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端来看,软包电池市场从乘用车扩展至电动客车;从性能来看,11家软包动力电池企业能量密度超160wh/kg。但是市场与技术一路向好之下,软包若想在与方形、圆柱比拼中更具竞争力,还需解决两大难题。
圆柱、方形、软包三足鼎立电池格局下,软包市场应用正在加速;但技术、资金成为软包电池企业占据市场的关键因素。
从应用端来看,软包电池市场从乘用车扩展至电动客车,并且在客车领域呈增长趋势。根据2017年前四批推荐目录数据,国能电池、微宏动力等主流软包电池企业配套电动客车车型增多,初步统计搭载国能电池产品的电动客车企业已超过12家。
从电池性能来看,软包电池能量密度得到极大提升。高工锂电初步统计截止目前“2017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动力电池全国巡回调研”情况发现,今年以来,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甚至超过160wh/kg的企业有11家,分别是孚能科技、国能电池、微宏动力、天劲股份、妙盛动力、中兴派能、多氟多、天津捷威、上海卡耐、万好万家、新华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下游市场需求升温,电池企业数量增多及技术升级,软包一片形势大好之下,还面临技术与资金两大考验,而这也成为软包电池企业未来能否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决定因素。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圆柱、方形、软包锂电池产量分别为13.92GWh、26.64GWh、22.99GWh,占比分别为21.9%、41.9%、36.2%。GGII预计,动力软包电池今年开始放量,其占比比例还将提高,产值同比增长将超过30%。随着动力市场竞争白热化,软包若想与方形、圆柱持续抗衡,需要龙头企业带头突围而出。未来,软包、方形、圆柱三分天下格局更加明显。
总体来说,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大是电池企业和整车厂选择软包电池的根本原因。高工锂电了解到,这与软包电池特殊工艺息息相关。
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未发生软包动力电池爆炸起火的严重事故,其安全性也获得业内一众人士认可及赞誉。
在
天劲股份董事长曾洪华
看来,软包电池内阻小、设计灵活、安全性高、重量轻等优势适用于电动乘用车高安全性、长续航里程、个性化设计等技术需求。随着国内新能源乘用车进入快速发展期,软包动力电池在该领域的应用占比将会提升。
新华电池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泽平
此前也向高工锂电表示,软包电池有两大突出优势:一是其设计比较薄,表面积大,电池散热性能好;二是采用热封边工艺,封边强度一般承受2-3Kg力,超过后封边会鼓开,压力外泄,最极限情况是起火燃烧,但不会造成爆炸。
基于此,软包电池大获乘用车企信赖。从国际市场来看,现代、福特、沃尔沃、戴姆勒等国际领军乘用车企业已经应用;国内北汽、上汽、奇瑞、上海通用等车企也发布多款配套软包动力电池车型。
事实上,令电池企业和车企非常头痛的是,动力电池安全和能量密度二者很难平衡。但软包电池在安全性保障前提下,相比其他两种体系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程度更高。
数据显示,在重量上,软包电池较同等容量钢壳锂电池轻40%,较铝壳电池轻20%;在电池容量上,软包电池较同等规格尺寸钢壳电池高10~15%,较铝壳电池高5~10%。这都成为软包电池提升能量密度的先天优势。
自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以来,尤其是能量密度挂钩补贴额度后,电池企业从材料、轻量化等方面进行多种研发调试,一场能量密度比拼战也因此拉开。根据下表可以看出,国内软包动力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最低可达160wh/kg,最高甚至达到220wh/kg。
在政策诱因下,客车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也在增加。高工锂电从工信部发布的前四批推荐目录发现,软包电池在客车上开始应用,配套软包电池车型整体呈上升趋势。
软包动力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点突出,但要具备满足这二者性能的技术水平还有着不小门槛。技术高标准下,资金实力也成为划分软包电池企业梯队的一个分水岭。
高工锂电了解到,软包电池封装是最难控制的关键环节。多位电池企业认为,如果没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积累,一般企业不会冒然投入软包电池生产线。技术实力不过关,生产产品一致性不合格,容易发生漏液、鼓胀等问题。
遨优动力总经理陈光森博士
也曾表示,软包电池如果没有掌握到关键的封装技术,或者只是将其直接应用到动力电池上,会引起鼓起、漏液等问题,安全性能将大打折扣。
同时一个细节需要指出,软包电池一般采用铝塑膜包装。尽管目前国产铝塑膜也逐渐开始替代,但目前国内主流软包电池企业仍多选用进口铝塑膜。这导致成本高启,资金实力也成为制约软包电池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目前,LG化学一直是国内软包动力电池企业对标标杆,是海内外公认的软包电池企业龙头。国内软包动力龙头暂时缺位,这也加速内部竞争。万向A123、微宏动力、天劲股份、中兴派能、妙盛动力、国能电池、天津捷威、孚能科技等多家软包企业已纷纷从技术、产能等综合实力展开比拼。
GGII分析师认为,当前国内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中,方形仍会占据大部分市场。未来,软包呈上升趋势,圆柱应用领域会比较限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软包电池若想破除方形“挤压”势力,充分发挥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两大突出优势与之抗衡的同时,突围的关键点在于有龙头企业带头引领软包的市场发展。
声明:
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
zhaochong19881213
)获得授权。
2017
年的电动物流车市场将迎来重大变革,这其中蕴藏着重大机遇!
6
月23日,由高工电动车主办的
《
2017
高工电动物流车高峰论坛》
在深圳·南山圣淘沙酒店(
翡翠店
)隆重启幕。广东省物流协会、全国各大物流、货运等运营企业、中国各大专用车企业、核心三电等等供应链企业近千名企业代表同时出席。届时还将启动上下游供需对接会,促进产业链合作与发展,值得期待!
联系人:
陈绮娜 13560731836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