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日
致力为中国年轻人深度报道日本文化,技术,创意,艺术和旅行。
51好读  ›  专栏  ›  知日

关于日本「花道」,你了解多少?

知日  · 公众号  · 日本  · 2021-05-22 22:38

正文



说到花艺,我们所熟悉的往往是中式花艺,而日本的「花道」,不仅与中式花艺有着紧密的关系,也在世界插花艺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日本,花道、茶道、香道被并称为三雅道,这三种与中国有着深刻渊源的艺术在日本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并且深深根植、融合于日本人的生活之中。


日本「花道」的起源

「花道」,在日文中被标记为「華道」,一般称呼它为 生花 (生け花,罗马音为‘Ikebana’)或插花。但是「華道」的称呼与生花相比更强调了求道的意味,而花道的源起也与宗教息息相关关。

佛寺供花

日本人自古以来崇尚神道教,信仰万物皆有灵性,认为岩石、树木等都有神灵栖息,并用常绿植物来祭奠神灵。由此逐步演变到将神木移植到庭院,再移向室内,产生了给神灵供奉常青树、给佛祖供奉四季鲜花的习俗。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佛教仪式中的佛前供花也随之传入,成为日本花道的前身。

15世纪之前,花道还只是宫廷寺庙的「专利」,后来由于建筑形式的变化,佛像从巨大的寺庙移到了一般住宅的壁龛(床の間,罗马音‘Tokonoma’)挂轴,使得供花形式上以「立花」作为欣赏而成立,最终发展为日本独特的传统艺术——花道。

挂轴前供花

花道的确立始于室町时代中期。由于居住于京都六角堂的被称为「池坊」的僧侣朝夕去佛前供花,「池坊」便成为日本花道流派的鼻祖。

日本花道的组织体系为家元制,由师傅收徒传艺,一代一代传承。花道到了江户时代中期,由家元、宗家等的提案,「立花」得到发展。其后,花道从上流阶级、武家阶级普及到一般庶民阶层,以生花(生け花)为中心得到广泛喜爱并逐渐将其从宗教仪式拓展为民间艺术。

京都六角堂池坊全国花道展

明治维新以后,欧式生活方式以及西洋花材的引进,给古老的花道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设计理念、素材的利用以及技法上大大超越了传统插花的范畴。各流派在继续传承古典精神的基础上,迎合时代的发展摆脱了古老定型的规范,而是尊重设计者的个性与感性,让设计者充分发挥个人的意念和想象力,使作品反映出作者的心象和心灵的信息。


花道的分类与流派

花道根据花道根据造型以及色彩、素材的组合不同有自然风格(古典花、和式风格)和装饰性风格(现代花、西洋风格)两大类。各流派的古典花(传统花)为传承花,在素材的组合、插法以及理念上都有严格的制约。

日式传统插花:池坊流插花

现代日本插花

日本传统花道中,各流派对花材的搭配都有许多具体的规定,但基本上是从花卉的色彩、质感以及季节上分为主材和配材。主材多用像夏栌这样的木材,配材则是菊花或叶兰等花叶材。 花道重视季节感,例如春、夏、秋三季都能看到的夏栌,春天强调它的郁郁葱葱的绿意,秋天表现它的层林尽染的枫红。而四季皆有开放的菊花也有春菊、夏菊、秋菊、寒菊之分。

花道中使用的材料包括枝条、藤蔓、树叶、草、浆果、水果、种子和花,也包括干枯的植物等任何自然的素材。当代花道中,甚至玻璃、金属和塑料都被充分利用。

不同材料的组合

花道根据样式、技法的不同派生出各种流派,目前在日本花道协会登录的就有400多个流派,具有代表性的是池坊、小原流和草月流三大流派。

池坊流

正如上面介绍过的,池坊是日本花道的鼻祖,历史文献《碧山日录》首次将初代家元池坊专庆作为「插花名手」记入史册,至今已有550年的历史。池坊插花主要有立花正风体和新风体、生花正风体和新风体以及自由花3种形式。

《碧山日录》

正风体指的是古典、优美、端正、有品格并循规蹈矩的形式。新风体是为了顺应现代多样化的居住环境与现代人的感性,以及日新月异的新品种花材,由当代家元池坊专永首创。

「立花」主要是受佛教、阴阳五行以及神道的影响,它的字面意思为「站立的花」,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柳叶、红叶、扁柏等。之所以称为立花,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代表着「天」或是「真理」的主干通常先是非对称地伸向左方或右方,然后弯曲着回到中心对称轴上,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干则从中心伸出。作为一个整体,立花作品的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的缩影。所以,立花的重要特征是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的深度性。立花是花道的核心,它对于以后日本花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花正风体

生花是在立花的基础上,简易了造型并减少了花材数量,由圆形和三角形组合,表述的是佛教的宇宙观。生花最重要的是花的出生,也就是花木生来所具有的性情。尊重花草生长规律、表现植物内涵的生命光辉。 室町时代末期至战国时代,随着茶室里插花的风行,江户时代前期,生花作为壁龛花正式确立。

生花花道师,1776

自由花则是随着明治时期新思潮涌入日本始现雏形,顾名思义,在形式上没有任何陈规束缚,适合各种空间和场所,为插花带来了广阔的活跃领域。

自由花

小原流

明治二十七年左右,花道各流派逐渐减弱,加之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循规蹈矩的传统花道受到冷落。为顺应时代发展,随父亲学习池坊花道的小原云心(1861-1916年)于日本明治末年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描写自然景观、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样式。

小原流生花

盛花将传统的立式表达方式发展到了面的展开。接受自然影响的小原插花以新颖的花形,为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

最主要的是,剑山的使用可以让花材能够很容易地插入到针状支撑物中,也使得与传统造型不相容的其他新的材料也得以使用,同样也促成了景观造型的出现。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而不是象征的手法描述自然美。

草月流

作为现代花道的草月流是第一代家元勅使河原苍风从池坊发展而来。特点是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样式,设计表现插花人自己的意志,探求花材的极限。草月的作品在花材、构造、理念上和欧式插花非常接近,目前在日本深受年轻一代欢迎。

草月流插花


日本花道与禅宗

「插花」升华为「花道」,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艺,而是作为一种涉及了宗教、哲学、修身、社交等多个文化领域的艺术,集中地反映了日本人的自然观、美意识和伦理观念。

奈良时代,禅宗随着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中国禅宗的「无我无心」境界被运用到各种艺术设计和文学诸领域, 中国禅宗与日本本土神道的融合使日本美学呈现出幽深、玄奥、枯寂、清淡和伤感的特征,倡导在凝神静察中展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深眷念。 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花道、书道、茶道、武道等都受到禅宗极大的影响。 日本的花道,也受到禅宗否定华美,提倡「贫穷中保持心灵丰富」的理念的影响,它竭尽简洁和纯洁,以简单的造型和单纯自然的元素,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出植物本来的魅力。

以禅入花

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之一,花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 花道中使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卉和枝干使得时间维度成为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花道的实践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排列和布置的风格,容器的大小、形状、质地、容量和颜色,展示的地点和场合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的变迁、时间和变化进行冥思的一种形式。花道的宗教根源和它与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的紧密关联,使得花道具备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花道在创作时,强调的是设计师「心」与「技」的统一,由此每一盆花才都拥有自己的生命,诉说生命的真谛。在日本插花作品中常看到一种枯寂感,这便是以 「自然、空灵、沉静、朴素」 的禅宗美学观为基础的日本人美学的原点,是日本审美意识之一的「恬静和空寂」的表现。有些插花的陶器,大多是破裂的,或烧塌了的花瓶,但如果插上一束充满生命力的花,却充满了生气与美感。

川濑敏郎插花作品

日本花道大师川濑敏郎提倡「用花来体现心、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在他的插花作品中,信手拈来采自山林乃至农田的花、木、枝、叶、果,或鲜嫩萌发或枯败老去,与古旧朴拙的青铜、古陶和玻璃器皿相搭,展现充满禅意的野趣和古风,充分体现了日本花艺的精髓。 禅意的设计,始终表现出一种自然外物的空寂,描绘出一个极静的空灵意境,艺术家们只有内心与外物合一,才能体会到空寂的禅意,方能步入禅宗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

日本的花道只是禅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常运用艺术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生与死、新与旧的矛盾,通过花道特有的语言表现出来,并引起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text. 曹雅琦 | photo. Google

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限时好价-


知日单行本全网发售中
《荒木经惟为中国的大全集》
点击下图查看本书介绍👇🏻
-------------------------------
〖 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 〗
石田彻也 坂元裕二 谏山创 坂本龙一 树木希林 BGM之魂 拉面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源氏物语 东京 日本制造 优良设计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