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战胜王楚钦!梁靖崑闯入决赛 ·  12 小时前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  战胜王楚钦!梁靖崑闯入决赛 ·  12 小时前  
青岛新闻网  ·  大破伊藤美诚! ·  昨天  
青岛新闻网  ·  大破伊藤美诚! ·  昨天  
保险一哥  ·  AI会取代百万保险代理人吗?请看deeps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石油美元、全球化和特朗普的选项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5-02-08 12:47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石油美元、全球化和特朗普的选项

来源:本文节选自《石油美元三部曲》,2024年12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1974 4 月,沙特阿拉伯和美国联合宣布,双方将扩大经济领域以及在满足沙特王国防御需求方面的合作。两个月后的 6 8 日,两国高官(基辛格和法赫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此正式签署《沙特阿拉伯—美国合作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声明内容见本 书附录)。《联合声明》就是至今仍被坊间传说的美国—沙特“牢不可破”“石油美元”“秘密”协议。在签署 50 年后的 2024 年,再度围绕 其内容引发了一轮关于“石油美元”传说的话题讨论。

之所以常被讹传、热炒,有两个根本原因。

一是讨论者没有见过声明的内容,虽然其并非保密级文件。 声明没有提及石油( oil ),也没有提及美元( dollar )。美国、沙特事后 50 多年的密切合作,的确以石油和美元为基础,该声明也的确是一个基础性文件,为后续具体的经济和军事(军售)合作确立了框架,但因此就拔高该声明的地位和重要性,则显然忽视了中东—美国间地缘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如作者在书中所述,美国在 1974 年前后,先后同包括伊朗、埃及等中东国家有过类似合作,甚至签署了同类合作协议,但中间关系中断、反目成仇的并非个案。在 1978 年之前,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合作方是伊朗,或者说伊朗至少是同沙特并列重要的美国合作方。唯一不同的是,沙特自 1974 年之后,虽然不时对美国有各种不满、抱怨,但其王室最终将沙—美合作关系维持至今。

《联合声明》是 1973 年阿以战争期间以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对美国石油禁运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国内通胀飙升之后两国之间妥协的产物:美国希望不间断地获得低价中东石油;沙特希望将其疯长的石油美元盈余投资于美国,同时希望依托美国加强其军力和本国经济。

第二个根本原因是,讨论者(不乏那些专业的研究者)并不了解石油美元产生的背景和石油美元回流过程。

《石油央行》是从沙特财金官员的角度,解释了沙特石油美元对美国的投资需求;

《石油美元》则从《联合声明》中第二项内容,即沙特防御需求的角度,展开讨论了中东—美国之间的石油—美元相互依存关系:产油国将石油卖给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工业国获得美元,然后用石油美元自西方(主要是美国)购买先进武器、加强军备。由于冷战、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及以色列的原因,这个闭环不断强化,且随着石油美元规模的扩大而不断膨胀。

作者将前述石油美元这一依存和循环过程,称为全球化。但他没有描述诸如“美国的直升机在沙特工地搬运混凝土 / 钢筋”这类直观的经济现象,而是侧重于地缘政治角度的美帝国新秩序安排。也正是这种秩序的形成和维系过程,才使得战后的全球化得以推进、发展。 美元显然是中间最关键的要件,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载体和工具,全球化就是美元在不断地扩大其使用区域,是美国信用的外延。

石油美元,主体是美元。 作者通过石油美元的流动和去向,解释了石油美元的概念。石油美元规模积累之大,使其成为 1973 年压垮布雷顿森林体系最重要的稻草;其后的十年里,石油美元是包括美国、西德、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拉美等发展中经济体,中东等贫油欠发达经济体的重要资金来源。在 1980 年代美国逐步放开资本管制之后, 这种全球的资金流动模式成为样本,并被后来的日本和中国贸易美元顺差模仿。 80 年间,美元始终在,重要的参与角色则换了几拨,可谓是“铁打的美元,流水的美元盈余经济体”。

钱到之处,生机盎然。中东产油国地理和宗教上的特殊性,使得石油美元同样惠及当地不同的政治力量,各方对军事武装力量近乎无 上限的追求,给该地区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孕育了 21 世纪之后的恐怖活动和中东乱局—“ 9 · 11 ”恐怖袭击、以哈(马斯)冲突、红海胡塞武装、基地组织、伊斯兰国……这是石油美元体系的另一面。

虽然在 1970 年代美元曾经历短暂颓势,但其“霸权”的地位始终难以被撼动。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一度考虑开创“国际经济新秩序”,尤其是在美国首次将美元“武器化”针对伊朗制裁后。但这些经济体面临一个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它们的发展恰恰依赖于石油美元的各种支持,一种独立于美元体系的“新秩序”,需要彻底摒弃美元,否则就如同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时下的美国不同于 1970 年代,石油完全可以做到自给,很难再如同 197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那样受制于产油国;同时,其国内资金需求也不再如以往一般需要沙特、日本和中国这样的顺差国来购买美国国债。在这种背景下,美元的地位和影响力要远胜 1970 年代开始的石油美元时代,即美元的“霸权地位”更强了。

2024 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在竞选期间表示:对拒绝使用美元结算的国家加征 100% 的关税,当选后称要保持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一国货币的强弱、被他国接纳还是摒弃,不是一届政府、政府首脑可以保证或维护的。以目前美元的地位,不需要这些要求和承诺,美元的地位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如果美元丧失其目前的地位,再多的承诺和威胁也于事无补。《石油英镑》给了最好的参照。

可见的未来,美国更容易“武器化”美元,效果取决于美国执行其政策的力度。作者在完成这本书时,特朗普还在其第一任总统期间, 世界都在讨论他的“美国优先”。在本书中文版上市时,特朗普开始其第二任期,“美国优先”仍然会是特朗普的信条。贸易和汇率以及资本方面的政策,相信会依次摆上其桌面。


【推荐阅读】


石油美元主图



【内容概要】


戴维 ·M.怀特⽤ “中东⽯油美元对美国全球帝国的重塑”这⼀新框架,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东与美国关系的发展。 在这⼆⼗年间,美国、阿拉伯和伊朗权⼒阶层重新定位了中东在美国全球权⼒体系中的主要⻆⾊,从廉价原油供应地转变为⽯油美元的主要来源,即从⽯油出口中获得的收⼊。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包括伊朗巴列维王朝和沙特阿拉伯沙特王室在内的友好君主政权利⽤⽯油美元开展了⽆数合作项⽬ ,以实现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这些⽯油美元项⽬往往规模空前,包括数⼗亿美元的发展项⽬、军售、购买美国国债以及为阿富汗圣战者提供资金⽀持等。尽管⽯油美元关系常常提升了美国及其中东盟友的实⼒,但怀特认为,这种关系也带来了经济动荡和国家⽀持的暴⼒,使许多美国⼈、阿拉伯⼈和伊朗⼈反对中东与美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尤其是在 1979 年的伊朗革命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