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不会破坏支付机构的传统利益,特别是沉淀资金收益。可以将支付机构视作为各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所,其用户和商户并不会直接开设数字货币的专户,而是有支付机构代为保管,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币”交易。
最近数字货币、ICO 啥的实在太多了,让我们说点支付吧~
如果给你1万块钱——大到你不舍得一次性花掉,小到不值得你去投资打理——那你会希望按什么形式来持有呢?纸币,银行卡余额,余额宝,还是比特币?好吧,不管你的结论如何,这是个支付问题,而不是货币问题。
与5年前相比,支付这个名词听起来亲民多了,这得益于我们拥有着全球第一的移动支付普及率,极大地教育了整整两代乃至更多的消费者。然而这里的“支付”实际上仅仅是指我们直接使用的某项服务,仍然并不是支付的全部。对于逐渐接受了区块链概念的先行者们,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其内在本质。
支付的真正意义在于让货币得以流通,如果信用是货币的内涵,那支付就是货币的外延。
关于这些传统的中心化货币发行机构是否可通过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来改进,业界早已经沸沸扬扬讨论了很久了,比特币、各种山寨币、乃至各种ICO代币也已经见怪不怪了,本文不再赘述讨论。
我们要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货币获得的支付“授权”越来越大呢?
看似仅仅是个商业合作的无厘头问题,但是在传统的中心化商业系统中,其实从根本上就是做不到的。更准确地说,实现两个机构之间的支付互通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实现所有支付方式之间的互联互通,其复杂度是当下没有办法解决的,除非再萌生一个畸形的新机构,以更中心化、更高特权的方式来运作,才能部分解决老问题,并坚定不移地引入必然会产生的新问题来。
这里面的核心障碍在于清算。当前繁荣的支付生态相比过去在信息流层面有了巨大的改进,然而在最终的资金流层面却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日终切换、对账结算、资金轧差等关键流程上,丝毫没有突破。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是中心化运作的,每个支付机构(包括银行、支付牌照方、乃至任何发行或流转“货币”的机构)都需要在相互约定的时间,通常是每天夜里,将上一周期内发生的所有支付行为对应的资金,与相关机构进行交换。
其次,资金的滞后也导致交易系统和对账系统本质上是两套,既加重了开发负担,也事实上造成了管理的混乱,既包括内部管理的,也包括与外部合作的。这些都导致跨支付机构之间的合作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行性,合作机构越多就越不可能。
另外,可以直接推导出的结果就是,支付机构的体量越大其资金风险就会越高,而外界只能寄托于该机构的 IT 和管理能力足够强大了。但毋庸讳言,目前国内各家支付机构(包括银行)的能力是良莠不齐的,而且除了简单的牌照资质外,还没有更权威客观的评测来帮助人们进行鉴别,所以事实上大家只能烧高香祈祷倒霉的事别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第三个问题姗姗来迟:吐了这么多槽,该怎么解决呢?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极大的可能性。
资金清算的滞后性,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资金的流转是有成本的,因此尽量通过轧差的方式集中解决,才能把流转成本降到最低。然而随着各级支付系统(银行和支付牌照公司为主)能力的提升,资金滞后所带来的效率成本和人力成本显著上升,现在已经可以着手攻克了。
直接的办法就是借助数字货币的特性,使得每次交易都直接附带相应金额的数字货币,通过智能合约等区块链编程技术,在节点确认交易的同时就更改数字货币的归属方,从而实现交易与清算的同步。
这种方式将从根本上颠覆当前的支付清算系统。首先,对账系统和清算人员变得毫无必要,因为资金已经在交易中实时转移了;其次,交易接口可以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而且随着商业的需要可以任性开放合作,只需一点点配置,用微信余额在天猫上购物就这么简单;还有,监管和第三方评测也变得极其容易,因为每笔交易和资金都可以对应起来追溯,所有在结算环节逃避监管的猫腻都不复存在,例如当前国家严厉查处的黄赌毒网上交易就无处可藏了。
当然了,好处也是有代价的。最直接的就是需要对风控系统进一步强化。传统的支付清算将风控分为交易风控和结算风控,其中后者依靠人为经验来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当调整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交易时,就只能完全依靠交易过程中的风控了,因此需要更强的实时交易鉴别能力。但我觉得这是好事,而且是应该坚持的趋势。传统的打款前风控,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比好处更大。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不会破坏支付机构的传统利益,特别是沉淀资金收益。可以将支付机构视作为各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所,其用户和商户并不会直接开设数字货币的专户,而是有支付机构代为保管,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币”交易。
这是个“完美”的方案,一旦被采纳,我们就可以期待乃至督促各类支付机构将其支付方式开放共享出来了,届时,我们的资金究竟应该存放在哪里可能就会有更好、更合理、更自己做主的答案了。
但是,方案虽好,但是里面的“数字货币”从哪里来呢?由央行发行“数字法币”当然是一种方法,而更好的方式是,由这样去中心化的支付清算网络来反向授权某种“数字货币”的产生和普及,并进而客观形成各类数字货币与最终法币之间的定价关系,由此帮助外界来辅佐评测某个支付机构货币的可信度。比如,支付宝币、微信零钱币、大银行的账户余额、小银行的账户余额与人民币的兑换关系真的是如我们所想的1:1么?也许,随着他们能使用的支付方式的不同,就应该展现出不一样的结果来。
作者:陈建伟(移动支付专家,央观智库专栏作家)
来源:央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