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诗宋词欣赏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所在,学习唐诗宋词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唐诗宋词欣赏

小雪丨飞雪如花落,岁岁又年年

唐诗宋词欣赏  · 公众号  ·  · 2024-11-22 12:18

正文


2024年11月22日

甲辰年十月 廿

小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初下,北风萧瑟,我们终于等来了真正的冬天。


在静谧的飞雪里,我们用一颗丰足而善良的心,迎接这美妙时节的到来。


小小雪花,呈六瓣,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整个世界。


在静谧的时光里,小雪三候也随之而来。



01


小雪三侯


古人把小雪分为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

二候天腾地降

三候闭塞成冬


小雪的前五天,“一候虹藏不见”:


“虹”就是彩虹,和雨水有关,意思是说,进入小雪节气后,因为温度下降的原因,雨变成了雪。而当天上不再下雨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了彩虹。



小雪的第六天到第十天,“二候天腾地降”:


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而在小雪之后,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气渐多阳气渐消。



小雪的最后五天,“三候闭塞成冬”:


这时候,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02


小雪习俗


因为天气的变化,千百年来,智慧无穷的老百姓,也形成了一些应对小雪节气的习俗。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一般在小雪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所以,在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而在冬天,除了荤肉之外,还少不了蔬菜。所以,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一带,也有在小雪节气中腌菜的习俗,当地人称之为“腌寒菜”。


清代文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就曾说过:“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



晒鱼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小雪前后,会有乌鱼群、旗鱼、沙鱼等鱼类,来到台湾海峡。所以,在沿海地区,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用作储存干粮。




吃糍粑


俗话说“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在南方某些地方,现在都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这是因为在古时候,糍粑是南方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之后逐渐演化,就成了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



吃“刨汤”


所谓“刨汤”,就是在小雪前后,人们在“杀年猪,迎新年”时,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


从这些习俗里,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各地的老百姓都纷纷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存粮储物,蓄以御冬。



03


小雪民谚


北方地区的小雪民谚:


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华南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福建当地有:“小雪点青稻”的说法,青稻指的是晚稻。


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