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永煤违约后,以山西煤企为代表的过剩产能债成交价格均大幅跳水,估值一路上行。随着山西煤企重组方案逐步成型,原本最小的山煤有了焦煤加持,债务负担最重的同煤则有了晋能和晋煤的绑定,而被分解得四分五裂的阳煤仅剩下了新材料业务,较优质的煤矿和化工业务均被划出,而债务却尚未见到明确拆分计划,引发投资者担忧,成交价格一路下行。
其实笔者一直想不通,为何在两年期的同煤尚能成交在80元左右时,同样两年的阳煤则成交在65元。单论基本面,只能说纯靠自己二者均已经无法覆盖短期债券的刚兑,均需政府协调与银行再融资的支持,那么在这一逻辑下,山西煤企一损俱损,何来如此大的价差?
4月9日,14家金融机构与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带领的能源类省属企业负责人沟通,探讨改革重组后融资路径。这一会议对山西信仰的恢复有较为直接作用,阳煤相关发言记录如下:
公司既有加新增产能约一亿吨,保留8000万吨产能作为转型新材料的资产支持;去年新材料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2%,今年预计突破15%。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布局碳基原料,十三五期间布局气凝胶、石墨烯。以5g开采、功能型材料、储能型材料(钠离子)、气凝胶、石墨烯新材料、镁铝合金、大数据产业物联网七项业务作为支撑。
公司现有债务1471亿元,银行贷款占50%,债券占37%。下一步将开放股权融资等融资渠道,严格控制债务规模,超前安排资金兑付计划,压缩一切开支,保证缓解债务兑付危险。
公司将参与山西
资产战略整合,但保持
以下
几点不变:
战略方向目标不变;
以煤为基转型发展的核心资产规模不变;
重组过程中遵循市场化法治化,
债务与资产匹配;
重组过程中,重组方优先支付短期负债缓解被重组方兑付压力;
资产安全有保障。
阳泉煤业8000万吨的煤炭产能,一个月能够挣10-15亿元。现在行情下吨煤的毛利能达到100元/吨。去年全年煤炭综合均价是340元/吨左右,今年是435元/吨,吨煤售价增加将近100元/吨,能够增加的煤炭毛利在80元/吨左右。此外,公司化工产品、铝产品的售价也很乐观,每个月付完利息之后还可以剩10-15亿元。
随着重组推进与山西煤企的集体发声,今日的阳煤价格有所抬头,剩余期限半年的短融成交在94元,剩余期限1.93年的20阳煤MTN002价格则到了71.5元,较此前成交上涨4.4元。
图源:DM终端-深度F9-历史成交
同煤、晋煤、晋能的历史成交均可在DM终端上查看,此处不一一进行分析,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