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慈善,是一面照妖镜,可以让贪婪的人现出原型,可以让伪善的人卸下面具,当然,它也可以融化人与人之间的猜忌、隔阂和冷漠,让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
相对于乔布斯用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腾讯则是用科技的手段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做过慈善的人都会有亲身感受:其实人类最幸福的体验并不是来自“获得”,而是“给予”;腾讯公益最大的贡献,也并不在于这家公司自己掏腰包为社会捐了巨额资金,而是他们花了十年时间让越来越多的人都来参与公益事业:
他们用技术解决的,是在一个没有统一信仰、缺乏信任的大背景下的社会痛点;
他们试图搭建的,是一个科学、透明、更有温度的连接平台;
他们并不是为了某个人、某个家庭、某个项目去服务,而是为了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和环境,让公益在中国能够进入可持续的、正向的循环。
这本来不是一个企业有义务必须要做的事,但腾讯却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每个人都有一颗慈善的心
90后摄影师陈梓祥是腾讯公益上的一位捐赠人。
这位年轻的独立摄影师自己也在创业中,尽管工作很忙很辛苦,但他现在也已经成了一位热衷公益的小伙——经常去各地参与公益活动,他用自己的镜头讲述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事实上,他参与慈善也是出于偶然——身边的朋友推荐了一个项目,在2015年第一届99公益日上,他捐了999元给西北地区一个生态扶贫项目。
这是梓祥第一次大额捐赠。捐赠过后,他开始冷静下来,他想知道自己的钱究竟是否被用到了该用的地方,以及自己的一臂之力,是否真正帮助到贫困无助的农户,能否绿化那片贫瘠的土地?
“大家一开始都会对公益不信任!”梓祥说。带着好奇和疑问,陈梓祥拿起相机,跟着公益机构,深入到宁夏项目地,进行走访调查。
从入户调查、植树落地、成果验收、家庭回访,陈梓祥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去项目地采摄的机会:“两年时间,我见证了自己捐赠的999元,变成枸杞树被农户种在土地上。受助人不仅改变了生存环境还赚到了钱,经济的改变带动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中青年陆续返回了家乡。”
是的,令陈梓祥最开心的是: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这个小地方的一点点贫困问题,甚至改变了这里人们的生活和亲情距离——老人不再“空巢”,儿童不再“留守”。
除此之外,他也受邀参与贵州威宁扶贫项目的探访。
在陈梓祥的记忆里,当他真正到了威宁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时候,忍不住想哭!那里的孩子们以极大的坚忍担负着不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责任:“他们不管风吹日晒每天要走一两个小时山路去上学”“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干农活,扛起一个家”陈说。
陈梓祥前前后后支持过生态扶贫、自闭症儿童、教育助学等公益项目,参与了捐赠,见证了变化——“感觉自己在已经深深爱上了公益,做公益真的很有意义。”他也开始思考,如何用影像的力量,影响更多人相信公益,加入公益。
他把自己用相机记录下来的扶贫照片发到朋友圈里,还带动了很多周围的朋友也参与了进来。
其实陈梓祥只是千千万万中国年轻人中的一个缩影。中国并不缺少有爱心的人,只不过他们的痛点非常低:项目要真实,善款要专用——爱心不能被欺骗和被利用!
第二次去威宁,他还带了一套理发工具,给孩子们理发后,陈梓祥和几个小帅哥的自拍照
技术解决痛点
中国的公益事业,近年来受到了一些打击——从2012年的郭美美事件到2016年的罗一笑事件,真真假假中,人们的爱心成了无法承受结果的付出。尽管红十字会事后辟谣,尽管罗一笑的捐款最后被退回了所有捐赠人手中,但人们对“慈善”项目的戒心越来越高。
在捐款前,人们会担心项目是假的;捐款后,会担心钱没有被用在正地方——例如家有病儿却还买奢侈品包包或宝马车;以及,一个项目从捐款到最终结束,是不是能够坚持下来,贯彻始终。
针对这些“痛点”,腾讯公益在十年如一日地在反复干着几件基本的事: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打消捐款人的顾虑。
项目前审核、透明,项目中跟踪,项目定期报告。每位捐款人,不管是月捐、乐捐、一起捐等有趣好玩的互联网募捐产品,还是捐声音、捐步数、捐邮箱空间、捐阅读时间等指尖公益新方式,都会定期或不定期收到项目进展报告。
这个工作非常繁琐,却是所有公益项目最基础的保障,打消捐款人的后顾之忧!
用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强调——透明产生信任!“人与信息的连接产生透明,人与人的连接产生力量。有透明才有信任,互联网公益生态才得以生发。”
此外,腾讯还利用自己强大的技术能力,不断引入新的互联网高科技项目:例如基于3D打印的机械义肢,它可以给残障人士带来便利;远程在线可以让北京的美术支教老师通过直播为甘肃山村小学的学生上课;VR眼镜则可以让人们观察滇金丝猴的一举一动……
再例如科技含量爆棚的“人脸寻亲”,中国每年走失老人50万,儿童失踪20多万,找回的概率仅有0.1%左右。
腾讯优图实验室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与全国各个公安机关深入合作,通过“基于人脸检索的寻人系统”来帮助走失家庭寻找亲人:当大家在路边发现疑似的走失老人或者疑似走失儿童时,随手拍一张照片上传,基于优图的人脸检索技术,可以快速的城市走失人口库进行比对,返回人脸识别的信息。
事实上,科技还为公益解决的另一个最大痛点是,它让腾讯公益能够应付项目的爆发式增长。
在过去这十年中,腾讯公益平台上一共有2.4万多个公益项目,每个项目的捐款人又多如牛毛,如果没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全靠人工力量,是无法支撑这些项目从审核、到募捐,再到集中一起进行捐后管理。
腾讯要给所有的捐款人及时反馈善款的去向和用途,以及定期报告……这样一个庞大的工作量,如果不是通过技术,没有一个公益项目组织能够hold住。
做慈善,与贫富无关
就在6月14日,腾讯公益宣布了一个价值20亿的“创益计划”——首期将提供总额价值20亿元的广告资源,搭建一个包括公益机构和项目、创意团体、广告创意评选机构以及大众在内的平台。
这些广告资源将用来激励人们在充分互动中产出优质的传播成果,帮助公益机构和项目提升公益创意的展现能力。例如去拍摄那些贫困山村的孩子、艰苦环境中坚持治沙、治水、治污染的普通人……
这个活动承袭了腾讯公益一直在努力树立的一种宗旨。
是的,在某种程度上慈善可以被看成一种行为艺术,与你是否富有无关,与你是否有心有关。就像在熬一个养成类的游戏,腾讯正在耐心地花时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种观念:除了捐钱,做慈善的方式有很多,只要力所能及!
例如腾讯公益发起的“捐声音”。
这个从2014年由微信和腾讯公益发起的“为盲胞读书”公益活动,用户只要进入“为盲胞读书”的微信帐号,就可以通过语音功能朗读由系统推送的一段文字,或者随手拿起手边的书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微信后台则把这些语音文件收集起来,经过对声音的处理,制成有声书,提供给盲胞收听。
“为盲胞读书”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后粉丝数超过 50 万,十天粉丝增长近 40 万,收到超过 130万 条语音捐献。
捐邮箱空间项目则是这样的:也是在2014年,由QQ邮箱、腾讯公益共同发起“最亮的明天”暖灯行动,号召全社会参与到节约能源和环保公益之列。用户通过删除旧邮件节约能源的方式,置换爱心,由腾讯公益捐资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改善照明环境,替换老旧白炽灯并免费更换LED节能灯,捐资总额超过100万元。
还有著名的“捐步数”活动。
2015年,益行家发起线上捐步,通过微信运动和手Q运动,用户把自己每天走的步数捐出换成受助群体需要的鸡蛋、牛奶、教材、饮用水等物资,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们,两年内累计捐步2.4万亿步,兑换3.09亿公益基金。
其实,腾讯公益能够做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与该公司运营着世界上最大一张社交网络有关,而附着在这张社交网络上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机构。
用腾讯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的话说,腾讯基金会成立之初就是做连接器的定位,包括大众、包括企业、包括公益机构,包括受援者,都要去连接:“其实在2016年中腾讯公益连接的企业超过一千家以上,这些企业都是跟公益机构有连接,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深入。”
十年,从零开始,腾讯公益平台累计募集捐款18.9亿元、1.1亿人次,参与QQ和微信捐步达2.9亿人次!
杨姐点评
正如翟红新所说,腾讯基金会给公益行业带来的一些改变,其实是搭建了一个平台,给公益机构开放了一些基础工具,包括社交链、支付、用户群体。
此外,在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之前,腾讯通过对项目的审核以及与公益组织的合作,在公益项目上已经尽到最大努力去保证源头的真实性——腾讯公益这个平台本身其实就已经为很多项目做了背书!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我除了非常期待更多、更酷的技术能够应用到公益项目中外,还期待有一天,每个支持慈善事业的捐款人,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爱心账户。
当然,这必然也是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更先进的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而这个爱心账户应该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心灵维度被纳入征信体系,至少,可以作为一个社会层面的参考值!
所以,腾讯公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开放的不仅仅是用户、技术和工具,要搭建的不仅仅是平台和连接,还有公益的社会价值标准!
【小白不菜】微信号:xiaobaibucai521
我们是小白,但我们不是菜鸟!
荣获2014年最佳自媒体
媒体训练营2014最佳自媒体
百度知道认证专家
2015媒体训练营年度媒体之星
2016年度媒体训练营媒体之星
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QQ公众账号、腾讯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雪球、百度号……等平台同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