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潮州。乡绅们把神明抬出庙宇,等待吉时到来。 蔡焕松 摄
潮汕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神奇在于一是比较完整地传承了独特的文化,比如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二是形成了既重本土发展、又重海外拓展的独特经济模式,涌现出了在经济领域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三是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名人。
蔡焕松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懂美食、精茶道,从商、办企业、主编报纸,甚至拍摄电影,样样都做得风生水起。可以说他既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又豪侠仗义、风骨刚烈,更有经历了人生风雨淬历之后的淡定老成。不过,他最大的成就恐怕还是在自幼就钟爱的摄影艺术方面。他为潮汕走出来的摄影大师陈复礼先生举办国际研讨会,以广东摄协五十年庆典秘书长身份操持广东摄协五十周年庆典,主编了三本煌煌大书,协助中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召开,担任《中国摄影家》杂志艺术总监,主持摄影名家访谈,协助组织中外摄影家大PK,扛鼎长安国际摄影周,十数次游走印度,近年来又援手河北摄影史的编撰,为河北省展的专题化道路摇旗呐喊……
2014年,汕头月浦。成年仪式正在举行,各家的大猪和祭品排放在大庙前。 蔡焕松 摄
2014年1月,揭阳乔林村。年轻人赤腹舞火龙。
蔡焕松 摄
2014年1月,潮州饶平高塘镇。年轻人在戏神,将神轿高高抛起,再稳稳接住。 蔡焕松 摄
2014年2月,潮州彩塘。这里有赛大猪的风俗,几个乡村轮流主持,8年轮值一次。村民把宰杀干净的大猪盛装打扮,挂着金首饰,再在上面置放一头羊,意喻富有。 蔡焕松 摄
2009年1月,汕头月浦村举行赛大猪形式的成人礼活动。黎明之际,潮剧舞台上的演员都装扮成民间所崇拜的各种神仙,向新成人祝贺
。 蔡焕松 摄
一个人一辈子能干成一件大事都不容易,而蔡焕松先生却仿佛有呼风唤雨之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了难得的高度。虽然常年漂泊在外,家乡却是他永远的念想,家乡的年俗更令他魂牵梦绕。近十年,他连续拍摄故乡的年俗,崇拜神明、敬奉祖先的神游赛会,更是让他如痴如醉。他心中的那一份尊崇,那一缕情愫,那一丝自豪,他身上激荡不已的潇洒与才情,都凝聚在镜头里,交织在影像间。宏阔与缜密,紧张与洒脱,混乱与秩序,神圣与诙谐,瞬间与恒久,这些散落的元素都被他经营归置得井井有条、浑然得体。
2012年2月,潮阳后溪游神队伍的英歌舞。 蔡焕松 摄
2015年2月,潮州。抬着神轿的年轻人在戏台前跑过。 蔡焕松 摄
2016年2月,潮州市乡村的游神队伍在表演潮汕笛套锣鼓。 蔡焕松 摄
2016年2月,潮州饶平东山镇。祭祀仪式开始,村民按照辈分不同依次排列。 蔡焕松 摄
2016年2月,澄海盐灶。游神活动正在激烈进行。在潮汕,游神分为“文营”和“舞营”,“文营”把神明抬上神轿,全乡巡游;“舞营”有抢、斗、抛等动作。盐灶的游神是“舞营”的代表,整个过程双方可以推打对方,以哪方先冲出界线为赢家,整个过程激烈勇猛。 蔡焕松 摄
蔡焕松先生是才情兼具的艺术家,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像他这样对中国摄影有多方面贡献的人,还真属凤毛麟角。他精力过人,从不懈怠;对待摄影就像一只猎豹,永远保持警觉的状态,随时准备冲上去展开厮杀。因此,他的创造力既爆发又持久,往往几个专题同时拍摄。他的作品在业界叫好又叫座,无论是展览还是画册,都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响应,其作品被收藏大鳄所垂青。难怪雅昌为他推出大书《看•真的印度》两年之后,又马上推出了《潮汕年俗》。
他的下一个精彩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绽放?谁知道呢,相信不会让我们期待太久。
2016年2月,饶平县东山镇乡村祭祖场面。 蔡焕松 摄
2017年1月,普宁市交丙坛村。传统与时尚结合让参加游神的孩子们骑上了平衡车,后面是改装成坦克模样的电瓶车。 蔡焕松 摄
2017年1月,普宁市交丙坛村。由女孩子们组成的镖旗阵,旁边是表演用的布马。 蔡焕松 摄
2017年2月,汕头濠江区凤岗村,恭送香炉的村民。凤岗村供奉的是地方保护神“珍珠娘娘”也叫“凤岗妈”。正月十七凌晨吉时,理事会会把“凤岗妈”香炉请出庙让香客供奉,由于在请香炉过程会有许多青壮年香客抢炉献香,场面十分紧张混乱,为维持秩序,理事会会安排一大班青壮年保护香炉。 蔡焕松 摄
2017年2月,汕头濠江凤岗村民抢插祭神第一炷香。 蔡焕松 摄
蔡焕松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著名摄影家、理论家,
中国摄影家杂志前艺术总监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出版著作
《到访·还乡》、《走向多元发展的广东摄影》、《长安摄影志》、《梁惠湘影像志》、《看
·
真的·印度》、《潮汕年俗》等。
展览
《月浦成人节》参加美国亚特兰大摄影节展出;《水墨响沙湾》参加纽约国际摄影节展出并有部分作品为美国收藏家收藏;《到访·还乡》参加第十届中国摄影节、首届深圳国际摄影节,在日本东京、大板、京都、扎晃,中国杭州、呼和浩特、珠海、长安、江门、阳春、湖南等地展出;《印度生灵》参加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节展出和四川王蒙艺术馆展出;《潮汕英歌舞》在四川王蒙文学艺术馆展出作品并被展馆收藏;《今日印度》参加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展出;个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