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与杜甫的邂逅,是一次年轻一代与诗坛巨匠跨越千年的双向奔赴,是一次文化后浪向往圣先贤的主动拥抱,更是一次新生力量对心向往之的坚定选择。
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中,一叶小舟,风雨飘摇。船上,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杜甫即将走到人生终点……看到这一幕,台下的董宇辉泪湿双眼,久久难以平复,走出沉浸式剧场后他仍不敢直视镜头。
杜甫故里景区夜游实景剧《杜甫归来》演出现场(巩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4月26号我们在河南巩义看到的画面。
在我们收到的1.0版“与辉同行”行程单中,并没有巩义一站。但在正式行程中,巩义列在洛阳之后,足可见董宇辉“追星”的急迫。
我们有些羡慕巩义人,不是因为董宇辉来了,而是因为他们是杜甫的老乡。
跟随董宇辉行走在杜甫故里,我们听到他不止一次说道:“杜甫是我的偶像。”董宇辉感叹杜甫一生坎坷,“他的一生可能是悲惨的,但绝不是卑微的,可能是平凡的,但绝不是流俗的,可能是贫穷的,但绝不是低贱的,因为他有骨气、有脊梁。”
31岁的董宇辉与1300多年前的杜甫,虽然无法身处同一时空,但用董宇辉的话来说,却是神交已久。
他将杜甫视作平行时空的知己:“如果真能时空穿梭,我要去与杜甫同一个时代,跟杜甫交朋友。”
他将杜甫视作照见内心的镜子:“杜甫就像一面镜子,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只有以人为镜,你才知道该如何修炼和成长。”
他将杜甫视作引路前行的灯塔:“世间的困难会磨灭绝大部分人的锐气、挫毁他们的毅力。但有极少数人,能够在挫折和磨难中,变得更加勇敢,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个人就是诗圣杜甫。”
毫无疑问,董宇辉正是当下网络“顶流”青年,当然也面对铺天盖地的评价和关注,但从一次次对话和谈吐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个青年仍在执着追寻内心的平静。
窗外越是喧嚣,越是需要强大的定力保持警觉与自知,去守护灵魂的“自留地”,安放出发时的那份理想。
每个时代都需要灯塔和镜子,每个个体也都面对着时代所赋予的人生课题。时势与英雄、榜样与大众、初心与名利、坚守与妥协、喧嚣与平静……这都是我们也包括董宇辉在生活中需要面对的社会图景。
在巩义,我们多次看到董宇辉深度共情杜甫,眼中常含热泪。
他共情于杜甫的激越理想,共情于杜甫的命运沉浮,共情于杜甫的人间大爱,将百姓疾苦看在眼里、扛在肩上。
正如董宇辉所说,杜甫不是天上仙,而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
“中国的文脉不会断,因为有杜甫这样的人,中国人的精神也不会中断,因为有杜甫这样的人。”董宇辉笃定地说。
4月27日,第十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在诗圣杜甫的故乡——巩义市盛大启幕(巩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董宇辉的出圈爆火、直播间的巨量关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种偶然,但对于时代却是一种必然。
从董宇辉粉丝的留言来看,很多人喜欢董宇辉,就是喜欢他身上那股文化味儿,和他触碰文化时显示的那份热爱、充满情感的表达。
也正如刚与他对谈完的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所说:“宇辉身上有这一代年轻人的敏锐,对历史有新颖的视角和表达。”
董宇辉与杜甫的邂逅,是一次年轻一代与诗坛巨匠跨越千年的双向奔赴,是一次文化后浪向往圣先贤的主动拥抱,更是一次新生力量对心向往之的坚定选择。
或许,董宇辉的心愿不仅是“追星”,更想把他的偶像“安利”给他所能影响到的人。
有粉丝对我们说:“宇辉追杜甫,我们追宇辉,然后我们就买了《杜甫传》深读。小时候不懂的诗句,因为宇辉,现在似乎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