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齐鲁晚报
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俱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突然宣布:停止运营! ·  昨天  
德州晚报  ·  重磅打虎!正部级蒋超良被查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山东大学停招27个本科专业,撤销10个专业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一票难求,涨价已超10倍!官方最新回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齐鲁晚报

新"死法"? 美剧里的溶尸法,现在居然成了欧美新兴丧葬方式…

齐鲁晚报  · 公众号  · 山东  · 2017-05-25 12:25

正文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hereinuk)

话说,今天要来探讨一种新的…… “死法” ……-。-

人的一生到了最后都避免不了要 “尘归尘,土归土”

至于最后那一程怎么走,绝大部分人选择入土为安,或是火中化灰…


但近十年,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地区,除了土葬和火化这两种传统丧葬方式外,

人们又多了一种选择——

“溶解尸体”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电视里那种,

毒枭用化学制剂和塑料桶毁尸灭迹的桥段-。-


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啦……

这种“溶解尸体”的新兴方式,叫做 水焚葬(Resomation)

简单来说,就是用氢氧化钾制成的强碱溶液在高温下对尸体进行溶解…


具体溶解过程也不是装塑料桶里倒点溶液就完事儿了-。-

尸体会被放在托盘上,推入仪器里, 仪器会根据体重,计算出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钾和水的比例,一般是65磅制剂/600磅水左右

接下来,机器会加温到150度,持续60到90分钟, 整个过程处于高压状态,溶液不会沸腾。 在这个期间内,人体组织会被高温“蒸煮”,然后慢慢液化...

最后,人体组织溶解得差不多,溶剂排出, 机器还会对剩下来的骨骼进行清洗。


整个水焚葬过程大概会耗费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完成后打开仪器, 托盘上会剩下湿漉漉的骨骼,可能还有一些无法溶于强碱的植入性医学器械。

废弃溶剂会被排到另外一个容器里, 里面含有被溶解的人体组织,主要的成分是氨基酸和肽,不会含有人体DNA....


听起来可能有点怪怪的, 但工作人员说,

这些废弃溶剂看起来就像茶和小麦酒,闻着带有一点肥皂味, 不难闻,但很特别….(能不特别么那是尸体溶液啊喂-。-


这些废弃溶剂经过ph测量和调整后,会被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仪器里剩下来的骨骼则会被制成粉末状, 和火化之后得到的骨灰比起来, 水焚葬的骨骼粉会更细更白,就像面粉一样….


说完具体过程和原理, 再简单介绍一下水焚葬的起源吧……(别拦我-。-


英国有一家拥有碱解组织仪器专利的公司, 他们很早之前就开始用碱解方式处理实验室动物的尸体。


2001年,由于疯牛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大肆蔓延英国上下, 很多人不得不屠杀并焚烧大量的牛来抑制疾病的传播.

由于牛的体积庞大加上焚烧数量多,很多人无法在封闭的容器里烧牛, 只好在开旷的地方对死牛进行集体焚烧,导致浓烟滚滚....


这样一来,不仅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空中飘散的焚烧颗粒也有可能传播疾病


当时,在这家公司工作的Sandy Sullivan就向欧盟提出用液体碱解的方式处理病牛尸体。


虽然,这提议没有被批准, 但不久后,液体碱解的方式开始逐渐被美国用应对到相似的情况。



同时,运作原理类似的仪器也被美国一些医院用来处理人类尸体, 但这种仪器跟上文介绍的不太相同,更像是一口“大锅”-。-

同时处理好多个尸体,一锅“蒸煮”,并采用向上开口的模式, 无法分开收集各自的骨骼,也被人说“对死者不够尊重”....


研究者进行不断加工改良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单人仪器”, 以便溶尸之后还能收集到独立完整的骨骼。


好吧……

说了如此多, 水焚葬终究是一种比较新的尸体处理方式, 哪怕已经过了十来年的发展演变,但,争议始终是没停过的……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部分地方有碱解尸体的仪器并且将其合法化, 大多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


水焚葬合法化受到阻碍有多方原因: 比如废弃溶液的处理和排放问题, 许多人对“溶尸”这个概念发自内心的抵触和畏惧, 以及宗教的不支持。


对于水焚葬,俄亥俄州的天主教会曾向立法部门写信抗议:

“将人的尸体溶解在溶液里并冲下下水道是对尸体的极大不尊重。”


当然,有反对的声音,也会有支持的声音。

很多支持甚至最终选择了水焚葬的人的出发点, 都是它的环保性。


荷兰研究学者Elisabeth Keijzer, 专门对火化,土葬,水焚葬这三种丧葬方式进行研究,

用18项环境指标来比对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影子价格:用线性规则方法计算出来的反映资源最优使用效果的价格,不代表实际货币。)



除了环境因素,有的人表示愿意选择水焚葬的原因, 是觉得水比火来得更加温柔,就像是给自己最后做了一个spa。 也有的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的开始就是在母亲子宫的羊水里, 走了之后在水里结束也是不错的选择。


或者,是像Robert J Klink老爷子这样,一生对水有深厚执念的人……


Robert从小在水边长大,喜欢在水边捕鱼打猎,这也是他一生的兴趣所在。


当他确诊癌症快要去世前,他的妻子Olmsted去当地的殉葬中心为他预备后事。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传统的火化,殉葬中心还推荐了Olmsted从没听过的“水焚葬”. Olmsted一开始也是不明所以,但在深入了解水焚葬,决定跟临终的丈夫认真探讨一下。


最终,夫妻俩一致觉得这就是最适合Robert的最后一程, Robert去世后将被送去碱解,回归自己最爱的水中……

…………………………


如今世界上共有75亿人口,在本世纪末预计会有110亿, 世界各地每天平均有150,000人去世,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这个数字也会继续上升....


相关调查显示,预计在20年后,英国一半的墓地都会用完, 甚至现在在伦敦,一些墓地已经开始被重复利用——将原有的棺材往下移,然后放上新的棺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