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的时候
会特别喜欢吃东西吗?
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南院区消化内科接诊了一名来自山西的特殊患者——18岁的女孩小丽(化名)。
小丽因腹痛难忍前来就医,经检查发现,她的胃及肠腔内堆积了 大量塑料袋碎片和条状塑料物 ,导致肠梗阻。
据了解, 小丽从12岁起便开始食用塑料袋,持续6年之久!
起初,她只是偶尔撕碎塑料袋食用,由于摄入量较少,身体并未出现明显不适。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食用量逐渐增加,最终导致胃肠道内堆积了大量塑料袋碎片。
医生介绍,小丽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异食癖,长期食用塑料袋导致胃肠道内异物大量堆积,进而引发肠梗阻。由于塑料袋在胃肠道内堆积时间久,塑料袋混成团块状并发酵产生异味, 手术过程中耗时长,取出的异物已经发臭,情况十分危急。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医生分别于2月7日、2月8日和2月10日分 三次 为小丽进行了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每次手术耗时在3小时左右。
取出的异物
↓↓↓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内镜技术精准定位并取出胃肠腔内堆积的塑料袋碎片。
因为小丽已经吃了6年的塑料袋,堆积物已填满整个胃腔,医生取了有上千次。最后,堆积物被医生成功取出,重量约1公斤。
发臭的堆积物
↓↓↓
医生表示,异食癖是一种罕见的进食障碍,患者会持续食用非食物物品,如泥土、头发、塑料等。其成因可能与代谢紊乱、微量元素缺乏或心理因素有关。若不及时干预,异食癖可能引发感染、胃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据人民网科普,11岁女孩欢欢(化名)腹痛难耐,到医院就医两个月前, 欢欢的父母又发现她在拔自己的头发,偷偷吃掉。
经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胃腔和肠管里有大块的毛絮状结石,几乎占据整个胃部,不及时解决或将引发严重并发症。专家会商并为欢欢制定腹腔镜手术。最终,一块长38厘米、宽15厘米、厚10厘米的毛发结石被取出。
据科普中国,根据目前临床研究,异食癖尚无明显病因,但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相关:
● 体内营养和化学元素的缺失
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主要表现为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 肠道寄生虫感染
当感染寄生虫如钩虫时,可能出现异食症状。
● 精神心理因素
如智力发展障碍、强迫障碍、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分裂等均可能引起异食癖。
● 家庭教育背景因素
儿童异食癖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往往与失去母爱、营养失调等家庭环境的异常状态有关,也可能受到家庭破裂、父母分离、缺少情感关怀、受虐待等心因性影响。
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治疗异食癖的特效药,常用X光检测、营养评估、补充维他命,专科医疗服务如牙科医生参与治疗等手段参与控制症状;
● 饮食疗法
治疗时应加强饮食照顾,调制营养可口的食物,并可以给予食补,给患儿多食山药、核桃、动物肝脏等。
● 心理及行为治疗
改善家庭气氛,多关心患儿,有助于异食行为的解除。还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如电刺激、催吐药物)、阳性强化法、矫枉过正法,治疗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
● 预防措施
加强孩子认知教育;在孩子活动的环境中减少外形、颜色吸引儿童却可能导致儿童中毒或机体损伤的物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