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期广播音乐会
上海媒体优秀品牌。创办于1982年,是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普及型系列音乐会。一直坚持“高质量、低票价、普及型、服务性”的定位,精心策划节目内容。
51好读  ›  专栏  ›  星期广播音乐会

简普“鲁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星期广播音乐会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11-10 21: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白毛女》……


虽然这些都是具有年代感的歌曲

但在老、中、青三代人的耳中

都是极为熟悉的旋律


传唱度那么高

辐射人群那么广泛

到底是什么地方孕育出了这些作品?


这个地方 叫“鲁艺”

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于1938年4月10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本营——延安正式成立,旨在为中国共产党 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学校成立后,吸引了一大批抱有爱国之心的文艺界精英人士前来延安任教。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开办的系科包括戏剧、音乐、美术、文学等。如穆青、贺敬之、冯牧、李焕之等文学家、艺术家都是鲁艺的学员。


毛泽东还为鲁艺题写了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员在上素描课


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

召开了著名的 延安文艺座谈会


由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明确了 文艺创作的基本方针


让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真正扑到工农兵那里

继而形成有效的文化合力

真正为工农兵服务


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


文艺作品不能脱离群众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鲁艺师生全心投入到抗战创作中

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


其中歌剧《白毛女》反响巨大

成为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个由诗人邵子南写出诗剧初稿,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重新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的歌剧,作为向党的“七大”献礼节目,标志着作家深入生活的重大收获。


毛泽东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与会者合影


瞿维是歌剧《白毛女》的曲作者之一


作为 鲁艺文学院音乐系任教员 及音乐工作团研究科长 瞿维也受邀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并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瞿维与妻子寄明的合影

“是这次座谈会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 创作与深入生活的关系,让我们 走出琴房, 热情学习民间音乐, 并开始利用古朴的音乐素材。 这种深入民间采风的作风贯穿了我们的一生。”——瞿维

即将于11月12日开演的星期广播音乐会将举办瞿维作品专场音乐会,演出的作品如幻想序曲 《白毛女》、钢琴独奏《花鼓》、管弦乐《洪湖赤卫队随想曲》都能看到延安文艺座谈会对他创作上的影响,可以听到民间曲调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


《红星照我去战斗》、《闪闪的红星》等歌曲的创作者、延安鲁艺校友会的名誉主席傅庚辰先生也特别为这次作品专场音乐会写来缅怀信。 各地的校友将会在音乐会同一时间,通过经典947的网络音频直播平台“阿基米德app”以及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看看新闻app”聆听瞿维先生的作品再次在现场奏响。



相关星广会预告

11月12日

公益票价:30/40/50元

纪念作曲家瞿维诞辰100周年音乐会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音乐会同一时间

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 ”链接可直接进入音频直播页面



走进经典音乐,从星期广播音乐会开始

可添加小星的个人微信(ilovexgh)

在朋友圈看更多音乐会幕后花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