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有范  ·  九言 | ... ·  昨天  
青年文摘  ·  国之殇,莫敢忘 ·  5 天前  
人间theLivings  ·  两场死亡,和一阵东风 | 戏局 ·  5 天前  
洞见  ·  未来几年,一定要学会避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收起文艺青年的悲情,让我们来说说带血的远方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6-02 17:03

正文


文 | 张天潘


最近大理洱海这个代表着诗与远方的情怀小城,传来了与情怀截然相反的残酷消息:在2017年3月31日这一天,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产保护区核心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要求4月1日起的十天内,洱海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所有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核查。因此,很多出于“逃离大城市”的美好想象,寻找诗和远方而驻扎在大理文艺青年们,开始遭遇了情怀之外的冰冷现实。


面对政府这种粗暴式的专项整治,有很多值得批判的地方,还有政府自身长期管理不到位、政策缺乏延续性等等,也有着很多问题,而这些也是导致目前洱海出现问题的很大原因。但现在这些问题,看起来感觉后果都归客栈老板们承担。“一律自行暂停营业”,也不管人家合法与否,一刀切的超常规手段,是很粗暴缺失基本执政的准则,对于公民的私人利益和权益是很大的冲击。


但就在媒体大量关注这些情怀受挫故事和客栈老板的悲情之余,我们切勿忘记了真正的核心问题,因为每一个问题背后涉及的公众利益更应该被重视,应该都甚于私人利益——那就是日益严重的洱海污染问题。洱海的生存还是毁灭,才应该是公众的满满情怀更要去牵挂和关注的焦点。


▍滇池污染的惨痛教训


洱海因为大理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问题,并没有像中国其它的湖泊那样,纷纷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而是有一定的节制,也一直比较注重保护。但如果放松警惕,污染开始时没有得到重视,洱海也将会迅速地坠入到万劫不复的污染深渊。尤其是同处云南的滇池,就是洱海最好的前车之鉴。


可以先看看下中国湖泊的水质情况。根据环保部最新的数据《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62个重点湖泊(水库)中,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及劣Ⅴ类湖泊(水库)数量分别为5个、13个、25个、10个、4个和5个。也就是说,接近31%的湖泊是Ⅳ类以上水质(Ⅳ类以上水质为被污染状态,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只有29%的湖泊水可供生活直接或简单处理后饮用。同时,开展营养状态监测的61个湖泊(水库)中,贫营养、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中度富营养化的数量分别为6个、41个、12个和2个,整体富营养化状况有所缓解,但问题依然突出。其中滇池属于重度污染状态。



位于昆明市近郊的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曾经是一颗风景秀丽的“高原明珠”。后来,由于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等排放,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质早已下降为劣五类。近二十多年来,每年夏天,滇池都会有大片湖面变成“绿海”,蓝藻暴发因此被称为滇池的“生态癌”。因为沿湖及入湖河流两旁的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急速增长,更多的污水、垃圾进入滇池,再加上缺少补给水源,湖水难以自我净化,治理难度巨大,使滇池成为国家“三河三湖”( 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污染治理的难点。一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治理,二十几年来却收效甚微。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滇池治理实际完成投资171.77亿元,是“十五”完成投资的7.7倍,是“九五”、“十五”总投资的3.6倍。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的101个,截至2015年底,项目仅完成67个,累计完成投资289.79亿元,这还仅占规划批复投资的82.1%。如果规划全部完成,投资金额将又是“十一五”的两倍多。“九五”至“十二五”期间,20年滇池治理共投资达510亿元。在未来的“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显示,将总投资192.68亿元,规划项目总计100个。


但就算花了这么多钱,现实结果依然令人失望。从滇池治污启动以来,出现了治理目标不断落空的“循环”。1993年云南省的治理规划是用7年时间,投入2亿元,实现滇池变清;1996年的治理规划是到2010年实现水质在V类水以上。2011年“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水质方面基本达到五类,外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四类,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五类。但目标实现了吗?没有,十二五的目标,再一次被打脸。《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滇池湖体平均为劣V类水质。10个国控点位中,V类点位占10.0%,劣V类占90.0%。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湖体平均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草海和外海均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最新的目标是提出力争到2020年,滇池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标准。到时会不会再一次被现实打脸,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无论如何,滇池如此惨痛的教训,绝对不能再一次再洱海发生了。


洱海现在处于危机临界点


那么我们来看看洱海。洱海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是次于滇池的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蓄水量30亿立方米,湖岸线128公里,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和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


但十年多前,洱海遭遇过水质恶化的问题。l996年和1998年,洱海两次爆发全湖性的“蓝藻”危机,水体透明度由3~5m下降到0.4~1.5m。 洱海1992~2001年保持在中营养水平,现正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洱海在1993~2000年间,总硬度和总氮上升趋势明显。2003年,洱海再次大规模暴发蓝藻,水质下降到Ⅳ类。



如今,在今年年初,洱海及主要入湖河流,蓝藻连片集中爆发。根据洱海流域保护局水质情况的通报显示,2016年水体透明度是十年以来最低的一年,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和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 从污染源头上看,洱海的污染一是生活污水,一是农业面源污染还有就是畜禽养殖。根据《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到,洱海流域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养殖业、农业面源、服务业、水土流失、干湿沉降等。在2014年,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农田面源为主要的污染来源,三者排放的污染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70%左右。


根据《规划》,洱海流域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不足60%,中心集镇的不足40%,农村则低于30%。虽然“十二五”期间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污染治理仍未跟上污染速度,致使污染物入湖负荷未能有效控制。近50年的污染沉积导致洱海全湖污染层累计为27厘米左右,总磷含量均值甚至高于“三湖”中太湖、巢湖等富营养化湖泊。


大理官方做过一个比较完整的归因: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入湖污染负荷大幅增加,洱海水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二是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受农业面源污染、生产生活污水影响,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较差,多为IV类、V类,甚至是劣V类;三是由于气候变化,净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水循环逆良性,好水出湖,污水进湖,水动力不足;四是流域截污治污设施不完善,工程推进缓慢,集镇污水处理厂、村落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低、处理率低。


洱海水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各种因素累积,于是2017年洱海再一次暴发了蓝藻。云南省大理市大理镇才村总支书记张继国最近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到:“一月份少量的有蓝藻爆发,当时我们都想不通,按道理一月份气温低是绝对没有,但是现在一月份都有的,我们都很急。”所以,如今的洱海已经处于保护治理最关键的临界点了,治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污染退一步则可以继续“风花雪月”,进一步则与滇池真成难兄难弟了。正如云南省大理市实施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张勇所说:洱海进入了富营养化中期。如果治理不及时,今后的治理的周期和治理的成本来说,代价都比较大。洱海千万不能再此为下一个滇池,此为云南乃至中国又一个湖泊治理的反面教材。


“远方”如果带血,诗意将不再


即使如一些客栈老板所言,客栈带来的污染不足5%(这个数据来源自2015年的一期《新闻联播》:洱海污染40%来自禽畜粪便,35%来自生活垃圾,20%来自农业,5%是其他污染),如今却被全面停业,显得很冤屈。但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占多少比例的问题,五十步不要笑百步,本质上都在对洱海造成致命的伤害。更何况,真正污染并不是一个数字就可以撇清的,污染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正如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的解释:“(洱海)外来人口多,外来人口要吃住、消耗,相应就带来很多其他行业如养殖、种植等规模的增加。这些行业既要消耗,也要排放,各地都要牢固树立一个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事实上客栈是生意,无论号称多么有情怀,包装得如何唯美文艺,顶多就算是有情怀的生意而已。既然是生意,就必须对面现实,正视问题,担起责任,不能只顾自己赚钱。随着这些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加上旅游营销的成功,大理成为了文艺青年的圣地,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而且由于大理气候一年四季都宜人,游客是长年络绎不绝,洱海连轮休的机会都没有。公开数据显示,大理州接待旅游者的数量从2011年的1545万人次飙升至2016年的3859.18万人次,哪怕在2015年,大理州接待旅游者还只有2928.51万人次,一年竟增长了近1000万。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大理全州人口才345.6万人,大理市人口是65.2万人。相应地客栈的数量出现暴增,据云南旅游发展局的初步调查结果,目前环洱海大概有2000家客栈。



这些人,除了带来经济收入,也带来环境的沉重负担,快速增长的游客背后是快速增长的污染排放,很快就会超过了环境承载力。文艺青年们逃离大城市,奔赴远方和带着诗意而来,然后自拍心满意足后,拍拍屁股走人了,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里,留下垃圾、废水,把污染留给了洱海。这样的“远方”一旦被污染侵蚀,诗意何在?就算哪怕文艺青年们用抒情堆攒起了满满的诗意,那这也将都是带血的诗意。


其实,这一次整改,利益受损最大的,或许并不只有那些叫唤声最大的客栈老板,而那些当地的村民和渔民,很多人也将面临生存危机。早在客栈整治之前,根据当地媒体1月份的报道,一年多来,执法部门封堵排污口1884个,查处违法排污行为19起,行政拘留违法人员22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4人,拆除违法建筑1455户,处理土地违法案件1885起。排查整治环洱海客栈、餐饮经营户,取缔非法营运手划船1466艘,查处“电捕鱼”案件61件,公开审理“非法捕鱼”案件5件。全面关停了洱海流域内采石、采砂等非煤矿山,对洱海周边“五采区”(采石、采砂、采矿、取土、探矿)限期进行植被恢复。“实施铁腕治污、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洱海流域环境违法行为”,一直是官方宣传的标准口径,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以雷霆之势的行动,而这次客栈整治,只不过是大理“铁腕治污”一小部分而已。


在污染面前,不能被“情怀”和“苦情”遮蔽了真正的问题,那就是脆弱的环境。只有干干净净的洱海,才能继续存留着它的诗意。去过大理洱海的游客可能都看到过一句老标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如今看来,这个标语依然值得我们去践行,如果我们把洱海污染了,那确确实实真是“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


原标题:别让文艺的悲情遮盖了洱海的污染真问题


【作者简介】 

张天潘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相关推荐】

一场关系国土安全的印第安水源保卫战

关于环保,最可怕的是寂静无声

曾经的雾霾大国日本,何以成为亚洲环境最好的国家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