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琳为您读健康
《子琳为您读健康》是子琳医学科普旗下文字专栏,由资深医疗媒体人、医学科普作家、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健康医药专刊、《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特约作者子琳创办,与京城多家三甲医院及权威专家合作,让你读懂常见病的防治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钱江晚报  ·  消息传来!英雄白龙,不幸去世 ·  昨天  
钱江晚报  ·  《甄嬛传》女演员自曝!网友怒了 ·  2 天前  
钱江晚报  ·  大S妈妈首度发文,回应女儿去世 ·  2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大涨!还在涨!创历史新高🤯 ·  2 天前  
钱江晚报  ·  岳云鹏,传来喜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子琳为您读健康

【子琳科普】身体当中有个“死角”,一旦出问题相当麻烦!

子琳为您读健康  · 公众号  ·  · 2017-09-19 19:23

正文


《子琳为您读健康》第288期

撰文/资深医疗媒体人 子琳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牙周科主任 主任医师 栾庆先

本文已刊发于2016年8月下半月《中国家庭医生》杂志, 原标题《叫停这些“护牙好习惯”》,选自子琳著《京城名医坐诊:治好常见病,你该这么办》

编者按

子琳

身体当中这个“死角”就是口腔。


关于口腔疾病、关于牙齿健康,似乎一直都是比较冷门的,我猜想大概是因为牙齿病了要不了亲命,可能只有牙疼得不行时候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但是这样不行啊同志们,我想很多人不清楚这两件事:1、牙坏了不管,最后人家掉了跟你说拜拜了你就得镶牙去,可是镶牙很贵呀!2、牙出了问题会影响全身健康(可点击 【子琳科普】别让全身健康都毁在嘴上 了解)


今年9.20全国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我也拿出我这篇阅读量200万+的文章给大家揭开关于“牙齿君”的五个真相。

真相一:叩牙可能加重牙周病!

在中国,牙周病的发病率在80%以上,牙周病的危害不仅仅是造成牙龈出血、牙齿丧失,现在的研究还发现,牙周病还与全身疾病相关。


很多人认为,叩牙可以锻炼牙齿。栾庆先医生说,如果您的牙齿足够健康,那么叩牙是很好的锻炼牙齿的办法。原理就像是我们需要经常锻炼,肌肉变结实了才不容易骨折。


叩牙其实就是锻炼牙齿周围的“韧带”,可以增加牙周血液循环,避免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但如果您已经是牙周病患者,叩牙可能就会加重牙周病。就像树根周围的土壤已经流失了,你再去摇晃它,能不掉吗?

真相二:按摩牙龈不是好办法!

牙周病通俗来说,就是个“骨肉分离”的过程,这是指牙周和牙齿出现了分离和松动,形成了牙周袋。

牙周袋当中藏有大量的菌斑和牙石,这时候如果再去按摩牙龈,就相当于是把牙龈往牙石上去按压 。牙周袋的内侧壁往往存在溃疡的,倘若再去按摩,反而会加重对牙周的损害。


所以,牙龈按摩也是有条件的,健康的牙龈去按摩按摩一般没问题。

真相三:盐水漱口不能杀菌!

用盐水漱口能杀菌吗?很多人认为盐水漱口可以杀菌,但这个作用真的太有限了。牙周病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您想想,连抗生素都没用,盐水能有用吗?


那么为什么抗生素都不能杀灭牙齿上的细菌呢?栾庆先医生说,这是因为牙面上的细菌不是单个存在的,细菌与细菌之间是彼此联系和交织在一起的。这样就会对药物的抵抗力异常强大。


国外有过这样的实验,把牙洗的很干净,两个小时以后就可以看到上面开始沉积细菌了。


在早期细菌是“软”的,还可以刷掉。如果这时候没有去除掉,12个小时后细菌就会钙化形成牙石,就变硬刷不掉了。这也说明刷牙要趁早。

真相四:积极洗牙是 减少牙石的根本!

牙周疾病的原因是牙菌斑,就是图上那些绿色的破玩意儿。牙石正是这细菌的载体,牙石就是钙化了的牙菌斑。


刚刚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卫生状况调查是这样说的: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男性高于女性,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


而十年前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卫生状况调查显示:我们国家12岁青年组,口腔中有牙石的人占到59%。但是我们能有多少孩子去洗洗牙呢?很少。到了中年组,35-40岁这个年龄组,牙石的检出率达到了97%,这就是说每个人的口腔内几乎都有牙石的存在。65-74岁老年组牙石检出率达到86%,为什么反而减少了?是不是感觉进步了?错!那是因为到了这个年龄组的人,牙都掉差不多了……

“老掉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果牙齿保护的好,没有牙周病,即使到了90岁依旧可以满口牙都在。所以请您记住:保留牙石就意味着丧失牙齿。

真相五:吃东西总塞牙?这是病,得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