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佳木斯日报
佳木斯日报是佳木斯市委机关报,是佳木斯地区主流权威媒体,本订阅号将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本地新闻、时事热点、政府信息”等内容。同时,还将为有意向的企业提供品牌推广及商业合作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佳木斯日报  ·  “追光华夏东极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佳木斯日报

《三江国宝》——佳木斯市博物馆馆藏清粉彩花鸟报春瓷帽筒

佳木斯日报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24-09-20 18:10

正文




在佳木斯市博物馆珍藏着一对清粉彩花鸟报春瓷帽筒,口径12.00厘米,高28.15厘米,重量1111克。直口,筒形腹,圈足。器内外施白釉,腹上饰粉彩花鸟图,花鸟形象栩栩如生,纹饰刻画细腻,生动活泼,线条舒展优美,釉色温润,现定为国家三级文物。喜鹊昂首立在牡丹枝头,刻画细腻,姿态生动,毛羽纤毫毕现。喜鹊啼叫报吉祥,春深富贵花云云,一派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之景。

“帽筒”又称“官帽筒”,最早为清代官员用于放置官帽的器具,通常为瓷制。在清朝康、雍、乾三代,官帽多是用球形帽架承托的。筒状帽筒大约出现在嘉庆时期。帽筒初期多为圆柱中空形状,璧形底、平底或圈足。随着工艺的发展,形制逐渐增加,有圆筒、四方、六方形的柱状等形制,装饰工艺除釉彩外还有镂孔、堆塑等手法。

帽子自古就是权力与等级的象征,从帝王到诸侯,从文武百官到社会各阶层,冠帽都带有鲜明的等级印记。“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目的就是施展满腹经纶、为国效力。百官在早朝晏罢后,将顶戴花翎挂置起来,保证两个后摆、不能叠压的花翎自然舒展,以取“冠不落地”的好彩头,保护了官帽的形制。

帽筒因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被广泛接受,在同治、光绪年间普及到寻常百姓家,用途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厅堂几案上的陈设。讲究的人家,在左瓶右镜之外,还会摆放自鸣钟,取钟(终)声(生)瓶(平)镜(静)之意。因为此时帽筒以观赏为主,就摆放在自鸣钟的前面,用途也发生变化——被用来盛放细长零碎之物,如掸子、小画轴等,也用作家庭中的陈设瓷和女子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所谓“帽筒一对”,不仅是希望夫妇二人出双入对,感情和睦,更是祈盼开枝散叶之后,儿孙后辈也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晚清以后流行的帽筒,以其独特的形制、细腻的手法、高超的技艺、蕴藏其中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帽筒文化。

来源 | 佳木斯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