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菁城子
如果个人自由还值得热爱,社会的繁荣与和平仍值得追求,正确的经济学观念就应该得到广泛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菁城子

有毒的人生是什么样

菁城子  · 公众号  ·  · 2019-07-18 15: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首发在人文经济学会(Hes2019)


杭州淳安9岁女童章子欣的遗体被找到了。在此之前一星期,涉案租客梁邓华和谢艳芳已被发现自杀,两人衣服捆绑,自沉于湖。

浙江公安发布了翔实的案情通报,将他们的背景和作案轨迹交代得很清楚。唯一令人疑惑的是:这两人自己要寻死,为何偏偏要带上无辜的女童呢?涉案的两人都死了,他们杀人的动机只能靠证据和逻辑推测。


此前流行的说法是,是不是信了邪教?男租客的网络相册有三山国王图片,不过,供奉三山国王只是潮汕风俗,并非邪教,更无「配冥婚」一说。官方调查表明,两人过往行为没有和邪教、迷信这类东西相关。

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他们精心谋划,蓄意欺骗,在携手自杀前杀害女童——有明显「一起死」的意味。他们多次表示喜欢女童,给她买礼物,想收她作「干女儿」。这种喜爱流露在朋友圈(很快就删除),不像是假的。带女童「一起死」,显然是希望到「另一世界」也如此。总之,他们想要某种满足。

为一己妄念就不顾一切,哪怕毁灭他人生命也在所不惜。两个贪婪、愚蠢、邪恶的烂人。

浙江公关的通报很详细,相关报道有很多。不妨看看他们的人生轨迹。

梁某华,男,43岁,广东省化州市人,无违法犯罪前科。已婚,育有一子一女,2004年因养殖亏损负债等原因离家出走,多年未归。


梁邓华离家出走时才28岁,当时他儿子2个月,女儿才5岁。老婆很快就改嫁,梁邓华在外漂泊打工,断绝了和家乡的联系,甚至父亲去世这样的大事,他也没有回去。


谢某芳,女,45岁,广东省化州市人,无违法犯罪前科。 未婚,外出打工,多年未归。


谢艳芳早年有过一段恋爱,为此堕过胎。这段恋情因家人反对而未成。此后谢艳芳有过一段感情经历,却被骗了很多钱。2000年谢艳芳离开家乡去东莞,2005年与梁邓华认识。

梁邓华和谢艳芳认识时,两人分别是29岁和27岁。此前各自婚姻生活并不顺利,不过,自从两人生活在一起后,感情却非常好。这从他们共同生活十多年,以及后面的表现看出来。

梁邓华和谢艳芳走在一起时,年纪不算大,如能组建家庭,同心同德,打工奋斗,不失为一段佳话。在广东这样外来打工者聚集的地区,类似故事并不少见。梁邓华和谢艳芳两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却与正常打工者完全不同。

谢艳芳先以做生意为理由,从堂姐那里骗了几万块钱,此后以帮助买房为名,从三哥那里骗了30万元。陆陆续续地,她把亲戚好友骗了一圈。据说亲妈重病时,谢艳芳还想再骗,说有神针药水可救命,让哥哥们出钱,没有人再上当。亲妈去世时,谢艳芳没有回去。

2005年以后,两人在广州、珠海、茂名、东莞等地漂泊,看起来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没有结婚,没有生育,没有买房,更谈不上有投资理财。梁邓华一直在借网贷,这可能表明他的财务状况并不好,没有长远的规划。

梁邓华喜欢上网玩游戏,网友在他的社交账号发现,他的游戏进阶算相当高阶的。这一对名义夫妻都喜欢玩抖音,拍了不少视频,还会配深情款款的音乐。

两人在人口稠密的广东生活多年,从事过哪些职业,有没有同事工友,关系紧密的朋友呢?媒体很难找到,也没有熟人爆料。很大概率,他们没有与他人产生密切的关系,而是像浮萍一样漂泊。唯一确定的是,两人感情非常好,好到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能看到对方。


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这样漂着吧,没人会注意到他们。可不知道因为什么,2018年,两人突然改变过往状态,开始放纵享受起生活来。

他们去了黄山、北京、青岛、西安、天津、秦皇岛等48座城市,一路上发了很多视频,有时说要回家,有时说些下辈子之类的话。一路游玩,携带箱包衣物或丢弃或送人,东西越来越少。各种迹象表明,他们厌世已久。

2018年前后,在这两人身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致使他们抛弃原有生活轨迹,开启终点为死亡的旅程?现在无从得知。警方猜测,他们骗钱满足日常开销的模式,已经维持不下去,干脆「享受」一把,然后自杀。

我的理解是,穷困潦倒是有,却不至于走投无路。他们手里还有不少钱(足够半年多旅游花费,出手还颇为大方),完全可以换个地方骗,继续混日子。过去多年,他们就这样过来。因没钱而落魄自杀,还没到这地步。

我猜测的缘由很简单,他们就是觉得:人生没有意思,(想开了),不活了。

对正常生活的人而言,支撑生活下去的理由,多得无需细想:对过往生活的留恋,对未来的期待,一想到付出过的事情,希望还能得到的回报,这些都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哪怕这样的理由,也许非常微眇。

遭受生活之苦的人,则需要有热衷的事物,有所爱的亲人,或未泯灭的梦想。没有这些,很多人根本撑不过去。依靠信念而活,亦是人类伟大之处。生活是一种选择,而非本能。

一个人生活在人间,却离群索居,关闭和世界的精神交流,长期下去,就宛如行尸走肉,离死期不远了。他会自己结束生命,或有病不医,放纵堕落,自甘倒毙。

日本一些偏僻地方的出租房,偶尔会有无姓名、没有户籍、不知住址、无人认领的死者。他们抛离亲友,摒弃人世,独自一人死亡,很长时间后才被发现,房主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种人被称为「在途死亡者」,默默无闻,了此一生。

从很多方面看,梁邓华还是谢艳芳就是这样的「弃世者」。他们斩断了过去,不寄望未来,不过问父母,也没有儿女。他们不想承担责任,整个世界仿佛与他们无关。

他们日常经济来源是什么?没有太多细节。但很显然,他们没有稳定工作,常常靠骗钱和网贷过活。他们养成了虚幻、漂浮的生活状态,喜欢花钱,羡慕有钱,却赚不来钱。梁邓华把微信头像设置成豪车,旅游路上向人吹嘘,自己很有钱。实际上呢?甘苦自知。

花钱何其容易,赚钱才是最难的事。赚大钱要聪明才智,赚小钱也要辛苦流汗。赚钱需要你拥抱俗世,与人紧密协作。这两人离群索居,做社会的绝缘体,穷困潦倒是必然的事情。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本可以互相慰籍鼓励,帮助扶持,携手走出困境。可他们是同一种人,互相释放精神毒素,在生活的烂泥潭里,互相拉扯,越陷越深。

表面看,他们这十几年来,不用为他人负担,无须考虑前途,过一天是一天,想干嘛就干嘛。过得潇洒极了。这不正是多少人口口声声想要的生活吗?这种无所负重,游戏人间的生活方式,过得怎么样呢?


至少在他们这里,内心并不快乐。他们想要无牵无挂,可还是不由自主地羡慕平常人家的幸福;他们不想考虑前途,可他们大概也知道,自己会主动了此残生。巨大的空虚和恐怖笼罩着他们。投湖之前,两人喝了很多酒,大概也流了很多眼泪。

2018年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这两人的精神世界早已油尽灯枯,死亡是他们自己安排好的结局。悲剧就在于,他们寻死之前还瞥了一眼人世美好,把一个无辜小女孩拽进了深渊。


讲那么多,和一般人有什么关系?过去几年,我偶尔接到一些读者倾诉留言。他们觉得现代人生活太苦。学习的道路漫长辛苦,好容易熬到上班,还要忍受愚蠢的上司,职场的倾轧。

很多人看到三十多年房贷,婚姻路上无数人翻船,养儿育女和赡养父母之苦,就心生胆怯,对自己说「活在当下」。尽量提前享受,不承担责任,不作长远规划。

为什么不想好好工作?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可不想被工作捆绑。 有钱怎么生活? 日常生活花不了多少钱,赚钱肯定够花啊。 不打算买房吗? 租房也能过日子,我可不想被房贷捆三十年。 你不想要孩子吗? 我自己过就挺好,不想养别人。 将来养老怎么解决? 存钱理财呗,大不了住养老院。 精神孤独怎么办? 才不会,我老了也可以很有趣……

只想享受人生,不想承担责任。哪怕与人结伴,最多只是互相扶持,不想再牵扯进更多的麻烦。在他们眼中,这种自由自在的人生选择,似乎充满金色的前程。他们轻快地掠过负重徐行者,偶尔还要冷嘲讥笑一生——看你们再努力,也过不好这一生。

生活真相是这样吗?绝大多数人都很平凡,没有负重积累,最后只能漂着,东奔西走。想象中平静幸福的下半生并没出现,相反,倒是慌不择路,空洞虚脱,对人生价值感到困惑。梁邓华和谢艳芳杀害女童这种事,当然是个案,但类似悲凉心境,我想不是偶然。

因此,我想对那些留言咨询者再说一遍。虽是老生常谈,却是至理之言。


无论遇到何种挫折,当下如何悲观,都要调整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好好赚钱,与身边人亲近,偎依你所爱的人。像普通人那样,脚踩泥地生活,才能远离有毒的人生。


更多阅读

上海将失去的不只是“中国第一高楼”

我也遇过“国航监督员”这种人

转发朋友圈

或者点 在看 ↓↓ 表示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