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烂的电影和太好的电影都没什么可写的,太烂的电影,除了骂你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写它,因为它各处都是烂。而太好的电影,除了一个劲儿的夸好,你真的不好写出什么,因为各个地方都那么好。所以,想给《摔跤吧,爸爸》写点什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就不像那么多人一样再不停的夸它好了,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拿到《摔跤吧,爸爸》这个题材,你会怎么写?
一、《摔跤吧,爸爸》故事脉络
我们把《摔跤吧,爸爸》的故事线简单的捋出来:
1.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经是全国摔跤冠军,退役之后,他仍然有一颗摔跤冠军的梦。他想将来让自己的儿子拿国际摔跤冠军,可是事与愿违,他老婆接连生下了四个女儿。
2.没有儿子,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确定不能实现自己的摔跤冠军梦了,正当他要放弃的时候,偶然发现两个女儿有摔跤天分,他惊喜万分,决定培养女儿当摔跤手。
3.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对两个年少的女儿展开的魔鬼训练,两个女儿一开始惮于父亲的权威不敢反抗,后来实在承受不了身体上的痛苦和外人的嘲笑,于是决定反抗,消极训练。直到有一天,他们去参加了一个14岁女孩的婚礼,他们被这个女孩的言语所打动,这个女孩说她希望有他们那样的一个爸爸,这样的话她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必14岁就嫁人。两个女儿此时意识到爸爸让自己当摔跤手,其实可以让他们自己掌控命运。两个女儿开始主动积极训练。
4.经过严酷的训练之后,大女儿吉塔在当地拿了很多奖牌,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
5.两个女儿长大成人,在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指导下,大女儿吉塔摘得了全国摔跤冠军。此时,吉塔提出要进入国家体育学院,接受国家级的训练,以便登上国际赛场。
6.体育学院的教练有自己训练方式,这和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并不一样,吉塔认为教练训练方式更先进,回家后她还教村里的孩子如何用更先进的技巧摔跤,不料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并不认同,父女在训练方式上存在很大分歧,最后父亲与女儿摔跤,以此来证明各自的理念,父亲败给女儿,吉塔更加确信自己的训练方式是先进的。而父亲对女儿的这种做法则非常担心。
7.吉塔运用学院教练的技巧,却在大赛中连连失利,而与此同时,二女儿巴比塔按照父亲的训练方式,取得了全国冠军。巴比塔也去了吉塔所在的学校接受系统训练。吉塔非常伤心,她意识到爸爸讲的是对的,并在电话中和父亲道歉。
8.距离英联邦摔跤比赛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为了确保女儿在大赛中能够取得好成绩,前往吉塔所在的城市,去指导吉塔训练。
9.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插手两个女儿的训练,被吉塔的教练发现,学校决定要开除吉塔和巴比塔,在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一再求情下,学校同意然他们两个继续留在学校,但是不准他们走出校门,也不准哈维亚·辛格·珀尕踏进校门。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不得不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在电话里指导吉塔训练。因为接受了爸爸的训练,吉塔成功进入决赛,但是赛后吉塔对着媒体说这是爸爸的功劳,这引起了教练的不满。
10.在决赛要进行的时候,教练安排人把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锁在了一个房间里,以免他影响比赛。吉塔几乎要丢掉比赛,在关键时刻想起了爸爸指导他的话,在最后几秒的时候赢得了比赛。吉塔取得了英联邦摔跤比赛冠军,成为印度第一位获得摔跤女冠军的运动员。赛场上,吉塔,巴比塔和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相拥而泣。
二、故事是如何发展的
故事是这样发展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为了实现自己的摔跤冠军梦,把女儿吉塔一步步培养成英联邦摔跤比赛冠军。
故事的发起点:哈维亚·辛格·珀尕的摔跤冠军梦
故事第一部分:少年时的吉塔和巴比塔练习摔跤,吉塔取得当地的摔跤冠军。
障碍:吉塔、巴比塔心里的抵触,世人的嘲笑。
故事第二部分:成年后的吉塔一步步拿到英联邦摔跤比赛冠军
障碍:体育学院教练的训练理念和哈维亚·辛格·珀尕理念的冲突。
也就是说,故事的第一部分,主要靠两个女儿的心理抵触和世人的嘲笑来制造障碍,第二部分主要靠教练来制造障碍。
三、还可以怎样
我们把现在的故事忘掉,只给你一个题目,一个女孩如何克服重重障碍一步步成为摔跤冠军的。你会怎么写?可以有哪种方式?
先做一下思考。咱们再重新聊回故事。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为了实现自己的摔跤冠军梦,而让两个女儿从小开始练习摔跤。如果仅从这一点上看,这给人的感觉是,这是一个自私的父亲,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没有必要牺牲自己的生活来实现父亲理想。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妻子曾经直接对丈夫说出了这个观点。
我们给故事换个故事背景,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印度这样男女极度不平等的社会,如果两个女儿都有自己的爱好,作为父亲强制让女儿练习摔跤,即便他们获得世界冠军,为国争了光,如果他们自己并不快乐,并不沉浸其中。
那么,这种做法就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除非到了国难当头的时刻,可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否则,这样的父母就是打着爱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通过洗脑,来让子女心甘情愿的沦为自己实现理想的工具。
因为本故事发生在印度,这里女人面临的境遇非常糟糕,所以当故事的发起点:“让女儿实现自己的摔跤冠军梦”和另外一点:“让女儿摆脱印度传统女人的命运”这两个点重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说让女儿实现自己摔跤冠军梦的同时,也是让女儿在男女极度不平等的社会里拥有主动权和选择权。所以,正是这两点的重合,巧合性的避开了“女儿成为父亲实现理想的工具”这一个错误的价值观的问题。
当同龄女孩面对年少的吉塔和巴比塔对于他们父亲的埋怨时,她说,她反而希望有这样残酷的爸爸,这样她就可以自己掌控命运。这一番话,让两个女儿明白了父亲的深刻用意。但是,当吉塔拿到全国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把奖牌挂在墙上时,他的侄子说,叔叔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而不是吉塔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说,不,拿到国际冠军才算实现他的梦想。到了这里,你又发现,父亲所有为女儿的好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印度能够拿上摔跤冠军金牌。只不过是,刚好赶上,两个女儿因此而摆脱了印度传统女人的命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摔跤吧,爸爸》就是以父亲的视角来讲故事,父亲如何把女儿培养成摔跤冠军。所以,故事开篇就是以侄子的口吻讲他叔叔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有一个摔跤冠军梦,故事中间部分吉塔拿来全国冠军奖牌,父亲又说他的梦想是世界冠军,故事结尾,镜头还是给到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特写,落泪,接过金牌挂到女儿吉塔的脖子上。还是呼应了开头,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只是幸运的是,他的梦想和女儿的梦想是一个梦想,略为遗憾的是故事没有去强调女儿的梦想,而一直在说爸爸的梦想。
《摔跤吧,爸爸》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在这里,我们先不必拘泥于现实中的情况,为了增强戏剧性,看看还可以怎么来写这个故事。
1.《摔跤吧,女孩》
《摔跤吧,爸爸》主角是爸爸,是讲爸爸如何把女儿培养成英联邦摔跤比赛冠军的。可是,故事正因为把爸爸当主角,你会发现两个女儿的角色都偏弱,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为方式,都没有让你眼前一亮,让你满腔热血的设置。这不免让人想起当年的日剧《排球女将》,小鹿纯子努力的画面,自己喊着加油的口号,你真的为她感到高兴,被她感动。那么,在这里,我们增强吉塔的性格特质,以她的视角来讲故事呢?
这个故事就变成了《摔跤吧,女孩》 :
吉塔自小就是一个跟人不一样的女孩,非常阳光,积极上进,她亲眼看到亲戚生下了女孩却活活把她淹死,她看到不到十岁的女孩就嫁给男人做童养媳,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她造成极大的冲击,她不想过这样的人生,可是身边人都劝她认命,然而小小年纪的她却一点都不想妥协。她发现她的爱好摔跤,可以帮她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可以摆脱传统女性的命运。就这样她开始了对摔跤冠军梦的追求,家庭贫困的她,身体看上去并不健壮,她四处拜师学艺,遭到很多人的嘲笑,甚至家里人以她参加摔跤为耻。后来,经过一番曲折他遇到了和她怀有同样梦想的女教练,女教练认为她是一个天生摔跤手,对她展开了残酷的训练。最终,吉塔拿到了摔跤冠军,她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把“爸爸”的角色去掉了,着力表现吉塔一个弱女子和一个强大的男女不平等的印度社会的对抗,加强吉塔的性格特点,她是一个含着泪也要训练完的女子,她是宁愿死在训练场上也不想早早嫁人的女子。这是一个典型的女性励志的故事。
2.《摔跤吧,爸爸》新版
上面的故事,我们把“爸爸”的角色去掉了,这样跟现实中的情况就不符了。我们仍然可以保留“爸爸”的角色,在原电影的基础上做一下调整,把“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冠军梦想而培养女儿”,这个点改掉,把“爸爸”改主动为被动,把女儿改被动为主动。
吉塔自小体弱多病,但是她很小就对摔跤表现出极大兴趣。爸爸是退役的摔跤冠军,平日里总是在村子里训练男孩子摔跤,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吉塔非要学摔跤,爸爸则认为她应该像其他传统女孩一样,学习做饭的手艺,早早嫁人。吉塔偷偷练习摔跤,后来竟然打败了爸爸一直看好的男弟子。爸爸又惊又喜,吉塔讲起来了自己的苦衷,她不想像她的表妹一样十几岁就嫁人,她要掌控自己的命运。爸爸被吉塔感动,他开始对吉塔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最终,经过一番曲折,吉塔取得了英联邦摔跤比赛冠军,从此她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这样改的好处是:爸爸帮助女儿实现女儿的梦想,而不是女儿来实现爸爸的梦想。
3.重新设置障碍
当吉塔成年后,她取得了全国摔跤赛冠军,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此时吉塔夺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体育学院的教练。故事的冲突主要是,教练与爸爸训练理念的冲突。
这个障碍的设置并不是唯一,仍然可以设计出其他的阻碍吉塔夺冠的方式。这个问题,可以留给有兴趣的读者思考。
吉塔夺冠所面临的障碍,可以来自多个方面:
1.来自竞争对手。
2.来自舆论压力。
3.来自意外到来的事件,比如车祸,受伤。
4.来自吉塔自己。吉塔自身有一个致命弱点,每到大赛她都会暴露出来,爸爸必须帮她克服这个弱点。
5.来自坏心眼的同行。
6.来自……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想,其实可以重新设计,可以有不同但同样精彩的方式。
四、问题
以上我提供的方案,仅供参考,相信很多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在这里提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写《摔跤吧,爸爸》这个题材?
2.假如你选一个国内的运动员来写成体育励志电影,你会写谁,你会怎么写?
本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刘开建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编剧帮及作者信息、并保留此版权信息,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刘开建(新浪微博@编剧刘开建)
编剧帮专栏作者,男,专注于轻喜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