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材料前沿
生物材料文献前沿聚焦分享生物材料,纳米医学的全球研究前沿动态,为医学,材料学,化学,生命科学的大交叉,大合作助力!投稿,交流,合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街声音乐2025招聘! ·  昨天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昨天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中国科大李木军团队 ACS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材料前沿

Nature子刊:基于载体无低分子量肝素和十八烷胺的纳米抗凝剂及其白蛋白穿梭效应

生物材料前沿  · 公众号  ·  · 2024-12-18 00:00

正文

「全文总结」 低分子量肝素(LMWH)源自未分级肝素(UFH),具有增强的抗凝效果、较长的作用持续时间和延长的半衰期。接受LMWH预防治疗的患者将从其长期效果中获益,但实现这一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研究者设计并评估了一种纳米工程化的LMWH与十八烷基胺偶联物(LMHO),该分子通过末端特异性偶联LMWH的还原端,可以长期发挥作用,同时保持接近97±3%的LMWH活性。LMHO能够在水中自组装成平均粒径为105±1.7 nm的纳米颗粒,无需任何纳米载体,并可与血清白蛋白结合,产生基于脂质的白蛋白穿梭效应。这类分子可在血液中循环4-5天。研究者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验证了LMHO的自组装能力及其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这种通过纳米工程化的白蛋白穿梭增强的载体免费多糖递送创新方法,代表了一种有前景的平台,能够解决传统治疗中的局限性。
「图文总结」

图1 | LMHO自组装与白蛋白穿梭效应的示意图。

图2 | LMWH-脂质偶联物的合成与表征。

图3 | 纳米制剂与分子动力学分析。

图4 | LMHO与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图5 | LMHO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与生物分布。

图6 | LMHO的体内全身性和组织病理学毒性。

总之,研究者展示了如何有效诱导纳米级糖类并利用LMWH这一临床广泛应用的多糖分子诱导白蛋白递送效应。通过末端(2-N,6-O-二硫酸-D-葡萄糖胺)特异性结合对LMWH多糖分子进行最佳分子修饰,有助于维持其大部分治疗功能。疏水性烷基基团的引入诱导了具有高抗凝效果的两性LMWH分子的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形成,这些颗粒缓慢迁移至白蛋白进行持续递送。因此,纳米颗粒与白蛋白递送效应的联合作用显著延长了其在血液中的作用时间,这归因于缓慢作用的功能性纳米颗粒的成功效果。这一策略可应用于构建其他治疗性多糖分子,以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从而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