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19 小时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搞钱教程 ·  昨天  
91运营网  ·  Deepseek喂饭指南 ·  2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齐观】普陀山印象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3-29 05:35

正文

大约是在十四五年前,具体的年份与时间已经遗忘,我曾先后两次登临了普陀山。

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最令人不解的是观音菩萨称南海观音,普陀山所在的东海怎么会被称为南海?

这个疑问应该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因此衍生出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释是:中国大部分朝代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北方以南的海域,包括东海,都被泛称为南海。

其实这个疑问对于槛内人来说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原因是在古印度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补怛洛伽山(普陀洛伽山)位于印度的南海,因此观世音菩萨被称为南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东来后,其中国化的道场因为各种机缘被指认在东海上。既东海又南海,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本来的称号是南海观世音,并不是因为东海又被称为南海。

但无论如何,既东海又南海的事实确实令人纠结。或许正是为了化解这个纠结,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选址,在海南三亚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南山寺,并塑起了巍峨的南海观音像,大有纠正历史误会,还南海观音道场于真正南海的架势。三亚南山寺,我于七八年前曾有幸参观过,修建得十分精美堂皇。但修建得再精美,在当下及可预见的将来,举世公认的观音菩萨道场恐怕还是浙江的普陀山,而不是海南三亚的南山寺。

下面言归正传,说说我对普陀山的印象。因为时隔十数年,很多细节在脑海中已渺不可寻,在这里只能述其大端,并不得不借用一些网上的资料和图片。

普陀山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富贵”。


这个很俗,但普陀山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确实是有钱。虽然在其之后,我又先后见识了包括杭州灵隐寺、三亚南山寺、峨眉金顶及大佛禅院、九华山麓大佛景区等诸多当代佛教的新建宏大巨制,但首次见识“有钱”则是在普陀山。印象最深的是某段青石板步道,不论是道侧的护栏还是脚下的石板,都极尽精雕细刻、奢华铺陈之能事。还有新建的不肯去观音院、三十三观音塑像、观音立身铜像等等,无不富丽堂皇,给人以花钱如流水、把钱不当钱的感觉。

作为见惯古寺无华、相关道路陈旧简朴的五台山人,我首次登上普陀山时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惊叹之余,心底多次发出了观音菩萨真有钱、文殊菩萨太穷酸的感叹。这或是因为江浙一带经济发达,或是因为普陀山信众供佛给力,或是因为普陀山僧众和当地政府组织有方。不论如何,普陀山给我留下的财大气粗的印象太深刻了。

普陀山给我留下的第二个印象是“庙少”


普陀山是我平生较全面见识的第二座佛教名山,依五台山的经验,普陀山理应也是寺庙林立、僧侣摩肩才对,不料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普陀山历史上拥有的寺院有“三大寺、八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蓬”之说,但依我当年参观时所见,似乎只有三大寺和不肯去观音院等为数很少的几座。这有我游览不够深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普陀山被历史摧残得太严重了,保留下来的寺院古建几近于无。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不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普陀山的数量都是最少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也正是当代普陀山给人以崭新夺目、靡费良多印象的根由所在。

普济寺,又称前寺,普陀山的核心寺院,位列普陀山三大寺之首,2013年才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寺前的“海印池”,当年参观时印象深刻,特别是对海印池上的三座桥以及建于中间桥上的御碑亭印象深刻。但记忆中是乾隆的御碑亭,实际却是雍正的御碑亭,惭愧了!

据资料,在普济寺的东南、海印池的附近,有多宝塔,又名太子塔。

多宝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我的记忆中却印象全无。

法雨寺,又称后寺,建于白华顶左、光熙峰下,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与多宝塔同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雨寺中有九龙藻井。

九龙藻井(明代)与多宝塔(元代)、杨枝观音碑(明代)并称为“普陀三宝”。但可叹的是在我的记忆中似乎都全无印象。

内存杨枝观音碑的杨枝庵就在法雨寺的近旁,我参观时丝毫没有留意到,或者其时杨枝庵还没修复也未可知。

慧济寺位于普陀山的佛顶山上,俗称佛顶山寺,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记得两次参观中的某次在就要进入慧济寺的哪进院落时,有兜售香烛者力劝我请香拜佛,我随口说了句“只要心中有佛,烧不烧香并不重要”,这句话得到了在院门口休憩的一位禅师的大力颂扬。禅师的赞赏让我对普陀山的好感成倍增加。

在1983年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录中,普陀山仅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座寺院被列入其中。实事求是地讲,参观三大寺并未让我感到有多少新奇。普陀山让我惊喜的,是有一座不肯去观音院。

关于普陀山开山起源于日本僧人请观音像于五台山的故事,我早年在五台山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但内心总怀疑这是五台山自我吹嘘,觉得普陀山未必认这个账。不料普陀山不仅完全认同这一说法,而且还专门建有一座不肯去观音院,让人大感欣喜。


不肯去观音院内或附近的三十三观音塑像长廊,我第一次参观时还没有,是我第二次参观时才有的陈设。

普陀山佛教道场开山于唐代,以观音道场的身份闻名于全国始于宋代,寺院与僧侣的数量在历史上曾蔚为大观。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先有明清海禁,后有“大革命”,倍经磨难,几毁几建,最惨的时候甚至落到了片瓦无存的地步。目前看到的寺院,虽然有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重修的。

十四五年前,普陀山的寺院稀稀落落,不知而今的普陀山是否已重修恢复到历史上最鼎盛时的气象?

普陀山给我留下的第三个印象是“景美”


普陀山悬于海外,说是一座山,实际是一座岛。所谓“海天佛国”,其景色之美,在四大佛教名山中独树一帜。

关于普陀山的美景,历代的赞美诗文车载斗量,我就不在这里饶舌了。

普陀山给我留下的第四个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是“慈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