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成交
二手房成交
5月6日商品房成交数据
进入房君时间
但凡是有
那么一丁点儿
关注房市的朋友,都应该晓得楼市这个话题本体,这二年所衍生出的各类话题丝毫不逊色于人来人往的娱乐圈。其中,热度最高,关注最持久的肯定非
“唱空”和“降价”这两个关键词莫属。
而成都,作为几次三番被中央直接点名的几大重点城市之一,所获得的关注度也是不可小觑的。
这不,除了上个月,有外地的自媒体朋友,直接剑指成都城市发展的规划红利,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讨伐之意之外。还有这两天,因为特朗普在
Twitter
上发布的那句被广大中国股民戏称为“灭霸的一个响指”的言论,再次激发了普罗大众对于全国乃至成都房市走向的猜测——“降价”二字又再一次被拉出来“示众”了。
对此,老白真心只想说一句:各位唱衰家们真勒是想多了!
理由如下:
老话说的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是把这几年的各类调控政策拖出来梳理一下,就会发现,截止目前,没有一条调控政策是明确提到过
“降价”二字的。中央没有,成都更没有。
哪怕是前不久在中央政治局会议(
这几年,大家似乎都已经形成了,将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当成预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方向的风向标。
)上再次重申的
“住房不炒”,和作为中央媒体的《经济参考报》在头版发布那篇题为《部分城市步入“房价过热”区间 审慎房地产金融基调不变》中,即便明确点出
23
座“房价过热”城市将在贷款、土地等领域以及部分政策方面有收紧的可能,也没有出现“降价”的相关字眼。
所以,老白觉得,归根究底,这些信息所传递出的深沉含义更多的是高层想要提醒那些妄图拿到
“一城一策”这个令箭,探底管控“红线”的城市,各家还是要守调控的基调不变,稳住市场。
这不,即便刚过完节,发改委跟到表态,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都必须坚持
“房住不炒”这个定位不能动摇。
注意了,这里也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跟“降价”相关的字词。
对喽,这里好像还说漏了一条——也是在五·一节前,各地传出即将出台新一轮的调控细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条就是“未来3年房价涨幅不超过5%”。
由此可见,只要还在强调调控,就说明不管是价格还是市场行情都还处于
“上扬”态势,其余的变化不过都是市场在回归理性途中的小打小闹。
历史是最好的证明,尤其是成都这座被多次点名的城市!
根据
2017
年成都市发布的中优”规划优化方案,今后
以五环路为界,共
1264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都将按照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
优空间
、优方式的规划思路,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其中,除首次明确提出将降低容积率
(
核心区住宅基准容积率最高不超过
2.5
,一般区地区不超过
2.0
,特别地区不超过
1.5)
外
,
还有临历史文化片区、公园周边、环城生态区等地块
50
米以内建筑高度应不超过
24
米的规定。
此后,据老白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各类新上市的住宅用地,容积率大多数都被限定在了不超过
2.0
的范畴之内。
容积率不超过
2.0
意味着啥子?
(原来几乎大部分的别墅产品,容积率都在1.0)
容积率越低,意味着产品的档次也在提升,意味着曾经的刚需密集型小区将成为历史。
以后出现在这些土地上的,不是洋房,就是小高层,或者就是少之又少的高低配
(如果不是因为别墅用地现在基本上也是不咋个批的了,估计还会有大批的别墅。)
等典型性的低容积率住宅。
都说一分价钱一分货
这些道理,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也得到了一一证实。
与之同时发生的,还有中心城区越来越少的可供开发用地。
这些因素相互累加后的结果,就是成都的房子真心炒不动了!
为啥?因为价格太贵了!
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在各类住房保障体系的辅助下,
市场的自我调节,
正在让住房慢慢回归到居住属性这条正道上。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多少还是误伤了不少真正有需求的普通刚改一族。)
也算是间接助推了这些年,各级三令五申提出的调控目标的达成
——房住不炒。
综上所述,这种情况下,如果单凭短时间内的个别现象,动不动就来唱衰整个市场,老白除了送你一句想多了,真的也找不到其它更好的话了。
(冷暖播报数据来源:购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