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朔朋友圈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水浑调研  ·  一些信息 1121 ·  昨天  
水浑调研  ·  一些信息 1121 ·  昨天  
第一财经  ·  又是主播!特朗普提名他担任交通部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秦朔朋友圈

北京、上海2000w+人口进化史

秦朔朋友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30 00:00

正文

  • 作者:水姐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436篇原创首发文章


“北上广深杭”,这五个最红城市,2016年末常住人口分别是:2172.9万、2415.27万、1404.35万、1190.84万和918.8万。在中国,2000万人口级别的超级大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在世界范围内,除了日本东京和印度德里,上海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城市。


2000万以上的人口,是带着集体心情和集体氛围的人口,焦虑就一起焦虑,恐惧就一起恐惧……这里的现象级命题不断诞生,新的概念最先试用。


笔者目前是一名北京户口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但不是北京土著,也不是上海宁。对这两个城市都怀着理不清的情绪,因为最好的年华(18岁至今)都是在这两个城市度过的,求学、奋斗、生活,每一步都很认真、真实。从不后悔成为这两个城市的2000万+分之一。


记得不到20岁时,在托福报名点(嗯,很古老,要现场报名)遇到一个姐姐,她那时候已经是个公司中层,我们排队在前后位置,于是聊了起来,至今非常记得,她有点黑,有点矮小,穿着职业装,三十出头,满脸恬淡的微笑,她说,她很早就从小县城来这打拼,在一个德国公司实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所以她很谦卑,工作时即使是让她去复印点什么她都打心底里非常开心。慢慢地变成中层后,那会儿的她想出国继续学习工作。这个片段我一直记得,她给我铺垫的职场感觉,就是要真心诚意地当个工作狂,无论大小事,都一一做踏实,做开心了。不用急功近利,该来的自然会来,不来是因为你自己坚持不下去。



这2000万人之间的偶遇都能让人受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中有自己的风格和建树。此篇先撇开感情不谈,我们先研究点儿问题。在这个超级转型年2017年,写点东西会有很大概率留下来。我们先来研究下北京、上海是怎么一步步变成2000多万人口的?我们是如何变成其中之一的?


北京人口变迁(1949-2016)


1948年,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北平有200.6万人。


1949年,北平被和平解放后,更名为北京,当时人口为203.1万。是的,老北京人的基底,就是这200万+的人口,那么她是怎么一步步变成2000万+,扩大十倍的呢?


北京作为首都,在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都需要人口支撑。三年后,1952年,她的人口已经变成248.8万人,净增45.7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即19531957年,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大城市,北京对劳动力需求大增,同年,北京又出现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综合多因素的影响,北京人口达到401.2万,比1949年翻了一番。这次人口变迁,大部分来自其他省市的移民,这些移民中的一部分是以姜文电影里描述的那些大院子弟为代表的。


“大跃进”开始后,北京进行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行政区域调整,由1948年的707平方公里,扩大到1958年的16807.8平方公里,增加近23倍,因此也划入了281.7万人口,此外,随着“大跃进”工程对劳动力需求的迅速上升,71万劳动人口迁入,到了1960年,北京常住人口已达739.6万人。按照人口规模分类,500万至1000万人口已为特大城市。


“大跃进”过后,全国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和疾病(如百日咳、麻疹、浮肿等)蔓延,北京也出现不少死亡病例。于此同时,1960年的“精兵简政”计划,让北京不断裁减职工。此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启了人口逆向流动潮。不过,虽然人在城乡间流动,但是户籍制度却刚化了下来(1958年《户口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开始实施户籍制度,建立严格的计划经济)。人在流,户口岿然不动,如此情形下,北京的城镇化率还是由1960年的60%,降为1965年的58%。


1966年,“五一六通知”后,“文革”开启。当时的北京,大中专学校停办,大量城镇职工及其家属被下放,人口波动最为激烈,1966年城镇化率为56%,1976年仅为54%。文革十年间,北京平均每年增加约4.5万人。文革结束后第一年,1977年,北京常住人口为860.5万。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从起始两百万人口,用近十年翻了一番,又用了二十年再翻了一番。



1978年12月18日-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巨大的制度创新使得经济社会空前发展。北京常住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是在1986年那一年的数据为102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6.8万人。(此前,1985年的数据为981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23.1万)。也就是说在1986年,北京已经是超大城市,而且,大部分都是户籍人口。1986年3月10日-1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1986年5月10日,邓小平谈两个“翻番”,即到1988年可能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翻一番,为到本世纪末再翻番打下基础。他说,第一个翻番的实现靠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靠农村改革的成功。第二个翻番要靠城市改革的成功。


户籍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人是在1988年。那一年,常住人口为1061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59.8万人。1988年也是特殊的一年,改革开放十周年,全球人口首次突破50亿人。1988年1月1日,北京天安门城楼对中外游客正式开放;2月,全国住房改革制度开始推开。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发展,持续牵引人口流动,而那时候的户籍制度是相对松动的。1978年至1988年十年间,每年增加15万左右的户籍人口。随后,户籍人口进入保守增长阶段。


北京的外来人口在1995年猛增,从1994年的63.2万人突增到1995年的180.8万人,此时户籍人口仍只有1070.3万人(仅比1988年增长7%)。就业空间、生存环境的显著改善,即使户口获得再难,北京依然成为人口迁入、充满人生发展希望之都。


2000年,新的世纪来临,也翻开了北京人口迁入“暴涨”阶段,当年,外来人口首次突破200万,从1999年的157.4万,飙升到2000年的256.1万,涨幅接近99%,总的常住人口为1363.6万人,外来人口占比18.8%,不足二成。


北京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是在2011年。2018.6万人中,外来人口742.2万,户籍人口1276.4万人,户籍人口从1988年算起,23年间,每年仅增长12万人。


《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增速仅为0.1%,户籍人口1365.4万人,外来人口807.5万人(外来人口占比37.2%,2014年占比最高,接近38%,也不足四成),外来人口减少了15.1万人,是18年来首次减少,人们常说“逃离北上广”,就北京而言,只有2%不到(1.8%),在逃离。


从常住人口中的外来人口看,从100万人到200万人,用了5年(1995~2000年);从200万人到400万人,用了6年(2000~2006年),从400万人到800万人,用了7年(2006~2013年)。啊,去北京、去北京,这个口号至少喊了22年了。



那里的2000万+人在真的生活,在这里欢笑,在这里哭泣……大家都在谋一份更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生而为人的理想和信仰,所以历经漂泊,在所不惜,没有什么假装不假装……


上海人口变迁(1949-2016)


北京的行政区域面积是1.641万平方公里,上海面积是6340平方公里,北京是上海的近2.6倍。2016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2.9万人,上海常住人口2419.7万人,比北京却还多246.8万人。北京的外来人口不足四成,而上海的外来人口刚超过四成。


根据史料记载,上海在20世纪初就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开埠时间为1843年11月17日开埠短期内迎来人口剧增,太平天国时期的周边省市居民大量涌入;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第二次出现大量外地人口向上海大规模移民;1946年内战爆发后,第三次出现大规模外地人口迁入上海。上海是天然的“淘金地”和“避风港”。


1949年上海已有常住人口540余万人,早就成为特大城市。而北京成为特大城市是在1958前后,上海比北京早了十年。解放后,上海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人口增长较快。到了1958年,总人口已是750.8万,随后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江苏10县划入上海,1959年上海人口已经到了1028.39万人,成为特大城市,而北京是在1986年才成为的,比上海晚了27年。


文革开始后,1968年开始的“上山下乡”也让上海人口开始逐年减少,所以直到197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还是只有1104万人,户籍人口1098.28万人,外来人口仅为5.72万人。1959至1978年,二十年来,上海的人口是几乎停滞的。


上海人口突破2000万人是在2007年,比北京只早了4年。2007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063.58万人,户籍人口为1378.86万人,外来人口为690.44万人。


外来人口突破100万,是在1994年,突破200万是在1998年,用了4年;突破400万是在2003年,用了5年;突破800万是在2009年,用了6年,这些数字原来都自带规律……



上海的外来人口数始终没有超过1000万,2014年,外来人口为986.99万人,是外来人口最多的年份,随后逐年下降,2015年末,上海常住外来人口数减少了14.77万人,同比下降1.5%,这是上海15年来首次出现常住外来人口负增长的情况。2016年,依然在下降。“逃离北上广”,就上海而言,也不足1.6%的人在逃离。


该如何存在


这个时代,是一个多元化选择的时代,留或走,买或租,买或卖,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不再是生或死的选择,而是一个属于自己锻炼理性判断力,同时修炼心灵,完善丰富感情的年代。我们必珍惜这个年份里头最滋养我们的部分,那就是时代,时代让我们漂移,只是为了让我们进取。


看着京沪的人口进化史,外来人口突然变多,北京始于1995年,上海始于1994年,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让更多的人追求最大城市里的最好的机会。自那时起,北京用了16年,上海用了13年,一批又一批的人涌入,让她们变成了20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至今,我们为此已集体奋斗了二十多年!虽是制度政策影响,但都是自己用脚投票,自我选择的。干杯,致敬那么勤奋自觉的我们!我们确实都是21世纪人。



因为这是一种存在方式,汪峰唱着《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觉知者,有觉有醒,幡然独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双城的“嫌贫爱富”、“急功近利”、“爱慕权贵”都是别人给她贴的标签,套在任何城市上都适用,我从不仇富仇贵,也不爱富爱权。在我心中,城市里的每个人——人人平等,只有思想风度不一样,大家应该在集体氛围中多创造点积极正面有意义的思想,让大家活得更好,而不是更焦虑。谁都会被困在问题中不可自拔,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所以,希望,这个转型大年,有更多思想哲学建树者,抚慰这个年代。

  • 参考资料:
    1.李晓壮:《北京人口结构的变迁及优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2.《北京统计年鉴》
    3.《上海统计年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