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见闻
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见闻

推广 | 上汽通用发布“2025车联战略”,隔空“怒怼”互联网造车

华尔街见闻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30 17: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互联网造车的话题一直颇受业内关注。从最一开始,互联网企业在汽车上优势就被认为是体现在老本行车联网之上,将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上的成功经验与技术移植到汽车上,似乎并不难,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汤森路透在 2016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车联网、自动驾驶领域,专利数量排在前列的企业是丰田、博世、电装、通用,无人驾驶的大热门谷歌的专利数量要少于大部分在这个领域有所研究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一点让国内的合资品牌也得到了技术支持。 2009 年引入 OnStar 之后,上汽通用即开始了在车联网上的探索, 2014 年上汽通用发布了“车·联·无限”战略,随后很快在国内推出 4G LTE 网络连接服务。在今天晚上,上汽通用再次发布新的战略,这次则直接将目标指向了 2025

上汽通用此次发布战略名为 “车 · · 无限 2025 ”,围绕“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和“智能驾驶”三部分内容,详细规划了 2017-2025 年,关于车载人机交互、 OnStar 5G 通讯、自动驾驶等诸多核心技术层面,以及上汽通用整体的发展线路图。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车 · · 无限 2025 ”战略是上汽通用于 2014 11 月首次发布的“车 无限”企业车联网战略的延续和升级。

1 、三个发展阶段

车云获悉,上汽通用“车 · · 无限 2025 ”车联网战略可以根据时间节点, 细化成三个具体发展阶段:分别是 2017-2018 年、 2019-2020 年、 2021-2025 年。在这三个时间阶段中,每一个的发展目标均有所不同。具体而言:

第一阶段( 2017-2018 年):新一代车联系统

车云从上汽通用获悉,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可以总结为:通过新技术升级,在现有车联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户体验。从产品来看,两项新技术的上线将会成为这一时间阶段的发展标致: 2017 年的云服务、 2018 年的 OTA

接入云服务对于车载服务体验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前者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都是优质服务得以落地和衍生的前提。根据上汽通用的计划,其未来车联系统将着力推进以 为中心的车辆应用与服务,一些新功能,包括专属个人账户服务、自然语音交互功能、在线导航系统、在线音乐 / 电台等,均将在接入云服务后得以完善。此外,在目前基于 Linux 的互联系统基础上,上汽通用还将在 2017 年引入基于 Android 生态系统的全新互联系统方案,该方案可实现云端账户系统与个性化设定,车主的车联使用习惯会被云端记忆,车窗开关、空调温度、电台、音乐等用车习惯,都可以跟随专属账户在不同车辆上保持同步。

在云服务基础上,将增加个人专属账户

2018 年,上汽通用车载服务与功能将进一步丰富,例如支持用户停车场付费、违章代缴、加油 / 充电付费及车辆保养等服务的车内支付系统;根据车联系统和云端数据对驾驶行为和习惯的分析的个性化车联网保险;以及可推送地理位置信息与好友分享的车主社交功能均会上车。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发基于空中更新( Over the Air, OTA )技术的系统自动更新服务,让用户可以持续享受到来自 SGM 最新的软件功能和系统服务。未来 SGM 用户不仅可以体验最新的地图及各类应用,还能够更新车载娱乐系统及其他车载软件,以最快速度体验最新功能。

除了功能层面的优化, 2017-2018 年期间,上汽通用还将在新一代人机交互优化上做优化。一方面是在 UI 、功能逻辑等设计上尽量让用户在使用 场景 场景 间有机平滑过渡;一方面则在硬件和技术上,推进 一体化座舱 概念,并优化手势控制、语音控制等技术。

第二阶段( 2019-2020 年):下一代车联系统

相比上一阶段主要聚焦在车载服务领域来看,在上汽通用“车 · · 无限 2025 ”的第二阶段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自动驾驶功能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 Super Cruise 智能驾驶技术将在这个时间阶段引入中国,一些核心技术,例如: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 ( 基于云的迭代更新 ) 、亚米级高精度定位系统(基于云的位置校准),配合多个雷达传感器及图像采集系统,在高度复杂的软硬件的控制下,将使得 Super Cruise 技术能够完成高速公路(封闭道路)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这是迈向完全自动驾驶的重要一步。


通用正在测试 Super Cruise

在这一阶段中,上汽通用还将推动 V2X 技术开发。目前,通用已经有基于车车( V2V )、车与基础设施( V2I )、车与行人( V2P )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预警信息的技术,包括交叉口碰撞预警、盲区与换道预警、紧急制动预警、车辆失控预警和前向碰撞预警等。 2016 6 月,通用首次在中国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演示了基于 V2X 的安全辅助技术。在 V2X 技术的支撑下,车辆对环境的感知范围进一步放大,不受限于传感器的范围,也不会受到天气影响。

2005 11 月,通用汽车展示了结合自动刹车装备的 V2V 技术,是业内第一家展示 V2V 技术汽车公司。如果汽车探测到碰撞事故即将发生,它会向驾驶者发出警告。如果驾驶者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为了使驾驶者免受可能的撞击事故的危害,汽车会安全地自动停下。

此外,在 2019-2020 区间,基于云端数据监测计算,通过大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的更先进的车况检测,将可被主动推送给车主,提醒车主完成补充机油、燃油和更换刹车片等动作。

第三阶段( 2021-2025 年):未来车联系统

相比前两个阶段来说,第三个阶段目前看来似乎比较遥远,但上汽通用已经开始做相关的规划和研发,包括软硬两方面的变革。

2021-2025 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硬的层面,一些未来感十足的产品将会搭载上车,例如柔性的 OLED 屏幕,这种屏幕相比现在的车载屏幕来说,有高对比度及艳丽度、轻薄、可弯曲等属性,将是未来车载显示系统变革的重要方案,车内每一块玻璃都将能够成为交互界面。

软的层面:包括类似微软小娜及亚马逊 Alexa 的人工智能助手、 5G 超高速网络、基于增强现实( AR )技术的抬头显示系统将逐渐搭载上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演化会使得车内成为第四空间的想象逐渐实现,用户可以和在家里一样,在车内工作或娱乐。

2 、一条核心主线

2014 11 月首次发布的“车 无限”企业车联网战略后,上汽通用主要围绕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智能驾驶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将 4G LTE 服务迅速推广、 OnStar 服务功能升级,车联远程控制 APP 开发、原装车载信息系统用户体验优化,包括 ACC 自适应巡航、 SBZA 侧盲区预警、 LCA 后盲区预警等智能驾驶相关功能搭载等等。

然而,从 2017 2025 ,上汽通用“车 · · 无限 2025 ”车联网战略此次传递出的信息量可谓更大。 通过此次信息发布,上汽通用也试图用实际行动向业内证明着一个核心信息:在新的时代里,车载互联领域发起攻坚并掌握核心技术的,还是传统车企。

事实上,通用在车载信息服务领域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

1961 年, NASA 开启阿波罗计划。 1962 年,通用开始参与到阿波罗计划当中,为其研制惯性制导与导航系统。一直到 1969 年,通用一直承担着阿波罗计划中导航系统相关的研发、制造与测试工作。正是在阿波罗项目之后,通用开始了车载导航与通讯技术的研发工作。


通用在阿波罗项目中参与研发的月球车


1966 年,通用在就推出了 OnStar 的最早雏形,一套名为 Driver Aid, Information andRouting (简称 DAIR )的系统,并在其底特律的测试场用两辆新车进行了功能测试。这套系统提供三方面功能,救援( Aid )、信息服务( Information )与 Routing (路径导航),其中实现路径导航的方式也是依赖于 V2X 技术,靠汽车与埋在地面下的磁铁进行通讯。

DAIR 系统中使用了 V2X 技术


29 年后的 1995 年, OnStar 问世。通用汽车集团与当时通用旗下子公司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后为 HP 收购,与其旗下业务合并后改名)、 Hughes Electronics (休斯电子)三家公司共同成立 OnStar 。一年以后,通用在芝加哥车展上正式宣布推出 OnStar 服务,是世界上第一个汽车行业的信息服务产品, Telematics 一词由此而来。

业界普遍认为, 1997 年首款安装 OnStar 系统的凯迪拉克车型的问世,揭开了车联网服务的序幕。作为车联网现实应用的前瞻技术之一, OnStar 车载通信服务的发展应用对于整个车联网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 OnStar 全球已拥有 1000 多项专利技术,成为通用汽车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几乎全部零售车辆的标准服务,全球用户超过 700 万。

无疑,从阿波罗项目到如今的 OnStar ,通用在车载信息服务领域一直处于探索者和领先者的地位。

上文提到,传统车企在专利数量上占据优势,其实在以 OnStar 为代表的落地产品上,也是同样的情况。以国内市场为例,从 2009 10 月成立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后,目前上汽通用安吉星为国内近 100 万活跃用户提供涵盖出行指南、语音沟通、机车交互、远程控制、紧急救援、车辆检测、车辆防盗、碰撞自动求助等 22 项服务。相比之下,互联网企业造车之路刚刚起步,基本都还处于概念车阶段,还没有开始接受市场的考验,而在车联网产品中,服务经验积累十分重要。

2016 3 月份,通用在“构建未来交通”发布会上提到,预计到 2020 年,通用全球销量的 75% 将实现互联,中国市场三大核心品牌将会全部实现互联。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车载系统服务,自 2016 年开始,通用发布纯电动车 Bolt 、投资 Lyft 并建立自动驾驶战略联盟、成立自动驾驶团队、收购 Cruise Automotive 、推出 Maven 出行服务等等。 2016 10 月底,通用宣布与 IBM 合作, OnStar 将会与 IBM 的人工智能平台 Watson 一起提供一项新的升级版车载系统 Onstar Go 。这些动作均体现出通用进一步加快了在互联化、电动化、智能化三方面的布局的决心。


通用 EV-N 2.0

车云小结:

关于通用在未来出行领域的探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1939 年,在纽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通用搭建了一个展厅,展示了一个名为 Futurama 的模拟城市,该城市最为独特的是提出了自动高速公路的概念( Automated Highway System ,简称 AHS ), AHS 并非限定在一城之内,而是按照美国当时的情况,构想了一个利用高速公路网络打通美国的巨大模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通用虽然的主打产品是汽车,但自其问世之初,就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单纯的汽车公司,而是将未来出行、未来人类福祉作为最终目的的一家科技企业。

1939 年开始,通用就为此后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战略定下了基调,并一直在稳步推进, 1995 年的 OnStar ,今年在量产车上推出的 V2V 技术以及明年将要发布的 Super Cruise 都是佐证。


上汽通用此次发布的“车 · · 无限 2025 ”战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上汽通用关于未来出行理解的再一次实践。在新的时代里,这一次实践也至关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