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家里都在商量后事了,连殡仪馆都联系好了!”谈起陈阿姨的病情,20多天来一直在奔波忙碌的女婿蒋先生终于松了口气。
这个冬天对于家住浦江的陈阿姨和亲属们来说将会终身难忘。因为她辗转浦江、金华、杭州三地,经历生死,最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脏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等多学科全力救治下转危为安。到底是怎样的疾病让一个才近60的人差点丢了命呢?
陈阿姨有近20年的高血压病史,常年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是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平时仍旧会偶感胸闷不适,但是都能够自行缓解。所以也就没有太过重视及时就医。
陈阿姨的女儿说,妈妈很热心,人缘也不错。退休之后,喜欢找小姐妹一起搓麻将。二十多天前,她像往常一样约了朋友到家里。打了几圈麻将下来,陈阿姨赢了好几把,正玩到兴头上,她却突然感觉胸闷,有点透不过气来。
然而,回家休息后次日症状仍旧没有缓解。家人将她送到浦江人民医院,门诊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急性缺血、病情危重,医生建议立即转上级医院治疗。
家属当天就将陈阿姨就近送入金华中心医院,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显示是严重的冠心病,于是医生为她植入了心脏支架。本以为这一切到此为止了。可是,当晚陈阿姨出现胸痛,浑身冒冷汗,血压也持续下降。
当地的心内科医生考虑是急性心肌梗塞,将陈阿姨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在使用升压药等各种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安装了心脏机械辅助装置,增加对心脏供血、提高血压、减少心脏的工作强度……然而事实上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陈阿姨的病情继续恶化,几天后的心脏超声结果提示,由于心肌缺血坏死,陈阿姨的心室壁已经变得很薄,并出现了室间隔穿孔和室壁瘤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心脏已经完全不能负担全身的供血。
为了挽救陈阿姨的生命,医生为她装上了体外膜肺,是目前国际先进的“人工心肺”装置。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唯一能救陈阿姨的就是转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陈阿姨的家人与杭州、上海、北京等地的多家大医院取得了联系,最终得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外科钱希明主任能做这个手术。金华中心医院立即与邵逸夫医院取得联系。钱希明主任得知情况后连夜赶往金华会诊,经过详细研究病情后,他认为转院急诊手术是陈大妈唯一的生存机会。
为了给陈阿姨赢得救命的时间。邵逸夫医院心外科与急诊科、ICU、麻醉科等科室通力协作,紧急启动心脏急诊生命通道,制定周密急诊转院方案,确保节约每一分钟。
金华与杭州相距近两百公里,转运危重病人风险之大可想而知。出于交通顺畅的考虑,清晨6点多,患者从金华中心医院出发。伴随着救护车的鸣笛声,是紧张亦是希望。在邵逸夫医院,心脏急症团队早已严阵以待。
上午9时,患者到达杭州,立即被送入手术室。钱希明主任亲自主刀。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心包,里面的心脏已经被大量的心包积液所包围,靠近心尖部位的心脏表面由于室壁肌肉坏死变薄已经形成一个鹅蛋大小的球型隆起,随着心跳忽大忽小。打开心脏发现,室壁中室间隔的位置由于心肌大面积坏死出现一个直径达3厘米左右的穿孔。“穿孔的口子就像危险的火山口。我做过很多手术,但像这么危重的病情也是比较少见的。”回忆起手术时的情景,钱希明主任依然感叹。
手术就地取材,使用患者自身心包组织加上部分人工补片,穿针引线将这已支离破碎的心脏修补完整。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陈阿姨被送入ICU,在医护人员的精心调养下,如今陈阿姨已经转到了普通病房,身体虽然虚弱,但是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
据急诊科主任洪玉才介绍,邵逸夫医院特别成立了急诊工作室,以急诊科为平台,整合了全院各个专科的力量,形成包括腹部急诊团队、心脏急诊团队、创伤团队、脑重症团队、危重气道团队等。邵逸夫医院ICU主任潘孔寒对此深有有感触,在他看来,类似于陈阿姨这样的危重病人能成功获救并恢复得这么快,得益于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中各学科的优势集合,也正是多学科团队的协同作战,为众多徘徊在生死线的危重症及疑难患者带来希望。
“心脏外科经常会遇到急诊重症患者,目前邵逸夫医院心外科年手术量逾600台,其中急诊接近六分之一。”钱希明主任提醒,如陈阿姨一样的重症患者,应该选择各科室综合实力都比较强的医院,最好医院的不同团队之间还有相互联动合作的应急机制,这样患者的生命救治就更多了保障。
由左往右:心脏外科主任钱希明、重症医学科主任潘孔寒、急诊科主任洪玉才
三位主任也提醒市民,天气一冷,血管一收缩,血栓也会更容易堵住血管,诱发心梗。而老年人抵抗力也较弱,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冬天寒冷,引起身体其他疾病如风湿病、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等的发作,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冠心病更容易突然发作。
那么,冬季到底该如何“护心”呢?专家们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钱希明是心脏外科专家,他常常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说,善待心脏有“三把斧”:调脂、规律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调脂很好理解,就是要合理饮食,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而规律、定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以预防心梗的发生。
另外,他建议45岁以上的市民,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每年做一次冠脉CT检查。
潘孔寒是ICU的大当家,每天都和危重症患者打交道,工作压力很大,有时候忙起来得熬通宵。“说实话,接触了这么多的患者,我对自己的健康也有些担心。”
潘主任说,他也是高血压患者。于是,他一方面开始定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压,另一方面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骑车到医院上班,通过运动给心肺功能做“拉练”。
洪玉才主任经常提醒患者,你要多动动了,吃得清淡点了,戒烟少喝点酒了。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除了不吸烟,他每天坚持游泳1000米,让心跳呼吸每天经历一个峰值,对人抵抗衰老和外界刺激非常有帮助。
挤时间运动,他查房、开会时尽量走楼梯。“等电梯的时间加上乘电梯的时间,跟走路花费其实差不多。趁这个时间锻炼身体,一举两得。”洪玉才说。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郑琪
值班编辑:倪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