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八卦女频道
金融八卦女(jinrongbaguanv)专属频道,还是原来的八妹,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给你更多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2025年十大悬念和期待 ·  昨天  
梅特涅的信徒  ·  共和党外交政策的两种声音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八卦女频道

年轻人最怕的4个字:押一付三

金融八卦女频道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12-15 12:01

正文


“本来以为自己挺有钱的,结果一交完房租就认输了。”


文|曲玮玮

来源|曲玮玮(ID:qvweiwei1111


· · ·

今天的文章,来自我的同事森森。

今年她搬进了来上海租的第三间房子,她的故事可能和大家经历过的一样,一个人住过逼仄的小单间、晚上不敢关灯睡觉;也一个人搬过家,扛着比自己轻不了多少的行李爬上六楼;因为租房这件事情,她还偷偷哭过几次。

最难过的就是听到“押一付三”几个字了,“本来以为自己挺有钱的,结果一交完房租就认输了。”


1.


昨晚凌晨三点。

黄小姐打电话哭着对我说,她想回老家了,北京是留不住的。

16个小时前,加班大半月,几乎没闭眼的她刚刚回到家裹进被子里,就被突然闯入的房东、中介和看房者惊醒。他们略带抱歉地向她打招呼,就转身翻看着房间的一草一木,甚至对充满隐私的卫生间也反复打量。

不知过了多久,轰轰烈烈到来的一群人又小声嘀咕着离去。黄小姐呆呆看着门“嘭”地关上后被震得扑簌簌下落的灰尘,心里冒出一股不适感,仿佛她就像只投放在展示笼的仓鼠,每个人都能贴在玻璃窗上仔细观看她的生活轨迹。无处逃避,无处躲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房东打扰,从最开始的据理力争,到现在默许,她安慰地想,想留在这座城市总得牺牲什么,比如尊严。

但还未等她心理建设完毕,手机“叮”地亮起,房东告诉她,三天内需要她搬离,因为房子已售出。

算下来,黄小姐在北京的三年里,已经搬了五六七八次家,有被黑中介二房东骗了钱,还有隔壁室友是嗑药的小姐,也有因为楼下不停的装修,最心惊胆战的一次,是回小区必经的无路灯小巷,她在那被醉汉尾随......

她想,也许赚更多更多的钱,住进三环内安保系统完善的公寓,就不会再因为租房而头疼。

她逃过了曾经经历的一切,但没逃过卖房。

黄小姐努力撑起身体,一边和房东讨论赔偿和押金,一边从衣柜深处拖出28寸的大旅行箱一点点收拾东西。就这么收到了半夜,她瘫倒在一片狼藉的地板上,听见楼上小情侣又因为结婚买不买房而争吵,整个人突然垮掉。

她站在27楼的窗边,握着话筒呜咽地哭着,眼看窗外被黑暗包裹的城市,但努力踮脚却瞅不见边际,她想,北京这么大,却容不下渺小的她。

向我打电话哭诉撑不住的朋友,从不止黄小姐一个。

他们从二三线城市奔向一线大都市,怀揣着满腔梦想走在拥有八车道的路上,甚至第一天下班蹲在5平米的隔间吃老干妈蘸馒头,也会暗自下定决心,要在这座城市扎根。

后来,他们扛住了工作的压力,恋爱的离散,家庭的催促,却败在租房上。

新世相说,每年都要为租房哭一次。其实,他们又何尝只哭过一次。

但哭过之后得到了什么,这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



  选自《黄金年代》


2.


他说,支撑他起床的是下个月要交房租。

有次去北京出差,事毕后路过国贸,顺便约住在不远的朋友吃饭。他坐在我对面感慨地说,来北京大半年,这是他第一次吃到除外卖以外的菜。

因为房租太贵了,又不好意思再联系父母经济支援,就这么握着试用期的工资苟活在三环。甚至上学逃了四年早课的他,每天天不亮就能睁眼,因为交房租的时间快到了。

我们缓慢行走在这座巨型城市最繁华的街区上,马路将城市分成两部分——霓虹灯通明的世界和背后阴影。

他问我这像不像他的生活,前12小时在灯火璀璨的CBD,后12小时回归破落的居民楼,看似光鲜,其实全是龃龉。

可怕的是,他开始习惯这样的人生,渐渐成为淹没在城市系统中的蚁族。只有抬头发现路边树叶转黄时,才能依稀想起,在云南,正是吃菌子的好时节。

他很喜欢科幻,但到现在都没敢看《北京折叠》,他怕自己看完后就会想一些不敢企及的事,比如放弃一切回家


  选自《黄金年代》


3.


他们租最破的房子,因为还要养活一家人。

大学寒假,我去广州姨母的厂里帮忙,第一次完整见识职场电视剧以外的众生相。

皮具城在广州的郊区小镇,大部分房屋都是当地人修来出租的,楼间距窄到可以和对面窗户的人握手。

我们左边住着在天河上班的投资经理人,右边是外企会计Mary。他们老家相隔天南海北,但相同的是,每天清晨穿戴整齐从斑驳墙壁经过,骑电动车到芳村地铁站,转乘地铁去上班。

其实他们工资并不少,但还是舍不得租更好的房子,那意味着每月寄回家的钱会减少。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要用钱的地方都增多,老父老母又怎么能负担起?

工人们就更不用说,都是睡宿舍或者大通铺,一间房里能住10多个人,没有个人隐私,也没有干净环境,但是便宜。

我走过很多城市,唯一见过站着吃饭的,只有在皮具城里。他们往往花两块钱买一盒肠粉,量大有肉,一边往嘴里刨,一边快速走向厂房,抵达时刚好用餐完毕。

时间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金钱,每多一分钟就能多做一个包,工资又会多两块,至少,明天早餐可以多加一个蛋了。

但我问起他们关于租房居住环境的问题,他们都摆摆手说,不会难过啊,再辛苦几年家里就可以盖新房了。


 


 选自《派遣员的品格》



4.


爸妈主动打钱,因为我的租房太小。

我租的第一个单间只有20平米,摆下衣柜和床,就什么都塞不进了。

那年国庆节,我爸妈执意上沪探望我。下车后他们进家门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房子怎么这么小?我甚至在他们的眼神里看见了怜悯。

爸妈回家后,我收到银行转账消息,我妈在备注中说,别再住这么小的房子了,妈妈心疼。


 选自《黄金女郎》



5.

 

毕业后,所有人直面的首个问题就是房子。是去大城市还是回家乡,是租房还是买房。

几乎每个人都说租房没什么,甚至觉得能在很多个家里体验生活很酷。但问到有钱后第一件事做什么,还是想买房。

想要有一个不用被催租、不用被房东、中介破门而入的属于自己的家,哪怕它不在自己现如今所处的城市,哪怕它狭小逼仄。

就像国人的故土情节,房子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安全感。它像一颗沉甸甸的秤砣,让人心踏实。无后顾之忧,也就能放心勇往直前。

我不是一个爱哭的人,也常因为租房而哭。一个人打包大型行李的无助感,走遍半个上海找房子的疲惫,或是余额空空发现还有一周要交房租时,都太好哭了,那时所有的自信都被缥缈的现实击溃。

但你有没有发现,埋头在被子里嚎啕之后,大部分人还是擦擦眼泪站起来,开始新的一天。就像文章开头的黄小姐,住在国贸旁的朋友,笃定主意不留在大城市,尔后仍然步履停留在原地,找到下一个提供栖息的地方。

我想,租房给我们带来的,除了泪水,也许还有生活的实感。是走遍这座城市每个角落的了解,也是自己从底层渐渐攀登的见证。记得有人说过,手机相册证明生活状态,其实租房也可以,每段时间居住的环境,都体现了你的人生轨迹。

它是你活在这个城市的证据,是你为梦想奋斗过的痕迹。



 选自《非自然死亡》



6.

 


记得我妈问过我,住在不如家里客厅大的房子里究竟为了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