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马红漫
著名财经主持人、独立财经观察员马红漫博士的自媒体平台,每天十分钟解读财经热点,让你看透财经本质,助你实现财务自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澄江  ·  2025赛季,云南玉昆主场套票怎么买?预告来了→ ·  22 小时前  
掌上澄江  ·  2025赛季,云南玉昆主场套票怎么买?预告来了→ ·  22 小时前  
晨光里的今天  ·  谁懂高速陪跑搭子的含金量 ·  2 天前  
晨光里的今天  ·  谁懂高速陪跑搭子的含金量 ·  2 天前  
苏州园区公安微警务  ·  我们这一年丨唯亭派出所 ·  2 天前  
平湖万州  ·  再次受伤,谷爱凌宣布:退出 ·  4 天前  
平湖万州  ·  再次受伤,谷爱凌宣布:退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马红漫

崔永元深夜曝光了他,这次我却看哭了

财经马红漫  · 公众号  ·  · 2018-08-24 09:01

正文

衷肠不负,初心不改。

8月8日深夜,

崔永元发文:

“我家铲屎官特别烦坏人,

因为他采访过许多好人,

这就是个好人。”

小崔说的这个好人是谁?

丁大卫。

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家庭,

曾就读于著名的威廉玛莉大学,

出于对中文的迷恋,

到北大进修中国古典文学,

回国后,

获得了古典文学硕士学位。

就在读大学的这几年里,

大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想做一名教师。”

去哪里教书呢?

“想去一个特别需要老师的地方。”

有一天,

大卫翻阅《经济学家》杂志时,

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

“全球基础教育排名,中国排在倒数第二。”

大卫的眼睛一下亮了,

“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

而我学的外语恰好是中文,

那我干脆就去中国好了。”

1994年,

他独自来到中国广东珠海,

在恩溢国际学校当英语教师,

校长给他开工资:

“一个月3000块。”

大卫跑去问其他老师:

“你们一个月拿多少?”

“一千多一点。”

大卫立马跑去找校长,

“我不要这么多,

我要跟其他老师一个待遇。”

校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确定?”

大卫又去宿舍转了一圈。

他发现自己宿舍有空调和洗衣机,

而其他老师的宿舍都没有。

于是他又跑去找校长:

“我要住跟他们一样的宿舍。”

校长急了:

“你是外教,待遇应该好一些。”

大卫也急了:

“不,我要跟他们一样。”

两人越说越激动,

差点打了起来。

在恩溢教了几年英语后,

由于表现出色,

大卫当上了校长。

当了校长后,

他搞了一次英语教师的招聘,

最后录取了6个人。

录取后大卫发现:

这6个人,竟然5个都来自西北。

当晚,大卫就失眠了。

“西北地区的教育很落后,

很多好老师又出来找工作了,

那西北的教育不是更差了吗?”

第二天大卫就决定:

“我要辞职,去西北。”

其他教师都劝他:

“留在珠海吧。”

大卫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老师,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大卫开始向“西北”广投简历,

在简历“爱好”一栏中,

他竟然填写了:

“为人民服务。”

简历投出没多久,

大卫就收到了十几封邀请函,

比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但大卫最后选择了西北民族学院。

朋友问:

“为什么选这个条件不好的学校?”

大卫的理由无比简单:

“因为这里的大部分学生。

毕业后要回民族地区当老师,

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

主持人崔永元这样套他的话:

“你怎么跟人家介绍的?

你说我是丁大卫,

我是教小学的一个老师,

现在准备到你们大学来教教课。”

没想到他老实回答:

“跟这个差不多。”

更有意思的是,

他又因工资问题,

跟新学校又发生了矛盾。

学校给他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人民币,

他主动要求工资降到900元,

学校一再坚持给他1000元。

可他还是觉得4位数太高,

最后,学校给他降到每月950元。

其实之前他在恩溢国际学校,

也是因为同样这个原因,

才跟校长打架的,

校长想给他最好的待遇,

让他住带空调的房子,

可他却死活不肯。

他笑着述说这段好笑的经历,

但现场却变得越来越沉默,

崔永元也皱起了眉头……

崔永元忍不住问:

“950够不够?”

他说:

“三四百就够了,

吃饭的钱,

还有买邮票,

给我妈妈爸爸写信,

打几个电话就这么多了,

我也不喝酒不抽烟。”

简朴的语言,

触动了现场所有人的灵魂。

让人更为震撼的是下面这一幕,

编导特地让他带来全部家当:

一个普通的帆布桶包,

里面装的是他在中国6年,

所积累下的全部财富。

崔永元让他一一展示,

他打开包后,

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一顶来自他家乡棒球队的队帽。

一本相册。

里面是他亲人朋友,

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一个用精致相框,

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

可惜相框玻璃被压碎了…

几件生活必需品:

牙刷、剃须刀、口杯……

两套换洗衣服,

其中一件是军装。

那是他爸爸40年前当兵穿过的,

他骄傲地展示说:

“还是挺漂亮的!”

一双未洗的运动鞋。

他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

因为这个比较臭。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这面中国国旗被打开时,

诺大的演播厅顿时鸦雀无声…

崔永元问他:

“为什么你会经常带它在身边?”

他说:

“一看到它,

就可以提醒自己不是在美国,

要多说美丽的中文,

要吃中国饭,

有人到他房间看到五星红旗,

也能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

五星红旗可以让他时刻告诫自己:

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

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崔永元问:

“为什么生活得那么朴素。”

他风趣地说自己不朴素:

“你看我现在本来在兰州的,

坐着飞机就来到了北京,

我觉得这个不太朴素了,

坐飞机,住宾馆,

还有他们请我吃饭,

你们中央电视台够热情了。”

崔永元说他很像雷锋,

他说:

“我有两只手,我有力量,

我有时间,我有能力,

我就可以帮助别人了,

不是雷锋,也不是美国教育,

凭良心做事就是最普通的道理,

这个世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并做得到。

我父母也是那样教育我的。”

节目快结束时,

崔永元问他,

有没有听过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他,

他笑着说没怎么听过。

于是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

一个孩子大喊:

“大卫我好怕你啊!

他很严肃,很严肃。 ”

还有学生怪他,

说他胡子那么多还不结婚,

是不是不喜欢女人。

就在大家都以为,

他是个不受学生喜欢的坏老师时,

没想到他的同事和学生们,

开始道出背后的真相。

有学生说,他的确很严肃,

可他的严肃却不是严厉,

而是当你做错事后,

对你感到失望,

让你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犯罪感。

有同事说,

他之所以单身,

是因为学校就是他的老婆,

学生就是他的孩子,

他每天都不辞辛劳,忘我地工作。

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是:

他教过的学生们,

一个个争着抢到跑镜头前流着泪喊:

“大卫我们好想你啊!

你快点回来给我们上课啊!”

大卫不敢看大屏幕,

他低下头,红了眼睛。

一个美国人,

却在中国,

收获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实话实说》播出后反响热烈,

他成了人们崇拜的英雄,

各种邀请铺天盖地袭来,

可我们却很难在电视上再看到他。

因为他没有去星光熠熠的舞台捞金,

更没有去薪水更高环境更好的学校,

而是去了一个被评为地球上,

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

条件极端艰苦,

令当地人绝望的甘肃省东乡县。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信息,

东乡族是全国成人文盲率最高的民族,

于是,

他来到了这里。

他想为中国教育出力,

雪中送炭,

他一直坚信,

当老师,

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去了东乡任教后,

他再也不领一分钱工资了。

他用自己不多的积蓄,

过着这样的生活:

家仅仅13平方米,

没有暖气、电视、

没有洗衣机、马桶,

平时吃饭以不饿死为标准,

身高1米93的他,

睡在小小的床上,

大脚的他,

买不到43码的袜子和鞋子,

到了冬天,

海拔2600米的东乡冷到渗人,

被子盖不住脚,

他咬牙忍受,

他笑着说这样也好,

脚臭鼻子闻不到了。

生活苦点倒没什么,

最让他苦恼的是,

他那张外国人的脸,

让他总是遭受人们异样的目光,

也让他遭遇了许多不公的事情。

外出坐汽车时经常被司机,

以高出票价一倍的价钱要价,

他说自己是穷人,

是乡村教师,

可怎么解释别人也不信。

尽管如此他却始终没有逃离东乡,

仍然穿着一双破旧的烂鞋,

为东乡教育事业四处奔波,

他会为学校不合理的电价,

去和电力局理论,

会为一个语言功能有障碍的孩子,

联系聋哑学校和赞助人,

会义务为双语教学项目培训老师翻译资料,

……

衷肠不负,

初心不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