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  4 天前  
冯唐  ·  很多人创业的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 ·  6 天前  
冯唐  ·  很多人创业的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 ·  5 天前  
洞见  ·  中年以后,换个脾气,就是换条命 ·  1 周前  
周国平  ·  没有这种教养的人不值得交往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朱学东:纵是望到春风,田野也已荒芜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2-26 16:15

正文



文 | 朱学东


儒里赵村,江南一个风景如画的古老乡村。


因为祖上曾经阔过,曾是簪缨世家,故称赵村前加儒里。《望春风》里,格非的江南乡村叙事,就在这个村子里展开。


我是第一次读格非的小说。作为如今很少读小说的人,这本《望春风》,读得我差点掉泪。



格非笔下的儒里赵村的许多场景,我是多么熟悉——按故事的叙述,这个儒里赵村虽然靠近江边,却离我故乡不远,都是南兰陵昭明太子旧地。而所叙故事,亦真亦幻,其中一些人物的名字和命运,都有我熟悉的故事影子。


至于结局关于“我”和春琴的故事想象力——两人历经各种风波,从视为仇人到同睡一张床上,本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又突然心生会不会是姐弟的疑问——惊着了我,这让我想起阿城喜欢讲述的一个报恩故事:某官断案,曾救一人,后官离职回家,路遇曾被救之人,被救者已发达,心心念念报恩,其妻看其不知如何报恩的痛苦,提议“把恩人杀了”……阿城认为,这种跌宕起伏的想象力,是文学作品吸引人的重要手法。当然,格非的“我”与春琴的故事不是这样的结果,如果这样,命运也实在太过悲惨,我也接受不了,所以,我更喜欢格非的安排,这是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我不是文学中人,无从也无意从文学的立场来评点这部小说。只是,我从这样一部虚构却又紧贴中国这五十多年来乡村变化为背景的小说中,看到了乡村生活的部分真实场景,以及一个古老村庄的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隐喻。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根基,直到今天仍是。尽管城市化高速进展,但乡村在未来,仍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不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多迅捷多成功,而是乡村在多大程度上在被予取予求之后摆脱失败和被遗弃的命运,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在不太遥远的过去,只要不是遇上晚明时期清军南下或太平天国式的残暴,无论城头如何变幻大王旗,江南的乡村生活都相对处在波澜不惊中,以丰富的物产自我养育自我生长,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不算富裕也不算困顿的小日子,是一个有着美好环境和浓厚人情的生机勃勃的乡村世界。


当然,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的人们,也有他们的厚道、朴实、狡黠、贪婪和无知,这也千百年未曾大变过。


传统乡村是一定程度的自治社会,官府和宗族乡绅是乡村社会的主力,但它们不能裁决乡村的命运——官府鞭长莫及地方,乡绅做事也受制约,这在背后左右的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千百年来渗透进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儒家理念。过去农村的差序格局和权力格局就是这样形成的。格非笔下的儒里赵村是,我的出生地西朱西也是。


但是,这种几百年来不曾变过的传统,一夜之间,全部被新政治格式化了,一个全新的差序格局和权力格局借着政治的力量,迅速在古老的乡村形成了——不再是以血缘宗族为基础,不再是以儒家理念为圭臬,而是,而是以对政治效忠的亲疏远近来重塑了乡村格局。儒里赵村的故事,前三十年其实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政治和外来的权力如何打破传统格局取代传统来左右村庄和每个村民的命运,而后二十年的故事,则讲述了权力如何与资本媾和,如何再次重塑了乡村和村民命运。


只是,政治对古老乡村的格式化,虽然摧毁了乡村,但数千年渗进血脉的传统,依然残存,所以当书中赵正德被抓时,村民的反抗,以及村民对孤儿的“我”的照拂,基本上是传统乡村社会的德性的残存,而不是新社会的底色。所以,浩劫岁月乡村仍能基本维持完整,当权力与资本媾和之后,市场经济里残酷的一面和肆无忌惮以掠夺乡村资源为主的城市化政治权力的神圣联盟前,乡村却迅速分崩离析了,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从物理到精神上,如此地彻底。


残酷的命运,其实就是政治加注的。


时代的隐痛和黑暗的印记,犹抱琵琶,欲说还休,但我读出来了。


小说的结尾相当地乌托邦。几位当年的少年青年,如今的老人,重返荒芜的故乡原野:


“假如,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儒里赵村重新人烟凑集,牛羊满圈,四时清明,丰衣足食,我们两个人,你,还有我,就是这个新村庄的始祖。”


“到了那个时候,大地复苏,万物各得其所。到了那个时候,所有活着和死去的人,都将重返时间的怀抱,各安其分。到了那个时候,我的母亲将会突然出现在明丽的春光里,沿着风渠岸边的千年古道,远远地向我走来。”



这部小说里,格非是有大慈悲心的。结尾的乌托邦化,既是慈悲心的外露,至少是希望吧,也可能是一个事实——即如近年来的我,心心念念,也准备重返故乡。


但是,尽管这个结尾多少给人以温暖,但终究不过是一场绮丽的春梦。当格非写到这些老人重返故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始新的生活的时候,也注定了这是一场没有未来的春梦——老人代表着现在与过去,失去了生育能力的老人,怎么会有未来?


曾经人丁兴旺沸腾喧嚣的故乡已经不可寻。至于新生,亦即是等待另一种死亡。


这是对乡村最最沉郁而绝望的笔调。


春风望到又如何?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春风吹过故乡原野,故乡陌上野花盛放,鸟飞鼠窜。


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却再没有伫立望春风的人。


【作者简介】 

朱学东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中国周刊》前总编辑,资深媒体人。


【精华推荐】

还我鲁迅

美国独立战争能赢下来其实是个奇迹

我们这个时代全世界的乡愁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