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不酸的食物会含有维生素C吗?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21-04-11 14:53

正文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维生素C是大家平常关注最多的一种。看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跟维生素C有关的食品就知道大家对维生素C的重视可见一斑。


人体不能自主合成维生素C,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其他不能自主合成维生素C的哺乳类动物还有猴子、土拨鼠、蝙蝠(有研究发现有两种蝙蝠可以自身合成维生素C)等,不过绝大多数哺乳类动物还是能够自主合成维生素C的。



不酸的食物也含维生素C

我们平常所说的维生素C,化学上的名称是“L-抗坏血酸”。这种“酸”有酸味,易溶于水但不溶于油脂。


维生素C

维生素C的“本名”叫L-抗坏血酸。

历史上由于维生素C是紧接着维生素A、B被人类发现的,所以被习惯性地称为维生素C。它的化学学名为L-抗坏血酸。

L-抗坏血酸在光照或者受热的条件下会分解,极易溶于水。如果将食物放进水里煮的话,食品中的维生素C大部分会被释放到水中,所以要想多多摄取维生素C,不仅要生吃,还要佐以汤水。


一说到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我们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一定是柠檬吧。每100克柠檬的果肉约有100毫克维生素C。以柑橘类水果为首,许多水果都富含维生素C。


蔬菜也含有较多维生素C。比如红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就比柠檬要高得多。不过,肉类、鱼类、五谷杂粮等含有维生素C的量就比较少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维生素C溶于水之后是无色透明的。现在市面上维生素C饮料外观大多是黄色的,这也许是人们从柠檬皮的黄色中受到的启发。

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非常容易被氧化

维生素C的功效之一就是抗氧化。体内如果有“活性氧”等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出现,那么细胞膜就是首先被氧化的部位,从而影响正常细胞的生理活动。


无独有偶,维生素C是一种非常容易被氧化的物质。它会抢先与活性氧结合,并被氧化,从而使细胞膜躲过伤害。这就是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而且维生素C在人体内,还会回复到氧化前的状态,所以可以循环发挥作用。


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被水中的活性氧氧化,从而保护细胞膜,继而防止细胞受到伤害。

胶原蛋白的形成



胶原蛋白呈螺旋上升状,由3根细长的线状体交织形成。为了维持稳定的构造,一部分氨基酸(脯氨酸和赖氨酸)要羟基化, 这个过程中,维生素C必不可少。


有研究人员认为: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和脑中风。只不过单凭食物或者添加剂中的维生素C最多只能预防,就算大量摄取,也并不会对缓解病情有任何帮助。


除此以外,维生素C常被用于制造储藏食品和饮料所需的抗氧化剂。宠物罐头中的维生素C的作用就是如此。


健康肌肤必备

维生素C实际上是人体合成“胶原蛋白”时所需的必备成分。胶原蛋白是一种纤维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血管等部位,是人体多个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说维生素C是必备成分,是因为它能够促成氨基酸转化为胶原蛋白,少了它,胶原蛋白纤维的构造就会不稳定,皮肤和血管自然会变得纤弱。


如果人体极度匮乏维生素C,就会患上坏血病,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出血。这些症状的原因都是相关胶原蛋白的构造不稳定。


就算摄入量高达1000毫克也没什么差别?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2岁以上的国民保证每天摄取100毫克的维生素C。曾经有一项专门针对维生素C摄入量的调查,调查显示,男性平均每天摄入95毫克,女性平均每天摄入101毫克。这意味着日常饮食完全可以维持体内维生素C的正常水平。


每天10毫克的摄入量可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如果摄取大量的维生素C,预防效果会不会更加明显呢?很可惜,过量摄取的维生素C并不能储存在体内,反而会通过肾脏的作用随尿液排出。


并且,人体最大的吸收量也不过400毫克。一次性摄入量过大对人体没什么积极作用,不过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危害。维生素C不像脂肪那样能够长期储存在体内。体内的维生素C的“半衰期”是16天(在16天内就能减少一半)。虽然不能储存,也不会立刻耗尽,所以如果好几天没有摄入的话也不会立刻出现不良反应。


加大摄入量

其实毫无用处



上图表示了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体内吸收量(血浆浓度)的关系。

当摄取量超过正常水平约100到200毫克的时候,

维生素C的吸收 能力就开始下降,多余的维生素C随尿液排到体外。


“维生素C治感冒”有科学依据吗?

相信很多读者都听说过“维生素C可以治感冒”的说法。这个观点由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量子化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博士(1901~1994)在1970年出版的科普著作《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中提出。


但是后人多次实验,发现加大维生素C的摄取量并不能减轻感冒症状。


虽然维生素C在人体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归根结底只是营养元素的一种,所以要想身体健康,不能片面地一味进补维生素C。


新媒体编辑/小帆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添加小帆帆微信拉您进入读者群哦


回复“ 订阅 ”,了解杂志订阅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