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优雇佣军
通信、科技、未来!通信路上,一起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优雇佣军

传送网、传输网和承载网的区别

网优雇佣军  · 公众号  · 通信  · 2020-03-10 08:16

正文

我们先从传送网开始说起。

传送网是一个“暴露年龄”的词。如果有人经常开口闭口传送网,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员工。

传送网所说的传送,最初就是指TDM语音信号的传送。

八九十年代的网络,主要是语音通话网络。那时候IP还没有流行,设备与设备之间通信不是用网线或光纤,而是中继线缆(E1线)。那时候使用的通信体系,主要是PDH(准同步数字系列)和SDH(同步数字系列)。

E1线,就是以前经常说的2M线(两兆线)


SDH针对语音设计,通道划分的带宽是固定的,具备QoS服务质量保证的能力(反正带宽就这么大,独占)。

随着时间推移,以太网开始崛起,IP和多媒体业务迅速走红。我们的基础通信网络,也逐渐开始转型,从支持语音为主,变成支持数据为主。

SDH技术是针对窄带TDM语音业务开发的。它的带宽太死板,不灵活,利用率低,而且对外提供的接口也很少,非常不适合宽带业务、数据业务。

于是,后来就有了MSTP和PTN。

MSTP,Multi-Service Transmission Platform,多业务传输平台 。其实,它就是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 ,在 SDH增加了以太网接口或ATM接口,实现IP化接口
PTN就是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

SDH传输的是 时隙 ,最小单元是 E1 。而PTN传送的最小单元是 IP报文 SDH的电路带宽是固定的 ,IP报文大小有弹性。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逐渐进入了IP承载时代。通信网的任务,从传送语音,变成了承载多媒体。承载这个概念,开始流行。

所谓承载,那时主要是指IP承载。

承载和QoS有紧密的联系。

早期的互联网一度被认为是非电信级网络,是没有QoS功能的。后来,随着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等技术的引入,IP承载也开始慢慢有了QoS。

4G LTE里面,我们经常说的默认承载和专有承载,GBR承载( Guaranteed Bit Rate Bearer,保证比特率的承载 )和Non-GBR承载,其实区别就在于QoS的不同。

传送网的资格老,一直以来都是支撑各类业务网络的基础网络的统称。细抠来说,承载网比传送网更上一层。如果传送网理解为物理层,那承载网就有点数据链路层的味道。

随着IP承载成为主流,传送网和承载网深度融合,人们逐渐把传统的传送网,加上IP承载网,一起统称为 大承载网 ,也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承载网。

至于传输网和传送网,两者几乎90%可以通用呼唤。

如果放在一起,细抠它们之间的区别,那么, 传输网更偏物理,传送网更偏逻辑 ——

传输网:指由实际信息传递设备组成的物理网络,描述对象是信号在具体的物理媒质中传输的物理过程。

传送网:指完成传送功能的手段,是逻辑功能意义上的网络,描述对象是信息传送的功能过程。

传输网和承载网的关系,可以类比传送网和承载网的关系。不过,传输网的叫法目前较为普遍,有时候甚至超过承载网。

以上是从技术背景的角度来探讨。站在普通通信工程师的角度来说,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律。

在通信工程师看来,承载网是和接入网、核心网并列的概念。站在移动通信网或固话宽带网的框架下,提承载网会更多一些。

例如,当很多人在从事同一个项目( 某4G或5G 项目 ),项目组内有无线接入网、承载网、无线核心网的成员,我们互相讨论问题和分配任务时,通常会说:“诶,这个由承载网负责一下。”、“那个,承载网那边有没有OK?”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