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电影从2014年诞生开始,经过2015年的发酵和2016年爆发式增长,目前网大在数量和播放量上都已经达到了较为饱和的状态,在精品化的呼声下面临着又一次的转型。4月18日优酷以“起风了”为主题在北京召开网络电影开放合作大会,宣布携手阿里文学、阿里影业,投入10亿资源,启动“HAO计划”,为网络电影内容生产者提供包含开放的平台、开放的IP、开放的资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优酷这一动作瞄准了网络大电影精品化转型的节点,利用阿里大文娱的影视内容全链路开发资源,为内容制作者提供链条式服务,这一动作是否能吹响精品网大集结号,值得期待。
根据艺恩视频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网络大电影在数量和播放量上都达到一个峰点,2017年一季度以来,数量和播放量都已经有一定的回落,也宣告网大数量暴增式增长告一段落。网大经历过初期的题材红利、平台福利以及竞争蓝海福利后,惊悚、悬疑等题材已较为饱和,进军网大的公司也形成红海竞争格局,而有限的平台资源也难以支撑网大市场更大程度的扩张。
随着投资热潮退去,网大市场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经过两年多的洗礼,各网大内容制作公司不断走向成熟,内容制作团队不断成熟,影片质量成为致胜关键。另外,平台作为网大播出规则和盈利规则的制定者,平台的网大规则将会直接影响网大市场的走向,完善相关的规则使网大去粗取精,引导精品网大占据市场主流,真正让网大如网剧一样茁壮成长,实现媲美院线的终极目标成为平台方不懈探索的重点。
随着网大精品化进程不断加深,一方面网大制片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内容制作团队在IP购买、内容拍摄、卡司阵容、特效制作以及内容宣发等环节中,都将面临着更高的标准考验,内容制作风险和难度进一步增加。目前,精品网大主要由几大网大制片公司投资制作、平台参投或传统影视公司参投,制作门槛越来越高。优酷在此次大会上启动了“HAO计划”(“H”代表行业新展望-Hope,“A”代表艺术-Art,“O”代表开放-Open),投资10亿,致力为网络电影提供全链路的基础设施,梳理阿里的一切影视资源为网络电影行业的成长贡献“水电煤”。
“HAO计划”由优酷、阿里文学、阿里影业共同发起,分别从IP选择、项目融资、内容制作、内容宣发上给予制片方以全链路的支持与帮助,为优秀的制作团队降低制作门槛,为孵化更多精品网大提供条件。阿里文学集结大量的长篇、中短篇网络文学以及实体小说,为网大内容制作者提供开放的IP供应平台,并且在IP的开发过程中全程跟进,从作品创作和改编的角度提供评估和数据反馈;在作品开发过程中,阿里影业专门成立团队与制片方对接阿里系各类资源对网大进行全链路帮助和支持,例如在一个IP合作项目中,阿里团队通过大数据提供IP用户画像及其定性分析为制片方提供IP手册;设计师团队提供项目VI协助设计;娱乐宝提供项目前期筹资、项目预热;同时,利用淘宝、天猫等淘系资源、支付宝资源提供项目整合营销方案等等。目前优酷已经和各类合作伙伴达成多个项目合作,其中马伯庸《西游摇滚记》改编系列网大、阿里文学IP《刑凶手札》将于今年独家上线优酷。
除此之外,优酷将对内容商开放自运营平台,让内容商在优酷开设内容“店铺”,通过自主定价吸引粉丝为内容付费,同时起到助力营销的作用,让内容集结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据悉,这一开放平台可挖掘空间大,在未来还将挺进行业上游,帮助内容供应商找到合适的导演、编剧、后期制作、宣传公司。
网大诞生以来,一直沿用的是分级分账制度,各平台的分级和分账细则尽管各不相同,但整体分账思路为有效点击分成,有效点击定义为“观看超过前六分钟”的用户点击。目前平台主要依靠网络电影的前期分级制度来压缩低质网大的盈利空间,平台通过相关部门人工为网大定级,定级越低的网大获取的单次有效点击收入越低。随着网大市场的不断成熟,各大平台也通过不断完善各自分级分账制度来加大对劣质网大的打击力度,例如2016年底乐视细化全网播网大的分账等级,爱奇艺2017年新增独家合作C等分级等等。目前这种分账制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前六分钟”有效点击的定义导致六分钟以后内容质量偏差,二是分级制度主观性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