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的霸王条款。
爽约
“尊敬的旅客您好,2018-09-30北京飞往普吉的HU7929航班有调整,最新执行机型为73N”
9月30日,国庆黄金周前一天,家住北京市的张先生收到了来自海南航空的“节日惊喜”。
“我买这个航班就是因为它的商务舱可以平躺。”据张先生介绍,他之所以在众多北京前往普吉的航班中选择HU7929,就是因为看中了它的商务舱为全平躺座椅,为此他总计消费17000余元。
根据航旅纵横数据显示,海南航空若按照原计划进行执飞,该航班机型为空中客车A331,布局为2-2-2的全平躺座椅并配有点播式娱乐设备,座椅间距为121.9cm;座椅宽度为53.3cm;可倾斜角度为180.0°
而在变更后航班座椅间距为109.2cm,座椅宽度为54.6cm,可倾斜角度为120.0°,也就是常说的“大板凳”座椅。
从宽体客机变窄体客机、从全平躺座椅到大板凳,航司方面的机型临时变更显然为张先生的出行体验带来显而易见的改变。
用从天堂到地狱来形容都不为过。
悲剧并未就此结束,张先生在10月6日普吉—北京的航班也发生了机型变更,同样是由A331再度变更为73N。
而必须要强调的是,在两次机型变更中,海航航空方面并未就为何要更改机型而做出详尽解释,只是抛出了冷冰冰的通知,这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一点。
众所周知,国庆黄金周的重要程度对于国人来说不言而喻,为了不影响余下的宝贵假期,张先生只能无奈选择乘坐波音73N前往普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常规操作
机型变更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上演了三部曲。
近日,张先生再度收到了来自海南航空的短信通知,其在10月24日北京—厦门的航班再度出现机型变更,更改后的机型同样为波音73N客机。
事实上,通过过往种种案例来看,张先生所遭遇的机型变更还算是幸运,因机型变更而导致超售的情况已经不是个案。
祥鹏航空8L9603航班原定8:55从成都飞普洱,但因航空公司临时调整机型,座位数减少,导致该航班10名旅客未能按时成行。
市民何先生准备乘南航的航班由重庆飞往广州时,同样因为因为该次航班因机型变更,造成乘客溢出,导致乘客无法登机。
那么,为何中国航空公司中会时常发生机型变更?
对此,有不远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道,“现在航空公司面对国内国际的竞争压力,为了降低成本,节约开支,采取了诸多措施,这其中包括航班调整。”
除此之外,著名常旅客玩家“11”也表示,机型变更与这般航班的上座率有关,如果这班航班上座率很低,航空公司还有权利把本次航班与其他航班合并执飞。
同时,“11”强调,“航司不会直接告诉旅客我的上座率很差,一般会说原定机型由于机械故障不能执飞,为了确保准点率与安全,临时换了一个机型。”
这样来看,航司变更机型完全可以称的上是霸王条款。
他山之石
那么,旅客因此造成的损失又该如何赔偿?国外航司又是否存在临时变更机型的情况?
对此,民航专家林智杰表示,“在赔偿方面,我国目前没有法规硬性规定,不过我认为航司应该主动提供一些补偿。“
同时,林智杰认为,“在国外航司的运营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状况。”
无独有偶,在张先生遭遇机型变更的同时,远在波兰华沙进行深度游的吴先生同样遭遇的机型变更。
吴先生所乘坐的波兰航空LO697由波兰华沙出发前往俄罗斯列宁格勒。
就在出发前际,波兰航空临时变更机型导致航班超售,而吴先生也因此成为了“幸运儿”无法登机。
“我无话可说,航司的补偿厚道的让人说不出一句话。”
在后续维权的过程中,吴先生感受到了波兰航空的厚道,在当时波兰航空率先为吴先生改签至最近的一班航班,随后还为吴先生提供了250欧元的补偿金。
反观国内,处理结果却截然相反,高下立判。
张先生的遭遇,海航方面仅提供了免费退改签政策并未提供任何补偿,免费退改签能否弥补张先生的出行体验,在这里无须赘述。
而通过查询也可以发现,在国内航司中,仅有南航公开了补偿政策。
南方航空代表表示,如因航班机型变更,乘客溢出造成未能如期成行,将优先安排旅客乘坐后续航班。如后续航班的规定离站时间与旅客所持客票航班的规定离站时间间隔在4小时以内,将给予350元的补偿;在4小时以上的,将给予票面价格450元的补偿,同时还会根据乘客的意愿安排酒店休息等。
那么这样来看,在“善后”过程中,国内航司被国外航司甩开了一大截。
但屡遭诟病的并不仅仅于此,未能及时、详尽向旅客进行做出解释及通知,也是被众多旅客吐槽的一点。
很多遭遇机型变更的旅客表示,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值机过程中发现了机型变更。
何先生认为,航空公司要改进这种霸王工作作风,对于变更机型后的座位安排要有应急方案,至少要尽告知义务,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让乘客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