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太湖迷笛马上就要开始了,迷笛的现场不同于任何音乐节的现场,它很燃、很燥、带着些许疯狂。去过迷笛现场的朋友,一定有难忘而深刻的回忆,甚至往后很多年,去迷笛会成为一种瘾。
为了这次太湖迷笛音乐节,我们征集了一些关于迷笛的回忆,不知道哪条会让你想起自己。
今夜,就让迷笛的回忆把我们湮没,静静沉浸在迷笛前夕的宁静里吧!
——今日编辑阿庚
往后的每一次迷笛,都有她的身影
“我在2016年的深圳迷笛”
这是这年的最后一天,我和她分手一年了。
这天早上,我颤巍巍打电话给她问她要不要一起去迷笛,当我请客。
她很冷漠的说,不用了已经和朋友们约好去其他地方跨年了。
这年的跨年迷笛是我一个人去的。想去听听我们都喜欢的战斧。
没想到遇到了朋友,刚好朋友也是一个人。
和朋友一起转场吃小吃,时不时和酷酷的滚青们打个招呼。被摄影喊住拍照。
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个人也还不错。
第一次的音乐节是我和她一起去的,往后的音乐节都有她的身影。
这次音乐节是我自己一个人去的,和大家一起甩头,跳水,拥抱。我发现在那晚,大家都是最熟悉的人。
摇滚永生。
人的身体总会死的,所以灵魂要在路上。
@Maud
我在迷笛当志愿者
“我在
2016年的深圳迷笛
”
我第四次去迷笛当志愿者。
第一天是久违的回家的感觉。我们组的星星老师还是穿着他那件帅气的夹克衫,我们还是和上次一样,把存取包的牌子做好。然后大家挨个自我介绍,老朋友们都没有变,新朋友们很快就坐上了我们的车。
跨年那晚从大运中心洗澡堂里出来时,正好是2017年凌晨零几分的时候,走到露营区,一句句“新年快乐”伴随着冷焰火点亮了天空,我们穿着拖鞋光着脚丫,听着耳边熟悉的吉他旋律,看着帐篷外新年的天空和快乐的人群,潮湿的空气中满是欢腾、自由的因子,这种全新又美妙的感觉,只属于迷笛。
离别那天,和组里的朋友拥抱告别、在宝山机场登机的时候,我没有忍住,哇哇掉了眼泪。除了迷笛,没有一个让我这样怀念。好在下次相见并不遥远,五一,我们来了。
@木木君
等我八十岁了,还要去迷笛
“我在
2016年的北京迷笛
”
第一次去迷笛的大一新生段,做了一场横跨整个青春的梦。十年了,我的梦还没有醒,毕竟我还青春着。
在公交车上看今年迷笛的宣传片看哭了,2分22秒姑娘跳水画面右上方拿迷笛河北大旗的人是我;玩泥巴的人群中有我你们估计看不出来;也许在视频画面的哪个角落里还有我……16次迷笛,无数关于理想、爱情和音乐的美好记忆,是其他音乐节或者哪怕外国大牌演出无法带给我的。只要时光厚待于我,我七老八十岁的时候,还要去迷笛,带着我的后代,告诉他们:
你爷爷年轻的时候比你会玩多啦孙贼!
@段郎
人超级多,只有我是一个人
“我在
太湖迷笛
”
我不是什么迷笛老炮,也只在去年去过两次。去年五一的时候第一次去迷笛,那时刚和前男友分手不久,两个热爱摇滚的少年约定好一起去一次音乐节,但是世事无常,去的只有我自己。
元旦上海出现了踩踏事故,波及了参加人数众多的五一上海迷笛,我们都在朋友圈里愤愤不平。因为我们都认为迷笛是中国最不可能出现踩踏事故的地方。在迷笛我曾被别人拉着手围起来系过鞋带,也和别人拉着手帮忙找掉落的眼镜,十一一个人在生命之饼玩到几乎虚脱,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儿童团小伙伴一直架着我。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天散场,没有坐大巴,背着几十斤的包,牵着刚认识三天的男孩的手,一边大声唱着《还我蔚蓝》,一边超过一辆辆堵在路上的车。我们一直说迷笛是我们的乌托邦。长江迷笛结束后和一个朋友讨论,他问我,乌托邦到底是一种追求还是一种逃避。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追求,而他认为对于他和他的朋友来说是一种逃避。但我并不觉得。就算短暂的三天四夜后我又要回到平淡的生活,可至少我曾拥有过,至少它真真实实地存在过。我不是用它来逃避现实的生活,而是它像一束光,温暖了我所有阴暗的角落,让我不惧孤独。
纵使在这个所有人都不相信乌托邦的社会,我的相信让我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让我觉得我会发光,我会飞翔。
@十三妹丁无畏
摇滚带我逃离宇宙
“我在
2010年的镇江迷笛
”
2010年的十一假期,才刚刚上大二的我有幸去了长江迷笛音乐节,没想到一晃已经是七年前了,现在脑子里还能回旋着跳离地球的音浪和喝了红牛伏特加后无法入眠的自己。
我就站在三十排开外的地方默默的听歌,谁知道,
脑浊
不期然登场,妈呀,这个乐队化成灰我也认得,主唱一头金钱豹的发型,然后观众开始失控,各种嗨,各种燥,我被硬生生的挤到了前三排,大家高举摇滚便当的大旗,在主唱的组织下团圈圈,我真的是双脚不着地的从舞台东头挤到了西头,接着是嗨到爆肝的泼啤酒,索性一起爆炸吧!我们开始
摇摆,跳跃,脱离了一切规则,现实被抛在脑后,逃离宇宙
,然后我的一双小白鞋彻底变成了小黑鞋。
@夏目
我在迷笛当摄影师
“我在2014年的
迷笛
”
说起迷笛,情怀非浅,早在十年前我还是一个乐迷的时候,每年都会和朋友一起去玩耍。后来我和朋友开始在迷笛摆野摊,十几个朋友一起守着一个摊子聊天,碰到喜欢的乐队就去看一眼。
2014年,开始拍现场以后,我第一个拍的音乐节就是迷笛,在三甲港。拍之前我总把一切想的太简单,但是去了之后才发觉自己的天真,那次我印象特别深刻,下了整整两天的雨,地上都是泥泞,我的身上就没有干过,因为动作幅度太大,批着雨衣压根不管用,可以说第一次拍音乐节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写这些的时候我正好醒来推开窗户,感觉好像闻到了一点点夏天暖风的味道,
不由得想念起那股青草的味道,那是迷笛特有的味道
,是的,马上音乐节季要来了,尽情玩耍吧。
第一次去见她的地点,我选择在迷笛现场
“我在
2016年的太湖迷笛
”
我第一次去迷笛,也是毕业后第一次去见她。
她虽然不怎么听摇滚,却也被现场的气氛所影响,我们跟着人群一起打手势、甩头、蹦哒。晚上压轴的是
逃跑计划
,我们站在人群边上,听着
《夜空中最亮的星》
,拉着对方的手,咀嚼着我们一起度过的高中时光。
直到今天,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莫名的伤感,仿佛回到了高一时,我们第一次遇见的那天。而结尾又会将我拉回现实,一切都历历在目,却又遥不可及,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
@阿古
迷笛被我写成歌,人山人海不停留
2014年的迷笛前,朋友和她男朋友认识,我们一堆人去了迷笛,迷笛结束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俩分手了,朋友跟我说很喜欢李志的《关于郑州的记忆》,能不能把他俩的故事写成歌词,纪念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于是就有了这首的《关于MIDI的记忆》。
关于MIDI我想的全是你
想来想去都是幸福的点滴
关于MIDI我爱的全是你
爱来爱去却只剩下委屈
分开之后我再没有去过MIDI
可我依然会笑着和朋友谈起
时间定格在那个明媚的五月
挥散不去全都是你的样子
关于MIDI我想的全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