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羽墨
我通过我的灵魂及肉体得知,我之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追逐财富,体味厌恶,并堕入精神的无底深渊,陷入自戕的心绪,然后才能体验到神恩,才能沉入酣睡,并面目一新地再度觉醒。我要先成为无知的愚人,然后才能发现自我中永恒的神祗,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我要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不再以某种欲望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来与之比拟。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
曾获过大奖的韩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有着浓厚的宗教轮回色彩,至今印象深刻。故事发生在一座幽僻、依山傍水的古庙里,影片围绕四季中的春夏秋冬来喻意人的一生:幼年时的少不更事,青年时的荒嬉笑闹,中年时的修养和渐,老年时的人格圆成。
剧中人物对话纡徐平淡,内容看似不艰深,实际上导演却用意深酌,细思禅味玄深:我们生来原罪深重,人性本来的恶欲痴,贪嗔恨,每一刻的欲念丛生,不断犯错与涤罪。从与自己的反复对峙、和解,再到试图解脱与救赎,影片涵贯了人生哲学与佛学的典籍,但哲学禅意原本一家,无法细分。
影片开始,随着一扇无墙的木门缓缓打开,犹如不经意间走入一幅山水禅寂的写意水墨画,景色清幽似潜入肌骨:一潭静穆的湖水,一艘搁浅的小木船,一棵几百年的老树依然葳蕤苍郁,古老的庙宇僧房屹立在湖水中央,庙宇背后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脉,远山如墨,近山青翠,半山腰有缕缕的雾霭缭绕,远离浮荡扰攘的尘氛,此处天高地迥、空冥幽远,实乃勿予世扰、神之所往的好去处。想起一句诗: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日升月落,冬逝春来。不见人世烦忧,但有万物鲜活。庙宇中始终生灵不断:鸡,狗,猫,蛇,蛙、鲤鱼……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依赖,四季的轮回,看似是一部对话甚少、安静的片子,然就像是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的湖水一样,底部却暗潮汹涌。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寺庙里的和尚,犯了杀戒、色戒等,期间因为爱人背叛而杀人被警察带走坐了多年监牢,重新返回的他,已是中年……但正如圣经里的耶稣说过的那句话: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错的走上前来……
春天:生
小和尚与老和尚栖守在一方寺庙里,每天上山采药、念经、做佛事功课,木鱼声声,日子过得素朴安谧。天真未泯的小和尚自小性情顽劣,某天出去玩耍,把青蛙、小鱼和小蛇用绳子绑起来,一端是小石头,看着它们因为身体被缚无法行动而痛苦挣扎,小和尚乐的哈哈大笑。这一切都被老和尚看在眼里,但他并无上前阻止。他在小和尚睡着时,也用绳子把他绑起来,背后是块石头,使其亲身体会受虐生灵的痛苦。
小和尚醒来,央求师父:我身上有块石头,能帮我拿掉么?
你觉得很难受么?站起来,走一圈。
小和尚走两步跌倒了:我走不动,石头太重了。
那小鱼、蛇和青蛙觉得重么?
我知道错了,师父。
去帮它们解开绳子,那我就帮你解下来。但如果它们死了,在你今后的生命里,心中都会背负着这颗石头的。
待小和尚找到它们,除了青蛙,蛇和小鱼因为绑的太紧无法呼吸已经死了。身后背着沉重的石头感同身受的小和尚难过的嚎啕大哭,老和尚一直在身后默默的看着它。
佛家提倡众生平等,不单是指人,还包括尘间草木瓦石及世上一切生物,无论胎生、卵生等。万物皆有灵,一切众生好生恶死,人虽是万物之灵长,也许在智力等很多方面优于其他生物,但却常用残忍手段去杀害弱小生命作为碗里羹。鸟血惹人怜,鱼伤无人问,虽然它们中大多数都不会发声悲泣,然而对生的希求及死的恐惧的种种感受与人类是相同的。
老和尚寓身于教,以此引导小和尚的涤罪意识:自己造下的罪业,自己来承受。佛家子弟要对天地万物常怀恻隐之心,以仁爱宽厚慈悲的胸怀对待世间万物,非如此,必然要身背羁累堕入苦海。
夏天:长
时光荏苒,几年过去了,小和尚出落为一个俊秀挺拔的少年。在鸟鸣蝉啾的山脚下,他看着两条纠缠在一起的交配媾合的蛇,心里忽然萌发出一种躁动不安的情愫。
不久,寺庙里来了两个人,一个中年妇女送来一个患病的妙龄少女,要她在此寺庙里修生养静一段时间。情窦初开、青春期的少年和尚对这个柔弱的少女诱发了浓厚的痴恋,他用藤萝为她遮雨,带她划船,为她抓鱼。从不小心推门看到正在换衣服的少女,从未见过女性肉体的懵懂的少僧一下子怔住。到看到在凉席上熟睡的少女,为她拿一床被子盖上,抑止不住对异性身体强大好奇及窥觊心的他终于忍不住伸进被子里抚摸了少女的胸部,少女醒来,给了他一个耳光。
见识过少女柔美的身体,却始终无法近前的少僧自此每晚都躁动不安、辗转难眠。此时的他还是有自审意识的,每每跪在佛前求恕罪过,尽管手里敲着木鱼,但再也不是从前的声声平缓……
某一日,少女掉进了湖里,和尚把她拉上船,看着少女穿着湿漉漉的白裙子,浸润出美好身材曲线的少年和尚心念大乱,他再也控制不住一直被压制着的欲望的火焰,在那个山脚下的清溪边,少僧初尝禁果,犯下了色戒。情欲如同猛兽,一旦出笼便获得自由,肆无忌惮。炙热的炎炎夏日里,一对赤裸裸的男女一次又一次情欲勃发的撞击,打破古寺的宁静。性爱对于相恋的男女来说,本是正常结合。然而对于已皈依佛门的和尚来说,这身份如同戴着一层无形的枷锁,沉溺于缠绵悱恻的男女情爱中的他早已将出家人的清规戒律抛掷于脑后。
也许是因了爱情的力量,此时少女的疾病无缘无故全部好了。然,动心起念,用其深处终至患。某一晚,两个人趁老和尚睡着,偷偷划船出去,在深夜里的木船上又一次疯狂的行男女之欢。天亮时,起床的老和尚发现两个不着寸缕的人相拥着在船上熟睡着。之后老和尚要赶走少女,希望少年和尚从此收摄心性,却欲清修。并提醒他:淫欲唤醒占有的欲望,会招引来杀身之祸。
欣喜欢爱处,始藏烦恼。载着少女的船渐渐离去,披覆着情枷爱锁的和尚跪在佛前痛苦的哭泣。夜晚,他辗转反侧,天未亮便起身,对师父充满无比怨恨的他决绝离开,去寻找他的爱人。临走时还带走了师父敬奉的、每日擦拭无数遍的佛像。
秋天:收
物候节序,季节更移,又是很多年过去了。在那个山青水绿与悠晃的尘世隔绝的寺庙里,年迈的老和尚已是眉霜鬓雪。
某天,外出化缘归来的老和尚,打开用报纸包着的食物,无意中发现了报纸上的通辑令,在通辑犯一栏上印着少年和尚的头像,不,已是青年。原来与他结婚的那个少女因为和别的男人通奸,青年和尚一怒之下杀了那个男人,他又犯了杀戒。老和尚叹了一口气,深知他别无去处,一定会逃回来,当晚就着灯烛缝好了青年和尚破旧的百衲衣。
第二天,一直坐在门口等待的老和尚果然看到青年和尚回来了。从尘世归来的他怒气冲天,面露暴戾杀戮之气,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一尘不染的少年。
老和尚不愠不怪:俗世对你已经苦不堪言了么?
青年和尚执拗不悟:难道你看不出我的痛苦么?爱是我唯一的罪恶,我只想要她,她却跟别的男人跑了。怎么会这样,她说她只爱我一个,我再也受不了了,那个贱人。老和尚只是平静的说:尘世间的事一向是这样。但有时我们必须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喜欢的别人也喜欢。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耳。佛说执念:执念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念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念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爱人背叛,经历内心百般折磨的痛苦煎熬,被执念所锢的青年和尚似乎已被世间爱恨情仇的纠缠完全击溃了,他觉得活着已了无生趣,在欲自杀时被老和尚救下。老和尚抽了他几鞭子,绑他在房梁上。事后,思省醒悟的青年和尚剃下自己的头发,重新穿上了出家人的百衲衣。
老和尚用毛笔在地上写上整篇的般若波罗密心经,命他用刀子刻下来戒骄祛躁:“当你每刻一个字,心中的愤怒就会减少一分。”以此来拂郁他心中的不平之气及修持他的愤怒。青年和尚捡起那把杀过人的刀子,开始一笔一划刻起来。之后,刻了一夜佛经满手鲜血的他,在凌晨青色的天光里躺在地上沉沉地睡过去了。第二天天亮,即被警察带走。
老和尚站在岸边挥手道别,依恋不舍的看着船上重珈在身的爱徒。执桨的警察发现湖水中的船一直盘旋着不走,直到青年和尚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老和尚,船才开始正常行进(能让船定住不走,说明老和尚原本也是世外高人)。青年和尚似乎对此并无留恋,大概是觉得时日还长,路遥不须愁日暮。对于老和尚来说却白驹过隙,一生一须臾,如此短暂如斯,就要过去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残灯落照。此去一别,老和尚仿佛一下子苍老许多,他心似寒灰,遁意已去,脱下自己的外衣和鞋子,叠好放于蒲团上,然后上船、点火、自焚、闭溺、涅槃、寂灭……老和尚为何要自戕?大概是痛切于自己对徒弟的身教不慎,他宽容了徒弟所犯下的罪孽,但却未原谅自己,人最难过的总是自己的这一关。
冬天:藏
天地肃穆俱寂,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层。在一个飘着雪花、冷冻的风寒天,刑满释放的和尚再度归来,此时的他已是中年人了。在浊世间弯弯绕绕,被尘事折伏了的他又重新回归到这个童年生长的地方――他心里永远的家。
时间的流逝是平等赋予每个人的疗慰,也是救赎。湖、山、水、船、庙,包括他临走前刻在门前地上的忏悔经,在永恒中,一切都在,一切也都在等待着他的归来。和尚眼神清澈平静,远远的对着庙门双手合十,一脸虔敬。打开僧房,一条蛇盘据在老和尚放在蒲盘上的百衲衣里。他打扫了已是落满灰尘的房间,擦拭了佛像。凿开了被冰封在湖面上的船只,取出老和尚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在湖面上凿了个取水喝的洞,用一块巨大的冰刻了佛陀的头像,再将舍利子放进去。桌上还留有一本陈旧、页面发黄的武功秘籍,老和尚早就知道他还会重新回到这个地方。
每天,当晨曦的第一道光破晓而出,他便起床练功、念经或打坐。心心入空,念念归静。收拾精神归一处,这是年轻的时候绝难做到的。古文讲出世:“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个人理解:出世亦如遁世,想要隐遁而求澹泊宁静之人,必须先去领略世间的纷纭境、浓艳场,尝尽人间百味,否则无以超然物外,更无以按捺单独的空寂落寞。
曾翻过几本经书,总是读不下。并非因为它的幽深玄奥,而是觉得它的教义核心所提倡的不仅束缚情性,还有悖人伦,虽然它说大慈悲,但又说人应无欲无求,无悲无喜,乃至无生无灭……那可当真需要一颗如古墓般清凉的心,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绝难做到。
然,人在尘世几番辗转的爱欲苦痛、生死大厄,时而戴花时而披霜,时而极喜时而极悲,心就如同悬在半空中倍受鞭挞。他还想要什么?也许他只渴望拥有一颗平静、无有悲喜的心,这也是和尚最终的慧悟。佛经里说:当你意识到人生是“苦”了的时候,你才超脱了。和尚历经这个过程,最终觉悟,得以到达彼岸。那么,从“此岸”到“彼岸”,我们还要经历多少坎坷路途……
到这里,故事还未完。某天,一个蒙着面纱的女人抱着一个小男孩来到寺庙,央求和尚留下这个孩子。夜晚,和尚想撩起面纱看看她的真面目,女人握住他的手阻止了。在那个冬夜里,女人趁孩子熟睡,留下孩子一人走了。在走到结冰的湖面上时,不慎失足跌入和尚为取水所凿的冰洞里。我猜想她就是他的妻子,而孩子,实际上是她与他所杀掉的奸夫留下的孩子。早上孩子醒来,似乎有所感应,哭着爬向那个冰窟窿。和尚将他抱起来,之后将女人从冰层里捞出来,埋葬了她。
善与恶,痛苦与极乐,现世与永恒,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岂不是人生常态。生是苦行,亦是酷刑。和尚深知自身的业障还未完全消除,为了自赎,他抱着沉重的佛像,腰上绑定一块石头,在冰天雪地里,一步一滑,向山上爬去。最终把佛像留在了山顶上。自赎的方式当然是师父的教诲,他牢记在心:如果我们伤害了他人,将一生背负着沉重的石头。
电影从头到尾,师父都话语寥寥,甚至在他从寺庙逃走的那一晚,师父也是知道的,但从未对他有过多的引渡、释道或横加阻挠。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无可避免的必然。诚然,导师的引导固然重要,然真正参悟还需你去历经过后内心的觉醒,此无他巧,不过是时间与人心的自然历练。
一本书里这样写道:“在航行中,我曾经看到无数在大海中的岛屿,一个岛被风暴肆虐时,另一个岛上的人只能眼睁睁的眺望。只有等风暴平息后,才能登陆查看——人的内心也是如此。”想起年少的时候读书,只是读,大多不解其意。直至后来走过经过历过,忽忆起书里的那些话,陡然有了彻骨的理解:如被掌掴,如醍醐灌顶,个中深义,章章页页,段段节节,字字句句,历历如新――它们都印在脑子里。
春天:再生
轮回的重轭一年又一年,始即为终,终复为始,生生不息。在这座与尘世隔绝的寺庙里,生活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一手拨弄念珠,一手敲打木鱼。佛者只是拈花微笑,任什么都不语,缄默如明镜无台。
万物复苏,日渐和暖,杨柳依依,桃花灼灼,又一个春天来了。一个在小溪边玩耍的小和尚拿起小石头,把它塞到青蛙、小鱼的嘴巴里,看着它们痛苦的样子,乐不可支的哈哈大笑。
…………
我们在春天的旖旎里嬉逐,我们在夏天的暄晔里癫狂,我们蓬颗蔓草,迎风沐雨,漫山遍野,到处疯长。我们失去哭泣破碎,我们诅咒怒骂抗争,我们煎熬忍耐等待。我们混沌又迷茫,我们沉醉复醒彻。我们在秋天的荒漠里悲歌,我们在冬天的静穆里思索。我们果实熟硕,丰饶深刻,破壳收割,压榨浓缩。
一路涉过千山万水,最终在远足后的淡泊中,际遇一个全新的自己。我们睁开婴儿般的眼睛,开始谛视自己由蚕至蛹到蝶的涅槃,鉴照己心,惊见自身,生命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公众号ID:zyslmh_720
【公众号简介】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里有:古诗的文楼赋馆;散文的清阁谧宅;图卷的美构隽筑;哲理的高闳邃殿。等您来赏阅!
更多精彩文章,可以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