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色字體「艾德研究部」了解最新資訊
摘要:季度至今,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多數收漲,行情走高,以標普中國BMI指數為代表的主要股指漲勢積極。降息預期的兌現對美股市場和日本市場顯然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主要源於短期情緒的恐慌引爆趨勢資金的撤離。而美國降息美元可能貶值,人民幣相對升值,這或許是標普中國BMI指數月度和季度漲幅最高的原因之一。
▍
全球市場季度整體表現回顧
2024年上一季度(7月1日-10月9日)至今,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多數收漲,行情走高。以標普中國BMI指數為代表的主要股指漲勢積極。2024年下半年以來,以色列、瑞士、瑞典、加拿大、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加入降息行列,甚至美國也實現了50個基點的加息,反映出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轉變。顯然全球各個體面對高利率高通脹環境的立場是一致的,經濟出現疲軟的跡象是這些國家降息的潛在驅動因素。而上一季度以來降息預期的兌現對美股市場和日本市場顯然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季度變動分別收跌2.34%、6.54%、5.13%。其中,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迫使市場出現衰退預期,兩者疊加實屬資本市場的外憂內患,短期情緒的恐慌引爆趨勢資金的撤離。而美國降息美元可能貶值,人民幣相對升值,這或許是標普中國BMI指數月度和季度漲幅最高的原因之一。該指數旨在衡量在中國註冊的上市公司並可供海外投資者合法參與的可投資範疇。
▍
美股市場標普500指數表現回顧
波動率方面,標普500指數波動率在今年以來延續低波動特徵,然年中觸底後短端波動率一度持續反彈。然自9月初以來,短端波動率升勢收緩,長端波動率自高點回落。截至2024年10月9日,標普500指數近26周波動率為13.90%;近52周波動率為13.01%;近100周波動率為12.86%;近250周波動率為20.47%。這主要源於美聯儲步入降息週期後,雖然仍存在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經濟數據卻顯示美國經濟基本面尚好,擔憂因而減弱。
市盈率估值水準方面,標普500指數的PE(TTM)自上周的28.06上升至28.18。本月市場估值水準略有上升,PE(TTM)接近10年兩倍標準差,遠離危險值,仍然高於歷史平均水準。
風險溢價水準方面,標普500指數市場風險溢價水準(標普500指數PE的倒數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商值)自9月6日的最高點1.02迅速回落至危險值下方的0.87(10月9日)。市盈率出現短時間的回升或是驅動風險溢價水準回落的原因。目前風險溢價水準相對年中顯著回落,指數風險溢價水準有所降低。
資金流向方面,2024年9月美國共同基金與ETF合計資金淨流入455.01億美元。其中,偏股型共同基金與ETF的資金淨流入為6.48億美元;債券型共同基金與ETF的資金淨流入為529.70億美元;商品型共同基金與ETF的資金淨流入為21.75億美元。
美股市場內標普500指數11大板塊方面,9月份標普500指數11大板塊多數收漲,其中資訊技術板塊收漲8.84%、能源板塊收漲7.15%,而日常消費品板塊收跌1.90%。資訊技術板塊中漲幅居前的公司有博通(AVGO.US)收漲32.30%、CROWDSTRIKE(CRWD.US)收漲27.72%、英偉達(NVDA.US)收漲26.63%;能源板塊中漲幅居前的公司有EQT能源(EQT.US)收漲14.76%、TARGA RESOURCES(TRGP.US)收漲12.92%、金德摩根(KMI.US)收漲12.31%。
板塊估值水準方面,資訊技術板塊位居前列,主要受到降息週期內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對其估值的間接抬升影響。不過,該板塊的P/S、P/B在內的相對估值指標也均超過其他行業,不排除存在高估風險。
新股方面,9月美股市場共17宗IPO,醫療保健板塊的公司最多。其中,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為醫療保健板塊的MBX Biosciences,漲幅高達47.81%。上市至今漲幅最高的新股是工業板塊的迦裏仕人才,漲幅高達157.50%。
▍
美股市場展望
美聯儲9月首度降息50個基點,然大幅降息並非常態。
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宣佈,降息50個基點,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50個基點到4.75%至5%之間。這實現了美聯儲自2020年3月以來的首次降息,且幅度超出預期。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內部決策者對於9月降息50個基點的決定仍存在分歧,主要源於在美國經濟尚未出現明顯衰退的背景下大幅降息是否過激。分歧主要表現在緩和降息25個基點更為符合政策正常化的漸進路徑。因為目前美國通脹的上行風險已經減弱,而勞動力市場狀況雖然有進一步疲軟的風險,但並不顯著,美國經濟基本面依舊穩健。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表示,美聯儲並不急於快速降息。就當前市場預期而言,市場預計11月份議息會議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86.3%;12月份議息會議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84.8%。
綜上所述,經濟數據表現依舊是最關鍵的觀測指標,美國經濟基本面是否持續穩健是影響美聯儲下一步降息幅度的最重要因素。
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
陳政深(HKSFC CE No.:BIY455)
Tel:852-38966397
E-mail:[email protected]
陳剛(HKSFC CE No.:BOX500)
Tel:+86 186 7668 5813
F-mail:[email protected]
劉宗武(HKSFC CE No.:BSJ488)
Tel:+86 137 6042 1136
E-mail:[email protected]
侯新義(HKSFC CE No.:BTW322)
Tel:+86 138 2317 0823
E-mail:[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及披露
分析員聲明
負責撰寫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之分析員,就本報告所提及的證券及其發行人做出以下聲明:(1)發表於本報告的觀點準確地反映有關於他們個人對所提及的證券及其發行人的觀點;(2)他們的薪酬在過往、現在和將來與發表在報告上的觀點並無直接或間接關係。此外,分析員確認,無論是他們本人還是他們的關聯人士(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操作守則的相關定義)(1)並沒有在發表研究報告30日前處置或買賣證券;(2)不會在發表報告3個工作日內處置或買賣本報告中提及的證券;(3)沒有在有關香港上市公司內任職高級人員;(4)研究團隊成員並沒有持有有關證券的任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