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身先健脑
用科学武装身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宇宙解码  ·  山头支张大网,就能收到200升水? ·  2 天前  
科普中国  ·  什么是 CPU 与 GPU? ·  3 天前  
环球科学  ·  将论文“摘要”写成“Pumping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身先健脑

「MINDS」二月推送回顾

健身先健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8-03-20 17:14

正文

「MINDS」 电子期刊是 Ruki 和营长共同创办的,中文网络唯一一个 Evidence-based 健身信息杂志(「MINDS」是什么?点击这里查看),专注于推送各项关于健身的前沿研究,比起公众号的「科普」性质,更适合想深入研究营养、训练、补剂、健康生活方式等健身相关话题的爱好者。


如果你不确定 「MINDS」 的内容是否适合你,请关注每月的推送回顾,订阅(整月或整年)方式在本篇文章最下方。

谁在写

MINDS?

和公众号最不同的一点是:「MINDS」的作者阵容,非常强大。因为在健身方面,最先进、最前沿的信息基本都是英文,我们的团队里,主要有以下三类作者:


  1. 类似 Ruki 姐的,有留学背景,或者英语为母语的生化、医学类 PhD(或者在读),主要负责原创内容与质量把控;

  2. 自身是资深爱好者/运动员,并有过运动相关书籍翻译经验的,比如营长,主要负责翻译内容;

  3. 英文网络上高质量的内容提供者,包括了研究人员、教练、运动员、PhD 学生……主要负责提供英文资料。


Ruki 姐相信,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比不上一群人共同创作的内容。部分内容提供者简介如下。

Greg Nuckols

StrongerbyScience

运动科学学士, 目前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修读运动科学硕士学位。Greg 在力量举比赛中拥有两个级别(100 公斤和 110 公斤)共三项世界纪录。Greg 线上线下累计培训指导过数百名运动员和普通健身爱好者,并给多家主流健身媒体(包括 bodybuilding.com,T-nation, Schwarzenegger.com 等等)供稿。在全职创作自己的博客StrongerByScience之前,Greg曾是Juggernaut Training System (JTS)的首席内容主管。

Eric Helms

3D Muscle Journey

健身与保健学士,运动科学和运动营养学双硕士, S&C 博士,2011 年 PNBA 职业卡获得者,IPF 无装备国际赛事运动员,目前供职于3D Muscle Journey 和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运动研究中心。Eric 执教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并且已在运动科学和营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Michael C. Zourdos

Ph.D,CSCS

理学博士,S&C 训练专家,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副教授,主攻 S&C 和肌肉生理学。他于2012 年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运动生理学博士学位, 并于 2011 年和 2012 年执教本校的力量举校队。Mike 也是 USAPL 的力量举运动员,他最好的无装备深蹲成绩为 230 公斤(体重 76 公斤)。Mike 累计培训超过一百名运动员,其中包括了一名 USAPL 的全国冠军。

BroMing

PhD(c) in Cardiovascular Sciences

美国生物医学博士在读,主攻基础心血管医学。2016~2017 年度美国心脏学会博士奖学金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redoctoral fellowship),2017 年基础心血管医学大会青年学者奖 (New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 获得者。美国心脏学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力量举协会 (American Powerlifting Federation) 成员。

Adel Moussa

Suppversity

Suppversity 是一个以新文献解读(research review)为主的站点,内容涵盖了大众健康、表现提高、增肌、减脂等话题,特点为解读深度。主要作者为 Adel Moussa,物理学 PhD,目前在德国某大学担任研究者。

以上阵容还不够强大?更多的内容提供者正在加入(比如 Layne Norton 博士团队的营养师,以及几位独立写作人员)…… 「MINDS」 是目前你能接触到的,中文网络上唯一此类信息。本篇,将展示 「MINDS」 2018 2 月份的推送内容。

ISSUE

7

1

「小重量增肌」,从实验室到现实

作者:Eric Helms、Ruki


随着越来越的实验研究,大家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想达到肌肥大的效果,使用高、 中、低、甚至极低的负荷,都可以非常有效。你也许会想:“什么?我以为想要达 到最佳肌肥大效果,使用的重量至少也要相对重一点吧?”


实验室与现实世界的主要差异,主要有四点主要区别……这直接导致了,实验中使用的训练计划,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非常不现实。如果真的想将小重量安排到训练计划中,该怎么做呢……?

2

单关节 vs 多关节

作者:营长


一般认为,多关节动作比单关节动作更为高效,因为可以一次训练到多块肌肉 ,更容易达到较高的训练容量 。但如果不考虑效率,让单关节动作和多关节动作训练容量相等的话,多关节动作还有优势吗 ?

3

大重量硬拉,未必比深蹲更容易带来疲劳

作者:营长


很多人都认为,大重量硬拉会比大重 量深蹲带来更多的「中枢疲劳」,更难恢复,所以大部分人硬拉的训练频率要低于深蹲。「中枢疲劳」到底是什么?以及,这个观点 真的站得住脚吗?


2017 年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一下这个话题……


4

维生素加氨基酸,助恢复一臂之力

作者:Ruki、Adel Moussa


市场上,帮助恢复的补剂种类繁多, 价格不一。有时候,最常见的维生素与氨基 酸,其实可能就能达到这些效果。


在 2017 年刚发表的一项综述中, Christopher Tack 等人列出了 6 种常见的维生素与氨基酸(以及它们的组合),可能可以起到帮助修复、支持软组织(尤其是肌 肉及肌腱)的作用……


ISSUE

8

5

轻重量、高次数训练:那么累,值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