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那些事儿
|以音乐的名义 讲述有
温度
的故事 |
直白和坦率是魏松不变的性格,即使随性聊天,他浑厚的声音都充满着磁性。言语间笑容憨厚,幽默风趣。
△魏松
多年来与歌剧相濡以沫的魏松,谈到歌剧,带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作为西方经典舞台艺术形式,歌剧并非遥不可及,它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接受。”对于魏松来说,现代的歌剧更加地亲民化,而他也以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歌剧,走近歌剧。
△魏松
威尔第晚年创作的《奥赛罗》,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歌剧中最具有音乐性与魅力的杰作,但是该剧却极少演出,究其原因,一个字:“难”。
男主角足以令所有男高音望而生畏,有自信有实力驾驭的更是寥若晨星。对于演员来说,无论是体力还是演唱的技巧等的不足,都会是演绎非常难的原因。
△魏松《奥赛罗》剧照
要背谱拿下奥赛罗的全部唱段,还必须熟悉了解全剧的音乐。魏松翻出莫纳科、多明戈等大师的录像资料,一遍一遍观赏,一遍一遍研究,闭关一天又十个小时做“功课”。
“艺术永无止境。在攀登高峰时,千万不要回头看。”魏松说,在排练《奥赛罗》时,几次想要放弃,“坚持,一咬牙,奇迹就发生了,不但唱下来了,而且越唱越好。”
△魏松《奥赛罗》剧照
魏松认为学习就是一生的事情,唱到老学到老,任何时候开始都不能算晚。他跟随著名的杜马夫人学习声乐,业余时间,他去法国参观看各种博物馆,听最好的歌剧。“搞艺术的人没有捷径可走,”魏松说:“许多人问我如何突破高音,我认为只有常年不懈地坚持练习。我六十岁了还在练,年轻人怕什么?”
△魏松
在魏松眼中,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是相通的。“虽然歌剧一开始是外来艺术,但目前在中国也非常普及,早已不再是贵族唱法了。”至于如何欣赏歌剧?魏松表示:“欣赏一台歌剧、音乐会,应该从歌唱者的声音状态、技巧,对人物、语言的整体把握,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舞台上全面的展示这几点来看。这几点都能做到,就是好的。”
△魏松
有了扎实的功底,魏松敢于挑战威尔第歌剧《奥赛罗》,被称为世界歌剧“第一难”的奥赛罗形象,魏松成功演绎;敢于与著名女歌唱家殷秀梅演绎中国歌剧《红河谷》,获得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魏松主演的歌剧《苍原》被拍成电影。他的一生将与音乐相伴,他是注定的歌者。
延伸阅读:
全国政协会议下的魏松委员:鼓励歌剧“海龟”畅游民族歌剧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