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学界的9527
野史未必就“野”,正史未必就“正”,闲谈历史,观兴衰;精研兴衰,知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终于要回暖了!新疆大部开启升温模式 ·  23 小时前  
广东攻城狮户外  ·  DeepSeek加持下,中国十杰碾压美股七雄? ·  3 天前  
广东攻城狮户外  ·  DeepSeek加持下,中国十杰碾压美股七雄? ·  3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 ·  3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市民,您反映的问题有回复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史学界的9527

强盗横行乡里,太守:罢免所有追捕强盗的官吏!从此百姓路不拾遗

史学界的9527  · 公众号  ·  · 2018-08-25 23:59

正文

龚遂是西汉著名的循吏,所谓“循吏”,就是那些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

龚遂 “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见《汉书·龚遂传》),因通晓经术担任了昌邑国的郎中令。当时的昌邑王是汉武帝的孙子刘贺,这个刘贺年少贪玩、品行不端,整天胡作非为,龚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 ,总是苦口婆心劝说刘贺,甚至多次当面指责刘贺的过失。刘贺因此很惧怕龚遂,每次见到龚遂就掩耳而走,并说:“郎中令善于让人感到羞愧。”


刘贺这个人虽然品行不端,但是运气不差。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昭帝无子,刘贺被选为了皇位继承人,成为西汉王朝的皇帝,龚遂也随刘贺一起到了长安。

刘贺即位后,依然骄横放荡,只顾寻欢作乐,将龚遂的规劝置若罔闻。仅仅在位27天后,刘贺终因胡作非为被大将军霍光废黜。刘贺从昌邑国带来的臣子都被问罪,诛杀达200多人,只有龚遂与中尉王阳二人因多次规劝刘贺才得以免于一死,但还是被剃去头发判处四年徒刑。


刘贺被废以后,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数年之后,渤海郡因连续多年遭遇天灾,导致强盗横行,民不聊生,朝廷更换了几任太守都不能治理,让宣帝十分头疼。宣帝决定选拔一个有才能的人去担任太守,就让大臣们举荐。大臣们一致推荐龚遂能胜此任,宣帝就召见了龚遂。

龚遂这时候已经70多岁了,“形貌短小”,宣帝见龚遂其貌不扬,只是一个瘦弱的老头,心中有些看不起他。便问龚遂:“平息强盗有什么计策?”龚遂回答说:“渤海郡濒临大海,远离中原地区,没有受过圣人教化,那里的百姓饥寒交迫,而官吏们却不体恤他们,所以才使陛下的良民沦为强盗。如今陛下派臣去,是想让臣战胜他们,还是安抚他们呢?”

宣帝听后脸色大变,说:“之所以选择贤良的官吏,自然是想要安抚他们。”龚遂说:“臣听说平息乱民,就像理顺乱麻,不可操之过急。臣希望朝廷不要拘束臣的行动,让臣到任后,一切随机处理。”宣帝答应了他,于是派人护送龚遂到渤海边界。


渤海郡的官吏们听说新太守要来上任,就带着士兵到边界来迎接龚遂,龚遂将护送和迎接的人都打发回去,同时下达了一道命令:“ 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 (见《汉书·龚遂传》)。意思是说,罢免渤海郡内所有追捕强盗的官吏,并强调凡是手中拿锄头、镰刀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过问,而手中拿兵器的人才是真正的强盗。

龚遂的这道命令,乍看起来似乎很武断,有些不讲理,但是它的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强盗们听说了龚遂的命令,就立即解散了,纷纷丢掉刀枪、箭弩,拿起锄头、镰刀种田去了。等到龚遂单独乘坐驿车来到郡府时,困扰渤海郡多年的强盗问题竟然就这样解决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