分上下两部分,以插入式连接。底座为覆碗状,上面有星象纹,这是在此前以及此后的油灯中极少见的装饰,与汉代画像砖石上所见的星宿有一定的联系。底座上还有绳纹、弦纹和连续的圆圈纹,这种圆圈形装饰应该和星星以及太空的形象和观念有一定的关联。灯的顶部灯碗旁有四叶造型,既是装饰,又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
△底座上的星象纹
这盏还没有掌心大的小油灯看上去普普通通,实际上它可是全世界第一盏遨游太空的油灯。
2016年5月4日,由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在海南作保全封装,这件唐三彩油灯作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搭载物之一,去太空耍了一圈。“当时因为搭载物要求很轻,不能有大的,所以选了一个很小的唐代的。”
△保全公证书
而且,在陈履生4000多件藏品中,唐三彩油灯就仅有这宝贵的两件。
△唐三彩油灯
△唐三彩油灯细节图
陈履生说,油灯虽小,却又大得无边。
人类社会能源史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火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清洁能源。作为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器具,油灯不仅蕴含了每段历史的文化,更见证了每个时代社会的发展。
陈履生举了一个例子:美孚灯的时代就是外国列强在商业上角逐中国的时代。
△油灯博物馆(常州)收藏的美孚灯,就是我们小时候家里用的煤油灯
当时,中国人用来点灯的油一般是价格低廉的菜籽油、豆油,美孚公司想出了一条计策,偷偷把美孚灯放在老百姓家门口,可免费使用。美孚火油质量好,火焰不仅比平时亮几倍,还不会跳动让人目眩,使用十分方便。火油用完了必须再买,美孚公司就这样占据了中国市场。
但比起价格昂贵的美孚火油,一些地区的老百姓仍然选择用惯了的桐油。美孚公司再出一计,高价收购桐树根。为了高额的利润,农民们大量砍伐桐树,造成桐油原料紧缺,价格大幅上涨,老百姓转而选择质量更好的美孚火油。美孚公司至此垄断中国市场。
△陈履生购买收藏的上世纪美孚公司货箱
△陈履生讲述美孚的故事
△箱盖背面贴着那个时代的宣传画
2017年,陈履生受邀参加镇江发展大会,在西津渡等待发车时,他不经意间看到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门口有一块不起眼的牌子,上面写着“火油公司遗址”,他顿时眼睛一亮,立刻下车去查看,发现竟然是亚细亚火油公司的遗址。
△亚细亚火油公司遗址现开放为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
20世纪初,亚细亚进入早已被美孚垄断的中国市场,英美两家公司的市场争夺战一度白热化。1931年美国经济衰退,两家公司开始合作,均分中国市场。这处遗址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亚细亚火油公司遗址为镇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扬中人来说,我们所熟知的油灯博物馆不是西太湖畔这座高档精致的建筑,而是拥军路常年闭门、幽静神秘的那栋小屋。
陈履生说,虽然常州的油灯博物馆更大更好,但他对外提及时必须要加上常州的标注,提醒所有人,他还有一个油灯博物馆在家乡。这里所有油灯藏品,他没有搬走一件。
这其中的故事,小编下次跟大家讲。我们继续来欣赏油灯博物馆
(常州)
展出的精品油灯。
△辽代石质胡人油灯,各个造型都很萌
△新石器时代彩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