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罗湖福田的小孩,以前
的生活真的很简单,周末或者寒暑假写完作业,和同学不是去丁当达就是罗湖书城,坐在地上读完一本又一本的漫画和小说,上初中后就没怎么去过了。”
“开学那天就是店里最拥挤的时候了,每个学期开学领完书后都会来这包书皮。”
拿到零花钱第一件事就是来逛丁当达,感觉这里就像百宝箱什么都有,漂亮本子、体育用品、漫画书、生日礼物......那时候觉得丁当达就是最好逛的地方了。
百花店、莲花北店、梅林一村店、桃源村店......
基本都是开了10年以上甚至20多年的老店了。当年那些逛丁当达的小孩,成家立业后仍在这里给自己的小孩继续买文具、教辅书。
它陪着我们长大,熟悉的蓝白色招牌、小小的书店承载了我们太多童年回忆。
当年养蚕真的是小学里最风靡的事情,许多人的第一只“宠物”可能就是蚕宝宝。不论多少年过去,养蚕依旧是深圳小孩的“必修课”,桑叶也从一片片卖变成一整袋卖,价格都比蚕宝宝贵了~
水彩笔是一般要考试考的好才能得到的奖励,能买48色的绝不选36色,舍不得用,最后不是笔盖丢了就是漏墨墨干。
以前涂改带的款式很多,买的最多是晨光,壳子很脆皮一摔就散架,“维修”涂改带大概是那时候每个小孩的必备技能。
深圳练习册过了这么多年还是全市统一,每个学科单独一本,十几年时间从光明彩色本已经变成牛皮本。
每家店卖水笔的架子前的小桌面都有一本这样的试笔本,买笔试粗细的时候,就是最认真写字的时候。
买的时候发誓要好好学习,买回来三分钟热度写了两页就丢一边,几乎是每个新学期前的固定行为。从初中到高中,谁的学生时代逃得过蓝紫红绿的53。
青青世界、莎臣豹......以前校服都是得去指定的校服店地方买,多年过去丁当达里也能直接买校服了。
彩色闪粉笔、“勿忘我”、模仿大人写看不懂的连笔字......
当年毕业一定会买本同学录让同学都写下留言,虽然许多人早就已经失去联系,但再看到同学录出现的一刻,还是感到难得的鲜活。
吃完饭就冲刺去书店,生怕想看的那本被人拿走。那时候真的能做到心无旁骛一口气看完柯南全集。现在的我们,好像慢慢也没有了童年一下午读完几本漫画书的能力了......
当年省下早餐钱就为了放学能去买零食解解馋,也只敢在书店门口偷偷吃完再回家。那么多年过去咪咪、辣鱼还是那么受欢迎。
丁当达没变,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没变,以前上学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带着来买文具,现在自己长大了有了孩子,变成我们带着他们来丁当达。都说一辈有一辈的回忆交错,这也算是有了共同的青春。
在没来到桃源村前,就已听闻过这家包办桃源村学生文具教辅的老店了。“桃源村这班小孩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以前放学周末他们父母过来买教辅或校服,他们就在这看漫画。”老板陈姐04年就在桃源村开店,期间也从最初的69栋搬到小北门旁,不知不觉也将近20年了。
“从2003年开的店,我们在这20多年啦,平时一般梅香梅园梅山的学生过来买书比较多。”
“前不久还有一个男孩子,初中就在这附近读的,工作了以后还回来在店里,说是重温小时候的回忆,还和我合影了,我都是看着他们长大的。”
“现在生意没有以前好了,有很多小孩子更喜欢玩手机,不太会有小孩像以前一样看书看到书店关门啦。”
实验小学对面的丁当达,不知不觉也开了26年了。放学仍旧还是聚集了许多学生会在这里看书,一些毕业很多年的老饼也还会回来逛逛。对了,同一条街买辅导书的五车书坊,心意轩也关了很久了。
“那个时候有很多试看的漫画和绘本,经常会看到书店关门都没反应过来。”
“还记得那时候店里的bgm是求佛,在书店学会了唱求佛。”
“哦!那个时候买东西经常不找我5毛钱,送两个可乐糖就把我打发了。”
开学前去丁当达包书皮,放假去图书区看漫画,丁当达书店承包了一整个在莲花北村里学生时代的集体记忆。
在进入一年闷热的夏季前,重逛丁当达,书架旁、货架边泛起的回忆串联成线,时间也迅速倒回了若干年前,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夏日午后里8岁的自己,那些闪闪发光的童年记忆也因为这间小小书店的存在,永不褪色......
“欢迎回来,这是你小时候最常来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