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定制邦
只报道定制行业人士最关心的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行业前沿等重要信息,服装定制老板、创业者、供应商一手干货。提升业绩,降低成本,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定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专业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2 天前  
51HR派  ·  本周看点 | ...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交易综合运营-商家政策 ·  4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米:门店新媒体主播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定制邦

2018年定制行业的10个猜想

定制邦  · 公众号  ·  · 2017-12-31 17:44

正文




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2016年的 今天,我在温州确认了一家西服袋合作伙伴后,晚上在龙港的一家酒店里,写下了这篇文章:


你好,2017 | 爱和信任,是定制行业长久发展的基石


一恍,2017年又过去了。回想过去的这一年,用「艰难」来形容不为过。如果说2016年以前定制行业是「机会比问题多」,而从2017年开始,则是「问题比机会多」了。


在定制店零售端,进入高成本时代,获客成本高。加之从业者数量增多,竞争开始激烈。消费者开始分流。


不同的业务经营类型,差距渐趋拉大。综合运营能力较优的互联网定制企业仍然在享受市场红利,借助于碾压传统同行的运营能力,获取了更多的订单和消费者关注。


而在供给侧,工厂数量的增加比2016年减缓了很多,年中庄吉如意的温州平阳智能化工厂投产是供给侧最大的一个消息了。工厂 原有 订单或平稳,或下降,出现明显增长的并不多。


面料渠道开始多元化,但是面料供应的整体运营水平仍然没有出现大的改进。


「艰难」是因为竞争激烈,而充分的市场竞争则是最好的东西,它能让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经过艰难的2017年,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定制行业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呢?内参君有如下猜想:


1、定制会不会成为一种生活基础服务?


类似干洗店的星罗棋布,在大中城市,干洗店就如各种餐馆一般,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服务。


那么,依托全品类的智能化工厂,或者至少是管理规范的快速反应工厂,以及中央维修服务中心,对于一个若干人数的社区(譬如10万人), 有没有可能 出现一个全能定制服务中心,实现快速反应、简单的半定制服务?


也就是社区型半定制店有没有可行性?也许,这个方向会是定制业务普及的一个突破口。


2、工厂的专业化和分工细化


有很多个工厂负责人跟我说过定制店的订单不好做,全世界最挑剔的消费者,就造就了全世界最挑剔的定制店。


有些工厂在做了几年定制加工业务后,会逐渐把自己的服务标准化,聚焦服务适合自己的精准客户。定制工厂的分级会更加明显。


3、互联网定制领域可能会出现新的重量级选手


2017年,衣邦人、量品、老爷会等依托于互联网做定制的团队,大都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看到钱景,在不缺钱和习惯模仿的中国,可能会出现有实力的模仿者。


但对于做互联网定制这回事,几乎可以断言:传统服装企业没戏,因为基因不对。就好像苏宁、国美在面对京东时的困境,「看不懂、学不会」会成为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定制新零售时的宿命。


4、新量体方式的初步成规模实践


虽然三维量体等新量体方式出现多年,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离成规模的市场化实践还是有距离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一些轻量级、低成本的新技术量体方式也许会真正开始商业化应用于定制领域。


5、真正专业的定制培训服务机构的出现


据说在韩国,有专业的定制培训学院。作为定制从业者,入行第一步就是到该学院进修较长的一段时间,有助于其之后的职业生涯。


而中国定制行业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专业的培训服务。关键问题在于缺乏成体系、合理的教材体系,以及懂得培养人的老师团队。


而这种断层局面,在2018年有可能会得到改善。


6、更多成衣品牌会开始或者加大「成衣+定制」业务的力度


原来传统的各个成衣品牌,比如优衣库、雅戈尔等,他们要么会开始增加定制业务,要么会加大对定制业务的力度。


毕竟,定制是一股潮流,虽然现在还看不清楚成熟状态下的定制商业形态,但是,早下水总比晚下水好。


7、更多面料品牌会开始直营 零剪 业务


首先,在2018年,可能会冒出更多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国外面料品牌。


此外国内的某些知名面料厂商,定制业务的零剪,会从以前的团购代理操作模式,增加一个自己直营模式。不管这些大公司的最终服务水平如何,这种动作总值得期待。


8、定制行业也会出现无人售卖模式


现在无人售卖商业模式,在一线城市已经如火如荼。无人卖快餐、无人零食、无人咖啡机等,在各大商区、写字楼随处可见。


在资本的推动下,无人卖定制衣服,将会登场。当然,他们卖的肯定是半定制衣服。


9、个人定制领域可能会出现一家年销售额过10亿的公司


我指的是面向个人客户的零售,而不是团装。定制零售端,前几年积累的势能,可能会被某些团队抓住,从而在销售额上取得新高。


虽然10亿元对于传统服装品牌的量来说还是很低,但是对于单一定制品牌/平台而言,也是一个有积极象征意义的销售额。


10、消费者对于定制的理解会更理性


定制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实际是可以区分为「传统定制」和「工业化大规模定制」这两个不同的行业。而未来的市场增量只能来自于后者。


消费者在选择两种不同定制模式下的产品时,是应该有不同的心理预期的。随着一线从业者和若干品牌增加消费者预期管理意识,在交流和宣传时,不妨「直言相告」,让更多的客户能理解定制产品的分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