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烦恼,不过是过眼云烟。”
此刻,我们在苏州的吉金堂,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手艺人顾建刚说道,起身洒了一点香在桌台上的博山炉里,慢慢地,香气袅袅升起,底座的水汽蒸腾而起,宛如仙境。
➊
吉金堂创始人顾建刚
➋
小博山
熏炉
这个炉子样貌非凡,盖子上群山环抱,各色飞禽走兽正在窥探其中,怪不得取了道家仙山之名
──
博山。
在这云烟缭绕、香气沁人的时刻,我突然有点明白:学会看淡烦恼,才能心有静气。
▲ 朝冠耳狮钮熏炉
低调是器物的心,更是为人的本分
顾建刚以前是位编辑,几年前去朋友家,看见一只宣德炉。“我一下子被那种线条的流畅、造型的简约给吸引了,自己能不能做?”
什么是宣德炉?其实就是铜炉。很多人一听到铜炉,都会想到笨笨重重的青铜器。不过宣德炉是黄铜做的。
▲ 桥耳炉
明朝宣德年间,暹罗国,也就是今天的泰国,进贡了数万斤黄铜。要知道那时候,黄铜是拿来铸钱币的。
谁料皇上大手一挥,拿来炼炉器吧。市面上一斤铜要炼六次,粹成八两,皇上又大手一挥,炼他个十二次,一斤只要最精华的四两。
正是那时候的精益求精,才有了铜炉的巅峰之作:宣德炉。就像景泰蓝一样,工艺上最顶尖的时代成了这种器物的名称。人们不再叫铜炉为铜炉,而是宣德炉。
➊
小冲耳四方鼎
➋ 象首炉
这几年下来,陆陆续续也有明星名人、机构特地来找顾建刚做炉,但他总是很低调,淡淡地说了句,“人家找到我们做的炉,是一种鼓励和肯定。”
去年台北故宫南院新馆复原一个明代茶室,就找到了顾建刚,挑了一只冲天耳炉作为其中陈设。
➊
冲天耳炉
➋
冲耳炉
冲天耳炉,乳炉经典,双耳朝天,在古代象征着与上天沟通,是皇室用品。
顾建刚说,冲天耳炉是最简单的基本款,却是造型排名第一,想做得好也是非常难。“越简单,越难做。”
➊
➋
雪花金冲耳炉
简单的美,往往是极致的难
在顾建刚看来,宣德炉有一种简单的美,但要达到这种美,要经历极致的难。
宣德炉追求是线条、造型的简单极致,色泽的单纯却富于变化。
造型要好看,那么设计要好。色泽要漂亮,火候要好、要养护得好。
▲ 迷你狮首
宣德炉制作用的工艺叫失蜡法。先是用蜡雕刻出一个样子,再涂上五六层防火材料,然后再放进溶液里加热。
这时候蜡会随着高温慢慢溶化,溢出,这个模子变成一个中空薄壳,再浇铸冶炼好的铜水。等冷却后,再将薄壳敲碎,成了铜胎。
➊
修熏炉蜡模
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