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全球水循环与温度的关系以及过去2000年全球水历史的重建。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水循环中的降雨和其他环境中的水的同位素的重量变化与水循环的变化密切相关。研究通过分析来自全球的珊瑚、树木、冰等不同来源的古气候记录进行了这一分析。
随着全球气温的变化,全球水循环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当全球气温升高时,降雨和其他环境中的水的同位素的重量也随之变化。
通过整合来自全球的珊瑚、树木、冰等不同来源的古气候记录,科学家们成功重建了过去的全球水历史,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
研究表明,温度和环境水体的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尺度上是同步的,这对于理解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地刊速览”创作,介绍了全球水循环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同时提到了“意得辑”的服务内容和优惠信息。
水从地面蒸发,上升到大气层,冷却后在云层中凝结成雨或雪,再次落到地表。这个循环中的每个水分子都有一定的同位素 "指纹",反映了氧和氢原子量的微小变化。因此,单个水分子可能更重,也可能更轻。
2023年11月2日Nature Geoscience期刊发表了最新文章,通过分析来自全球各个区域的古气候记录,包括来自全球的珊瑚、树木、冰、洞穴构造和沉积物的 759 种不同的古气候记录,重建了过去2000年的全球水历史。
Fig.1:
Global composite oxygen isotope anomalies.
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水循环与全球温度密切相关。当全球气温升高时,降雨和其他环境中的水的同位素变得更重。并且随着地球变暖和变冷,全球降水和大气环流模式在几十年内迅速调整。
Fig.2: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trends in Iso2k records over the LM.
研究还证明温度和环境水体的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尺度上是同步进行的,这对理解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Fig. 3: Global hydroclimate and isotopic anomalies in iCESM
Fig. 4: Isotopic fingerprint of the PWC in Iso2k and iCESM.
论文信息:
Konecky, B.L., McKay, N.P., Falster, G.M.
et al.
Globally coherent water cycle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the past two millennia.
Nat. Geosci.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61-023-01291-3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需了解详情,请阅读原文。
本文由"地刊速览"创作,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醒目位置标注"
本文来源:地刊速览
"。
“意得辑”
主要为英文非母语的科研作者提供
英文润色、学术翻译、SCI/EI/SSCI发表指导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