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的假期即将结束,与一年前相比,这个国庆节虽然多了一天,但显得格外安静。犹记得去年国庆节的全国调控热潮,自
930
北京率先出台调控新政之后,国庆节期间,陆续有
20
个城市跟进调控。自此开启了新一轮的调控周期,至今已有一年。
相比之下,今年国庆节期间没有一个城市发布调控新政,仅在节前的最后一周,
西安、南昌、南宁、长沙、贵阳、桂林、海南、宁波等八个城市发布了调控新政,且依然是以响应“限售”为主。除此之外,北京、上海等“风向标”城市并未再度收紧调控,也没有更新的调控手段出炉。
为什么会如此安静?
大家都在等待着十九大的召开。
10
月
18
日大会就将开幕,社会各界正在翘首以盼,期待能从中发掘出新的理念、精神和信号。从执政理念到体制改革,从内政外交到经济转型,房地产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在积累了
5
年的执政经验后,本届政府的执政思路将在下一个
5
年里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
自习大大提出“房住不炒”的精神之后,以加强保证、打击炒房的一系列旨在建设“长效机制”的调控政策陆续出炉,比如
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租售同权、限售令
等。这一系列的政策,正在从根本上削弱房地产的市场属性,将调控重点转向了住房保障。甚至可以说,如果按此思路演变到极致,未来的房地产将是没有市场交易的,一切回归保障和计划。
以雄安新区为例,据澎湃新闻的报道
:
“雄安新区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清晰:变土地平衡为城市平衡;变政府争利为让市民获利;变产权少数人拥有为社会共有。政府不再以“卖”地为主,房地产商根据规划进行开发。
住房租售并举,其中公租房是大头。初步设想,新区将实行积分制,来新区工作的人租房居住,积分多了可以买房。房产出售时,政府以略高于同期银行本息的价格回购
。”
限售令从冻结交易入手,租售并举则在消灭交易。而雄安新区设想中的积分制购房
+
政府回购,则让房地产从根本上失去了市场价值。现在把钱放银行赚利息的人都越来越少了,谁还会本着“略高于同意银行本息的价格”去买房呢?
当然,我们不能将短期趋势与长期趋势混为一谈。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但这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房地产市场既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这既是政府的调控原则、也是多方的共同利益、更是市场的客观规律。现在是“
高位维稳
+
禁售锁盘
”的阶段,市场暂时还看不到趋势性的根本调整。
98
年的房改终结了福利分房制度,自此市场化成为中国房地产的主题。短短几年后,房价开始全面上涨,房地产只涨不跌的“黄金十年”拉开序幕。二十年后,以“租赁住房
+
限售”为核心的新一轮调控政策,正警醒着人们,房地产的根本逻辑正在进行一场改变。
十九大或将进一步明确未来的住房制度改革方向,这是否会像
98
房改那样,最终被验证成为划时代的变革?回顾过往,我们常常感叹,身处历史变革中的人们往往并不自知。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后人回眸今日之时,也会发出相似的感慨。
黎明总是最为安静的,它是黑夜的尽头,也是光明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