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江日报
同城百万粉丝,讲好湛江故事,传播湛江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全国首个!AI政务助手“深小i”来啦 ·  23 小时前  
深圳特区报  ·  免费!延长至15天!深圳明确了→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明星都来了!TA们眼中的深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江日报

周杰伦粉丝被迫营业,连夜打榜终获第一,这场battle你怎么看?

湛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19-07-21 20:00

正文


一个连微博都没有的明星

最近却高频登上热搜榜

更是引起了众多

自称 “中老年”粉丝 的网友

连夜打榜



能做到这个的

也只有陪伴无数80后、90后青春的周杰伦了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有豆瓣网友一本正经地发帖称:

他微博超话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什么,转发评论都没破万,演唱会一般都是粉丝去看,他粉丝真这么多吗?


(豆瓣截图)


这一灵魂拷问迅速掀起热议

周杰伦可以说是 人在家中坐,热搜天上来



毕竟现在追星主战场微博上,一切都以流量和数据为主: 转评赞、打投、超话排名…… 似乎只有这些,才能证明一个偶像的实力。


事实上,周杰伦并非没有粉丝。只是活跃粉丝画像显示,其中63.85%粉丝年龄段位于 25-34岁 ,属于“高龄”粉丝,而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80后90后人口约有4亿。


粉丝也想迅速赶去为周杰伦超话打榜,但最后发现竟然没有可艾特的人,因为周杰伦甚至没有开通新浪微博。


(粉丝的打榜文案)


所以数据到底是什么?

国民度可以用数据来衡量吗?


如果以各种榜单数据来看,周杰伦的确拼不过所谓“流量”。


根据《第一财经周刊》公布的《2018最具商业价值明星榜》,周杰伦并不在百强之内, 榜单前三名分别是杨幂、吴亦凡以及迪丽热巴 。周杰伦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商业指数仅位列第53名。


#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成为了灵魂拷问。不过对于已经“养老”的粉丝来说,首先要做的功课是搞懂什么是“数据”。



除#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周杰伦粉丝被迫营业#在当天同样晋升为热门话题,不少“养老”粉丝在微博哀嚎:“ 研究了半天,做数据是什么意思啊?要加什么话题吗 ?”


不少粉丝开始组织网友一起做数据,甚至出了非常直观清晰的 教程



(来自周杰伦超话)


其实所谓数据无疑是粉丝经济的“标配”产物,轮博、控评、超话排名作为“流量”的具象化表现,意味着明星到底有多 “火” 虚拟的数据里也存在着巨大的水分空间


今年2月份,央视的新闻曝光了当下流量小生的“流量造假”问题,某些明星用户每次发布的普通内容,获得的浏览量或是点赞数轻易就能突破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而要知道,微博的总用户也就3.37亿,这相当于每3个人就会转发一条该微博。



南报君之前也报道了相关的新闻

一条微博竟被转发过亿,这个明星背后有多大能量?

(点击蓝字查看原文)


如今的粉丝文化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

各种不健康的追星方式层出不穷


不理智的追星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甚至对社会治安也造成了威胁↓


更有不少“私生饭”过于真情实感↓


针对粉丝文化的种种乱象

人民日报也发声了

要发挥“迷”与热爱的正向作用



从“粉丝”的词义上说, 所谓对明星、对某事某物的极度喜爱早已有之 :美男子潘安每逢出行,必然引得街上老妪掷果盈车,“全民偶像”苏东坡在宋代就遭遇“东坡肉”“东坡饼”“子瞻帽”等明星产品开发。



但是,我们今天说到粉丝文化的时候,其内涵约定俗成地包括粉丝与明星偶像之间频繁互动、粉丝与粉丝结成社群、粉丝有组织地应援“爱豆”、在其作品基础上开展同人创作等,从这些内涵来看,粉丝是当代大众文化特别是娱乐工业发展的产物。没有大众文化的发展,粉丝文化的孕育就无从谈起。


相关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粉丝以90后、00后的学生为主,类型上娱乐明星粉丝最为显著 ,粉丝追星行为线上线下结合,包括微博、贴吧、豆瓣在内的互联网综合性平台和微信、QQ群等即时通信工具是粉丝交流主阵地,偶扑、音悦Tai等垂直类平台业已发展出来。


从这一面貌勾勒来看,粉丝又是重度的文化消费者和媒介受众,粉丝文化一直与大众文化、媒介文化、消费社会文化、青年亚文化紧密相连,是我们观察当代社会的一扇窗口。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 《超级女声》 ,数以百万计观众通过编辑手机短信为心仪歌手拉票助威,让粉丝文化醒目进入中国大众视野。



一晃十余年过去了,今日的 《创造101》 等娱乐节目偶像制造声势不减,见证着大众文化产业特别是综艺娱乐业规模越做越大,更见证着粉丝群体的显著增长和更替变化。


如今,专业粉丝社群和职业粉丝越来越多,粉丝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介入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粉丝的商业潜能得到前所未有重视,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但是, 粉丝文化依然存在盲目和不理性的一面 ,特别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和利用下,粉丝文化有被带入歧途的危险。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 青少年是粉丝群体的主力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