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票房
知名电影票房自媒体,超过12万的影城经理、业内电影人在这里查看票房数据及行业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现场  ·  六部电影定档大年初一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票房

年后开工,先来复盘一下2016年中国电影的焦虑与思考

电影票房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2-08 23:23

正文


文 | 刘   嘉

编 辑 | 姬政鹏


2016年的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注定要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6是中国电影产业开启第二个黄金周期的第一年。中国电影上一个黄金十年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这一轮的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发展不仅将中国带入世界电影大国之列,还改变了世界电影市场格局。


因而,中国电影是在一个高起点迈进2016年的。2015年中国市场电影票房已达440亿元人民币,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对全球影市贡献率为17.7%,年度增长率48.6%,更为全球瞩目。


驶入快车道十余年的中国电影在2016年按下紧急制动闸,放慢脚步,2016年中国市场年度票房定格在457亿元人民币线上,微增3.7%。这个增幅与上年,与过去的十余年的增长相去甚远。若按全球影市美元计算,457亿元人民币折算美元是66.7亿美元票房,同比2015年的68亿美元票房,微跌1.6%。


复盘年度销售曲线走势,无论是高开低走,震荡起伏的市场,或是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影片,还有蜂拥进入的资本,给市场带来万千景象,由此引来的 “焦虑”和“思考”伴随中国电影走过了2016年。


市场:高开低走  震荡起伏


回望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有一个明显分界线,上半年与下半年冷热分明,大盘曲线高开低走,市场走势震荡起伏。


梳理一下2016年创造的市场新纪录:


华语喜剧片《美人鱼》票房33.9亿;成为首部票房超过30亿元电影 。


春节档7天全国票房30.79亿元;日均票房4.39亿,为年日均票房产出的2.5倍。创造影史市场最旺档期 。


2月份全国票房68.82亿元,月度日均票房为2.45亿;超过年度日均票房96%。为史上票房产出最高的月份。


一季度全国票房145亿元,日均票房1.61亿元 ,高出全年日均票房28.8%。创造史上最高票房季,同比上年增长了66.7%。


2016年,中国市场另一令人瞩目数据,是全国放映市场影院和银幕增长,年度新开影院1612家,银幕增加9552张,截至12月底,中国放映市场银幕数4万1179张,超过了美国市场的4万余张。以银幕数总量位列全球第一。


除了城市影院和银幕增长,2016市场上诞生全部新纪录都在一季度:年度 9部中外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其中5部在一季度。


10强票房榜单,一季度占据五席,一季度市场井喷式爆发,以同比66.7%增幅的高开态势,调高了业内和社会对于2016中国电影市场的预期。误读大数据的媒体在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最重要的一场高峰论坛上,喊出中国“票房即将超美国,成为老大还差几件事”。



但是,2016市场高峰仅现于一季度,当业内还沉浸在一季度市场井喷惊喜中,大盘走势却调头了,二季度市场缓慢降温,大盘首次出现负增长4.9%,放缓信号被一季度丰厚红利所淡化,上半年中场结算,市场大盘较2015同期还是保持了21%的增长。这本是消耗一季度井喷红利后的疲软雏形,却被迷信大数据的人们误读,行业和媒体继续乐观提出2016中国要以600亿元票房追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票仓。


唯票房论就此演变成对票房的“焦虑症”,市场从下半年开始转向。


第三季度,虽有热档期暑期护航,大盘没能如愿提振。评估6—8月市场票房虽与2015年持平,但是若放在终端市场的快速增长的环境下,持平仅是数据好看点。三季度市场不仅疲软乏力,同时继续减速,13%的负增长交出的成绩差强人意,截止到9月底全国电影票房靠消化一季度高开红利,勉强维持了与上年同比不足8%的增长。


暑期档,历来电影消费旺季,重量级华语片和进口片逐鹿的战场。可是2016年的暑期档,让那些意图放手一搏,高额保底发行的电影纷纷“扑街”。


据不完全统计,暑期档高额保底发行的多部影片中,仅有两部勉强达标,《盗墓笔记》保底10亿,竭尽全力还靠上海联和院线力挺,总票房险过10亿,与2015年底贺岁档发行的同类题材的《寻龙诀》轻松攫金16亿相比相去甚远。《致青春2》保底3.2亿票房,最终票房3.36亿,相比2013年赵薇版《致青春》的7亿多票房腰斩,这肯定有违保底发行者的初衷。



那些看似在2015年就可爆棚的大片,诸如《绝地逃亡》、《封神传奇》、《夏有乔木》等或大明星,或是大IP,虽有资本杠杆在后加持,却相继折戟暑期档。一时间高额保底发行的阴霾蔓延行业,下半场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再没有爆款电影。据有关信息,年度11部国产片曾高调宣布高额保底发行的影片,仅有4部实现了保底票房目标,《美人鱼》、《火锅英雄》、《致青春2》、《盗墓笔记》。为保底者带来丰厚利润的仅《美人鱼》。


“高开低走”的大盘在票房“焦虑”中进入四季度,市场大片云集,中外新片前赴后继。档期亮点颇多,中秋、国庆档到贺岁档、圣诞档,市场对应高开的一季度,交出的却是3月连跌的颓势。行至岁末大盘终于将一季度增长红利消耗殆尽,再次负增长9.4%。2016年市场就这样沿着高开走到减速,年末黄金档期也没有给市场带来最后一个消费高峰,最终定格在年度票房457亿元、观影13.82亿人次上。


从下表中的2016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市场比例中,可以看出大盘几乎逆规律而行,前后八个百分点的落差奠定了2016年市场的基本格局。



印证市场“高开低走”销售曲线,是400多部中外新片落差极大的表现。2016年进入院线发行放映的中外新片436部,票房超过亿元影片86部,占年度发行新片19.7%,票房超过千万的影片95部,占上映新片21.7%。


由于各影片投资额度不同,盈亏点不同,仅从票房数据难以评估其投资回报的盈亏。但是从下半年市场开始下行趋势,让投资和发行的风险骤然上升,每一部电影市场前景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市场风险还不仅于此,在年度发行的新片名录中,还有123部影片票房不足百万,中小影片在市场在狭缝中生存艰难,更多的中小影片甚至不是“一日游”、“首映游”的问题,而是完全没有在市场上展现的机会,没有放映的空间。2016年市场的高开低走、震荡起伏增加了行业各方的风险。


2016年市场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且以年度十大电影票房榜为评点。



解读年度十强电影榜单,10部影片全部进入了“十亿票房俱乐部”。


十亿票房级别影片在中国市场不罕见,自2010年《阿凡达》以14亿票房把中国市场单片产出带入“十亿级别”后,七年来,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市场10亿及10亿以上的重体量影片已有25部,单片票房级别最高《美人鱼》,“十亿票房俱乐部”数量最多年度有10部十亿级大片(含《长城》)两项市场纪录都出现在2016年,2016年的电影在中国十亿票房俱乐部里占有40%份额,甚至比火爆的2015年还多了两部十亿级别电影。这是中国市场庞大的规模和不容置疑的巨大消费购买力的佐证。


同时表明中国电影和市场依然生机盎然,具有活力,具有可持续上行的动力。年初,当《美人鱼》在春节档连破纪录时,将大体量影片提升到30亿级别时,业内觉得很正常,一方面是市场消费能力和需求业已成熟,另一方面是保障这个消费购买能力实现,可以接纳更多更大产品容量的终端市场——影院与银幕布局也已完善。


透过榜单后面数字,我们看到电影是有市场的,观众是有消费需求的,要把观众观影欲望转化为实际消费力,还要靠电影产品本身。市场大盘由缓而减速,不是市场出了问题,是电影产品的问题。市场尚不能为观众需求提供更多的好电影,电影产品滞后于观众审美的提高。电影产品的供给侧与市场发展速度不匹配。


榜单中上半年影片占据七席,吻合了市场大盘销售曲线“先高后低”,随着市场放缓,减速进而萎缩,市场发行短板暴露得一览无遗,下半年进场的影片,包括在12月贺岁档的《长城》、《铁道飞虎》等,无论体量、卖相如何多少都受到大盘疲软影响。


当然,更深更直接影响到一部电影的市场结果,还是源于电影发行。多数影片全凭大一统发行一哄而起,有资本参与的甚至豪赌“首映周末三天”,不少影片首周票房超过市场销售规律“生命线”。在年度十大影片榜中,首周票房超过总票房50%的就有5部,次周再跌一半,第三周就没有观众了。一部影片生命周期缩短,直接影响投资回报。


如《魔兽》这部“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影片,首周票房占比竟高达70%,次周继续下跌69%,如此一来,尽管影片首周票房超过10亿,数据亮眼,“快进快出”的销售路径让影片市场销售周期骤然缩短,最终却没有实现在中国市场20亿元票房目标。



榜单中《疯狂动物城》和《湄公河行动》首周票房在总票房中占比最低,透过数据背后,印证了影片过硬品质和良好映后口碑,只有经得起市场和观众检验的电影,才会赢得市场、赢得观众。两部影片都是以绵长的市场生命力而胜出,获得人气与票房齐飞。


包揽榜单前五都是上半年发行的影片,两部国产片均为春节档节目。这个现象与年度市场大盘走势也是一致的。五部影片题材,类型丰富,全部以3D格式,且有四部外挂IMAX,足以证明,电影高科技术对于放映市场推动,给观众带来的好奇和新鲜感的消费热情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经济早已融入全球市场,中国电影在全球影市占据了重要地位。2016年中国市场上呈现进一步开放,进口片发行数量有较大增长。年度进口片与国产片市场份额是41.67:58.33。


进口片累计总票房190多亿,较上年增长了14.4%,市场份额提升3.87个百分点。2016全球市场排名前20的影片,中国市场放映了18部影片,大多数全球卖座的电影,在中国市场都有不俗成绩。有些与海外市场有反差的影片,显示出中国观众消费和审美的独特特点。从宏观市场看中国市场对于全球影业贡献率仅次于北美。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市场依然充满活力,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存在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对全球影市贡献率约为17%。在表3全球最卖座的15部大片中,《美人鱼》是中国本土片,中国市场独揽92%票房,一方面表明中国市场足够大,可以消化一些大投资、重体量影片。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本土电影走向海外路没有打通,要让世界接受中国故事,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


《魔兽》、《功夫熊猫3》这样充满中国元素,甚至定位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观众中有一定吸引力,市场销售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就大多数好莱坞电影而言,原创型的动画片最有卖相,续集系列的动作、科幻片票房销售有保障。观众对于进口片的选择较过去更加理性、也相对要挑剔一些了。


资本:熙熙攘攘 皆为利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此语形容2016年中国电影业中资本万象,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中国电影在第一个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与资本的关注、青睐有密切关系,至少有两个方面可以看到资本对电影业的助力。一个是制片,产量的增长,影片的体量提升,以及更多属于重工业级别国产大片都有资本加持。另一方面就是终端建设,中国市场能够在十余年间成为全球放映市场规模最大、银幕数量最多的市场,资本的推手作用功不可没所以说,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之力。


一般来说,进入电影业资本大致有三类:互联网公司、上市公司、海外公司。资本逐利的本性以及大量涌入电影业利弊皆有。2016年资本在市场表现是疯狂的。过量的资本涌入,其规模与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不相匹配,因此,过量资本带来的利与弊也深深影响了2016的中国电影市场。


首先,是资本大规模进入带来城市影院建设热持续不断,影院和银幕增加速度高于市场发展进度。


有两个市场指标见证,第一,全国年度放映场次较2015年上升37.5%,依然保持在一个高速度上。支持放映场次指标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是全国日均新增银幕26张。


随着银幕数量总量不断增长,放映市场规模不断放大,按说市场容量打了,产出应该多,2016市场产出没有同步上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院和银幕增加只是加剧了市场的同质化,没有给更多产品带来空间。


一部影片发行,不去关注目标受众,精确市场定位,而是去千方百计拼抢放映场次,恨不能全国银幕百分之四十、五十都去排映一部电影。由于过于追求数量,追求总量,市场效率不断下降。就单部影片而言,首周覆盖面大,市场周期缩短,第三周观众难觅基本已成常态。


就影院而言,银幕数量越多,市场分流加快。总量没有提升,格局没有做大,那就只好分流客源,降低盈利。2016年全国市场单银幕产出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这对市场同质化经营,影院和银幕重复建设,以及重建设轻经营而忽略效率是一个严重预警,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不可轻视。



资本还促使2016年行业加快了资源并购与重组。近年来资本大量而深度介入到电影终端,院线市场的资源并购与重组从暗流涌动开始浮出水面。


橙天嘉禾与深影院线,安乐影业与北京红鲤鱼院线重组后,万达院线2015年用10亿人民币收购世茂院线22家影院,2016年相继收购大连奥纳、广东厚品等13家影院92张银幕。北京完美时空百分之百收购时代今典的影院和院线。背靠厚德前海基金北京明星时代控股了原北京世茂院线的壳,欲图打造又一新院线。8月,中影股份和上影股份相继在上海A股市场上市,上市后的“中国电影”第一笔并购案是用5.3亿元收购了大连华臣系列影院。


不仅如此,国内几大民营电影公司在布局终端市场,加速影院建设同时,也开始直接收购现成影院。两股热潮交织催生,终端市场出现了规模放大与效率下降的悖论。


以全国十强院线为例,2015年全国十强院线合计银幕占全国总量49.7%,产出票房占全国市场66%,单银幕年均票房185万,高出全国单银幕票房产出33%。几组数据对应,全国十强院线盈利和效率都在行业前茅。


2016年,全国十强院线都有扩张发展动作,十强院线银幕合计数量达到2.67万张,占全国银幕总量的64.8%。银幕数量上去了票房增量却放缓,合计票房在全国市场占64.3%,不仅较上年减少了1.7个百分点,且单银幕年票房仅有110万,较2015年减少40%。


不仅如此,院线扩张是为了规模和占有率,但是有时结果并不如人意。如万达院线,这是全国院线领头羊,院线2015年在全国的占有率是13.53%,经过多次收购扩张之后,2016年,院线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反而下降到13.31%,减少了0.21个百分点。


电影产业发展已到了一个新风口,有规模不经济、有速度没效率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应该引起影院和院线投资者、经营者高度重视,适时作出调整。



资本影响市场还表现在制作与发行业,明星演员的高片酬,一部影片的制作费低于明星费用,电影扎堆,题材一窝蜂,短平快赚钱让观众流失。


3月份《叶问3》的发行事件爆发,这起以所谓资本运作《叶问3》的发行,直接将中国电影产业暴露在了金融资本的冲击之下,电影业竟生存在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缺少行业监管与自律的环境里。


《叶问3》以所谓资本“保驾护航”将电影票房证券化,于是为了首周末票房数据达标,票房造假,“幽灵场”、“自买票房”等乱象横生,捅破了之前市场存在的某些影片为追求“高票房”运用资本大量“票补”的秘密。电影成为资本疯狂敛财的“牺牲品”,这是2016年市场留下的惨痛教训。


《叶问3》在票房造假事件爆发后,在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影片销售次周快速下跌,第三周断崖式回落,一部有品质的电影就这样牺牲在资本疯狂敛财、没有边界的造假中。


主管部门在查处《叶问3》的处罚中指出,“经查,《叶问3》确实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这是被查处的《叶问3》,年度还有多少没被查处,也在违规违法的边缘间操作的影片尚未可知。



2016年市场大盘在快速行驶中拉了紧急制动闸,就是这个转折让我们有了思考空间,对资本有了新认识。


电影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是有区别的,产业资本是推动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动力。金融资本逐利也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有边界和规则规范,且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尚未形成,大于这个产业规模的资本过量涌入带来的负面影响,在2016年暴露得相当充分了。有了2016年的市场警示,一些高额保底发行失败案例,扎堆投资短平快电影的失利,投机的金融资本应有所收敛,熙熙攘攘的喧嚣将逐渐退潮,大浪淘沙留在电影业中坚持的应是更多产业资本。


前行:慢速成长  蓄势再发


中国电影产业曾经有十余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这个增长是规模和产量扩大,是培育和产生庞大观影群并带动了电影消费快速成长。


在我们快步疾走中,太多关注增长的速度和幅度,有时竟忘记了中国电影产业基础是薄弱的,产业尚未升级到工业化体系,市场结构的不完善,不充分的市场竞争和竞争规则缺失都是中国电影的短板。


从全球影市看电影增速五年为一个周期已有一定规律,中国电影和市场增速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十年黄金期,可见市场和观众对中国电影是相当眷顾。十余年来产业和市场持续增长动力多源于外延推动,真正依靠电影自身内在魅力,属于电影内生动力的增长要素不多,当电影内生动力尚未发掘又因高速度而聚焦大数据,注重票房和增长率让中国电影业在2016年集体患上“焦虑症”


今天,复盘2016年市场时,曾经的“焦虑”让我们思考,在放慢速度中,去体会李安导演在去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席弥足珍贵的发言:“抢钱和跟风是中国电影的两个陷阱。” 曾身陷其中的中国电影业,应被“不要用掠夺市场的方法去思考,而是应该去想可以提供给世界什么”这质朴淡泊,不急不躁话语警醒。


回望2016年的历程,放慢速度亦可是产业发展的“拐点”,也可称是行业升级的“转折”点。中国电影产业即将迎来自己新一轮“黄金期”,我们需要清醒,中国市场本已足够大,何时成为全球第一市场只是时间问题,无须去预测,更不用为一些数字总量第一沾沾自喜。


中国电影和市场可以贡献给全球影业的不应该仅仅是那些代表增长率的光鲜数字,中国电影更大的贡献是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的成长,中国优秀的文化,是要贡献好品质的中国电影。因中国电影尚未做到足够强,放慢速度,正是中国电影成长的新机遇,慢速成长,夯实基础,时代把中国电影和市场带到一个新路口 ,中国电影内在成长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2016中国电影市场的减速是产业成长中的必经之痛,是螺旋式上升的必经过程 ,不被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迈进2017年中国电影将抖去征尘蓄势再发。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获取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商务合作微信:2147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