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周五报告称,1月份创造的就业岗位弱于预期,但是失业率也同时要低于预期。
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3万人,低于12月向上修正后的30.7万人,也市场预测的16.9万人。但是失业率小幅下降至4%。该报告还对2024年的总就业人数进行了重大基准修订,与之前的就业人数水平相比发生了大幅下降。
该报告是自特朗普总统1月20日上任以来的首次就业统计。数据公布后,各个大类资产出现剧烈波动。美股期货先下跌,后反弹,美元则先上扬,后下跌。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目前上涨3bp至4.462%。
市场的高度波动,显示不同信号让交易员混淆。非农就业低于预期,显示目前美国就业市场出现疲态,但同时,失业率下降则暗示美联储目前无需加快降息节奏。
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国就业市场喜忧参半。素有“小非农”之称的美国ADP数据已于2月5日晚间公布,数据显示,美国私营部门在1月新增就业岗位18.3万个,高于预期的15万人,同样也高于调整后的去年12月数据。经过大幅上修后,数据从12万跃升至17.6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ADP首席经济学家内拉·理查德森指出,2025年美国就业数据的开局强劲,但这也掩盖了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数据主要由面向消费者的市场推动,而商业服务和制造业的增长就要弱一些。
具体来看,美国的服务业在1月激增19万就业,为2023年7月以来最多;但商品生产者失去近6000个岗位,是自2023年11月以来最差的情况。其中,制造业出现约1.3万个岗位的净减少。
也就是说,在整体就业数据显韧性的同时,制造业数据却出现走弱,这一点或许值得投资者关注。
除了ADP数据,美国劳工局于2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2月JOLTs职位空缺从11月修正后的816万个降至760万个。这一数字低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体现出美国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迹象。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疲态 //
在非农报告公布之前,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美辞职人数降至3960万,较2023年减少11%,较2022年峰值下降22%。每月主动离职率已跌破疫情前的基准水平,经济学家预测这一趋势或将延续。这一数据折射出美国就业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从"大辞职潮"到"稳定滞留期"的过渡已基本完成。
曾几何时,疫后复苏催生了空前的工作转换热潮。2021年峰值时期,每月约4.4%的劳动者选择跳槽,人们追逐更高薪酬、灵活办公等职业红利。彼时企业为填补用工缺口竞相加码福利,造就了20年来最火热的就业市场。然而随着2023年夏季经济全面重启,这种特殊时期的“超常规繁荣”已告终结。
尽管当前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的健康水平,就业岗位仍保持净增长,但市场基本面已悄然改变。关键指标显示,每个失业者对应的职位空缺数从2022年3月的2个骤降至1.1个。招聘与辞职速率同步放缓,2024年每月新增就业比例均值降至3.5%,较峰值缩水20%。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调查证实,认为"就业机会充裕"的受访者比例较疫后高峰期明显下降,求职难度感知指数则持续攀升。
行业分化成为新常态。科技、法律等知识密集型行业显著收缩招聘规模,Meta等科技巨头本月启动5%的裁员计划,其CFO明确表示将收紧非技术岗位编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医疗、酒店等劳动密集型领域仍存较大用工缺口。光辉国际CEO迈克尔·迪斯特法诺指出:"白领就业市场已持续低迷18-24个月,尽管2025年可能出现复苏迹象,但这取决于新政府政策导向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
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正在重塑用工成本结构。为遏制通胀维持的5.25%-5.5%高利率区间,客观上抑制了企业扩张冲动。RTX等制造业巨头转而投资自动化设备,通过提升生产率替代人力扩张。数据显示,企业薪酬成本增速已从2022年5.3%的峰值回落至4.3%,但仍高于2020年前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市场调整呈现"软着陆"特征。裁员率保持在历史低位,与2020年疫情初期的剧烈波动形成鲜明对比。就业研究机构Burning Glass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盖伊·伯格尔分析指出:"劳动力市场展现出惊人的韧性,这种渐进式降温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而不引发系统性风险,当然这需要企业继续通过效率提升而非大规模裁员来消化成本压力。"
随着职位空缺/失业者比率趋向疫情前常态,劳动者面临更现实的职业选择:要么接受当前岗位的有限发展空间,要么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进行更审慎的职业规划。这种结构性转变或将重塑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长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