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琳为您读健康》第301期
撰文/资深医疗媒体人 子琳
受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防癌体检中心主任 李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 张凯/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会长 杜兵
“我到底该不该做防癌体检?防癌体检能100%筛查出肿瘤吗?为什么我一年前做了防癌体检,现在却又查出了肿瘤?防癌体检究竟该多久做一次?”
朋友们,这些问题我帮你们问了大夫。
您知道吗?肿瘤并不是咱们想的那么简单,光类型就有上百种呢。而防癌体检并不能将这几百种类型的肿瘤都筛查出来,只是针对六大类肿瘤有有效的筛查手段,依次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
看到这您肯定会问,既然防癌体检只能查出六类肿瘤,那我们做防癌体检还有什么用呢?
其实在咱们国家,就属这六大类肿瘤最高发,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它们共占咱们国家所有类型肿瘤的80%。
所以把这六大类肿瘤的筛查工作做好,就能大大降低肿瘤的死亡率,对肿瘤的早发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个帖子疯传:《不建议健康人做防癌体检》。那么这个说法科学吗?
专家告诉我们,防癌体检是给肿瘤高危人群准备的,毕竟有些是微创检查,而且过度紧张也容易给人造成心理负担。
那么这高危人群是如何界定的?我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肿瘤的高危人群呢?
1、看看自己多大年纪
衡量高危人群的一个标准就是年龄,如果您的年龄大于50岁,那么就可以进入防癌体检的范畴了。但乳腺癌相对比较特殊,因为乳腺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尤其在中国,40岁就算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了。
2、看看自己是哪一类肿瘤的高危人群
每种肿瘤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肝癌,咱们国家有一大类人群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做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当中的超声+血液甲胎蛋白检测,就可以比较准确的发现肝癌的端倪。甲胎蛋白的升高,通常预示着肝癌的发生。
再就是肺癌,长期吸烟和被动吸烟是一个重要的高危因素。胸部的低剂量CT是常用的肺癌筛查办法。
图:胃镜检查
如果您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喜欢吃烧烤类食物、有胃癌家族史、以及长期左上腹疼痛,这都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胃镜可以准确的筛查出胃里是不是长了肿瘤。
食管癌是一种地域性疾病,河北、河南、山西、福建、新疆、江苏、甘肃和安徽,都是高发地区。这些地区喜欢吃烫食、粗食的人,就应该定期做防癌体检查一查。
对于乳腺癌来说,不生育、生育不哺乳,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都属于高危人群,钼靶+超声就能准确的发现问题。
50岁以上喜好饮酒、吃肉的男性,有乳腺癌家族史,这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结肠镜是一个准确的筛查方式。
常常有人问:“为啥我做了防癌体检,还是得了肿瘤?”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筛查间隔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