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悲剧是一个常见的经济学原理,既然能上升到理论高度,那么现实中的实际案例断然不少,没错,如今最为火爆的当属共享单车,而制约共享单车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破坏严重。
“共享单车是国民的一副照妖镜”,重点不在于单车,而是共享。这一个共享,又回到了上文所提到的公地悲剧。既然公厕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解决厕纸浪费问题,那么对于共享单车来讲,又该如何用技术解决失窃问题那?
在志刚看来,共享单车并非将闲置自行车连接互联网,加个App,其背后应该是物联网的一次大普及与规模化应用。
近几年,不论是媒体还是厂商,都在大谈智能硬件,在可预见的未来,所有的物品都将在云端相互连接,超级智能会走进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客户服务、工业等等领域。到时候,也许我们身上穿的一件简单T恤,其内置的芯片功能比现在的个人电脑还要强,它会在云端纪录我们的个人数据,并输出对我们有用的结果。共享单车要想避免陷入公地悲剧的泥潭中,尽早启用最新科技,或能笑到最后。
目前市面上最为火爆的两款单车为ofo与摩拜,一看两款产品,两款产品其成本高低一目了然,前期ofo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实行廉价车战略,可是那,看似成本低了,其实低的只是表明成本,其隐形成本更高。此前某机构发布的共享单车数据报告《解读摩拜ofo们的用户与未来》显示,“由于ofo单车初版不如摩拜单车结实,ofo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明显高于摩拜单车用户,达到39.3%。”
我们为ofo算了一笔车辆运维成本账单。以北京ofo投放十万辆单车为标准,目前ofo需要 100 人左右的维护队伍。每人每月工资 4200 元,每年需支付 100 人工资为 504 万。如果按照ofo创始人戴威一年内投放 1000 万辆单车计算,则需要 10000 名维修员工,每年支付薪酬5. 04 亿。以 224 元/辆单车成本计算, 1000 万辆单车需投入22. 4 亿资金。仅 1000 万辆单车生产与维护成本每年便需至少 27 亿元资金支持。
如果认为每十万辆单车需 100 人维护过多的话,不妨看看 3 月 13 日上海市质监局组织上海的自行车行业协会拟定的《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建议每一万辆单车需 50 人维护,如果真按这个标准,ofo则需支付 5 万名员工费用。
对于一年便需 27 亿成本的ofo来说,真到了投放一千万辆单车之后,还能支撑多久呢?
可以说ofo以身试法,通过实际行动为我们论证了”公地悲剧“的科学性。不过随着隐形成本的增加,ofo也在做调整,比如近期推出的迭代产品Curve,为了规避充气轮胎50%的行业破损概率,ofo又将原来的充气轮胎改成了实心轮胎。在最关键的智能锁上,ofo也在今年1月推出。相比之前300元的ofo成本价格,有人预测Curve的采购价格在1500元以上。这也就意味着,ofo新款车型的造价比老款飙升了近5倍。对于素来以“低质低价”抢夺市场的ofo而言,车价的暴涨可能意味着战略打法的重大调整。ofo产品战略的调整似乎又在证明着技术对于处理公地悲剧问题的实用性。
当然依靠提升单车的技术质量还远不够,比如可以让共享单车在地图上下的功夫够深,或者和地图商合作,由各个城市的团队摸熟当地的情况,在地图上划定可以停车的区域和道路,超区停车的就罚款或者持续鸣笛报警,通过技术约束人性。
另外,对于技术的实用性,共享单车的工作人员也曾对媒体表示过解决方案表示,实际上企业是有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违停的,比如“围栏技术”。这种技术是用一个虚拟的栅栏围出一个虚拟地理边界,当手机进入、离开某个特定地理区域,或在该区域内活动时,手机可以接收自动通知和警告。如果用户多次未按照规定停车,平台还会对行为严重的用户进行“黑名单”等处罚。通过信用积分也可以有效起到惩罚效果,还有冻结账号,甚至扣除押金等办法,也是企业可以考虑的办法。
目前来讲,共享单车之所以破坏率高,在志刚看来,主要是行业处于粗放阶段,此时对于从业者来讲,如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当务之急。目前来看,又不缺钱,ofo跟摩拜单车都融了不少钱,因此无暇用更高级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行业格局稳定之际,共享单车巨头会全面开展精细化运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去降低单车消耗,从而解决掉公地悲剧问题,如今打车大战早已结束,滴滴不就在大力度的致力于AI领域的研究嘛,相信未来单车巨头也会如此布局,届时技术对“公地悲剧”的震慑力将极大化的发挥出来。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个人微信号13124791216,订阅号:VIPIT1,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