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周刊,韩国有网漫,中国有网文。”掌阅漫画CEO李歆在艺恩数据主办的网络文学与影视动漫IP改编实战营培训课程上如是说。
IP作为产业链改编原生层的重要一环,包含多种形式,有小说、漫画、音乐以及中国独有的网文。如今在IP改编大趋势下,全链路开发成为影视公司希望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艺恩从大数据、文学、影视、动漫、创作等角度,邀请业内著名IP项目负责人和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从实操层面进行经验分享,全方位培养网络文学IP项目运营的实操人才。
2天,6位导师,12个小时的倾囊相授,为“行业小白”指点迷津,帮助从业者在IP开发过程中避错,为影视大佬提供IP改编项目操作的成功经验。
67人到现场参加线下课程,其中参与人员多为影视制作方、出品方、编剧、作家等,67%为总监以上级别,大家顶着北京38度的高温,坚持听完两天课程,并一再表示不虚此行。同时有487人同步学习了线上课程,并有13家媒体到场参加实战营。艺恩泛娱乐沙龙+实战营的影响力还在逐步扩散中,在坚持思考行业前沿话题方面,艺恩始终保持着分享的态度,并希望锐意进取,合作共赢。
掌阅文化男频主编王志胜
回看网文的发展,掌阅文化男频主编王志胜认为,在80年代通俗文学缺位之时,互联网飞速发展,伴随着读者对文化内容的需要网络文学应运而生。
从1997年开始,辗转21年的历史,网文也经历了从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到精品IP涌现的局面,整个行业版权保护等方面也逐步完善,王志胜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节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90年代网文野蛮生长期:网络文学出现了幻想VS现实两种类型的交锋,被架空的世界、夺人眼球的噱头成为该阶段网文内容的标配。
二、2013年类型期:二级分类开始成型,2010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开始收费,通过移动端获得收益为网文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网文阅读开始抢占泛娱乐消费滩涂,在娱乐消费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伴随着类型网文的发展,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有的网文类型走向衰落,有的网文类型相互交错。
三、2013年后类型期:在这一阶段网文类型边缘逐渐淡化,开启社交化创作的新形态, 年轻用户加入阅读群体,网文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性增强,这种互动性甚至影响作者创作。“就像《全职高手》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作品,更多的是全民创作。”
艺恩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刘翠萍
除了网文,动漫也逐渐扩大IP改编市场占有率,“我们通过研究分析发现,2017年IP授权市场预计达到20亿左右的规模,其中影视授权占比最高,增速最快的是动画授权。”艺恩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刘翠萍表示“我们希望站在行业角度上,在大家拿到一个IP改编的时候,提供一些相对比较理性的支持。”
在IP改编过程,刘翠萍提出两个方面建议。首先在改编层面,刘翠萍提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注重改编还原度,观众不能接受面目全非的改编。第二IP需要养成的过程,改编也需要6-10年积累粘性用户群;其次在营销策略方面,她建议公司在营销前对于用户消费行为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用户对于IP的感知后合理运营粉丝,这个运营不光是直接带动总价值,更能带动衍生周边长期的价值。
掌阅漫画CEO李歆
“对比美漫、日漫,2017年中国的漫画销售市场在5亿人民币左右。但作为拥有13.8亿人口的中国,强大的人口红利让网漫在中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统计,2017年韩国市场超过6亿,日本线上网漫销售市场超过11亿,中国的漫画销售市场约5亿人民币,整个漫画市场超过20亿。但有意思的是“日本和韩国仅仅一成收入来源于本身作品销售,剩下收入主要来源于衍生,包括游戏衍生、影视衍生和周边,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衍生周边市场不完善。”
掌阅漫画CEO李歆表示“韩国60%到70%的影视剧改编自漫画,日本60%动画片也是由漫画改编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漫画IP市场还有待开发。
在李歆看来一个优质漫画作品首先要具备好的故事内核,接下来需要作者讲好故事,在漫画创作过程中,李歆建议作者遵循以下几点“社会时代、人群洞察、技术趋势、超越想象。”
富博影业CEO张曦
谈到IP市场未来发展时,张曦提到更多的是“破局”这个词,“现在很多人把IP妖魔化了,没有几百万,几千万这个事情拿不下来,其实IP最终就是一个好的故事。”
在选择IP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张曦表示掌阅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IP一定要具备时间价值、作品影响力、故事内核。”他强调掌阅在IP开发过程中很重视作品在自家平台和关联平台的影响力,但更重视故事内核。“做影视内容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守住自己的本心。”他希望中国能做出有自己特色的剧集“华剧”。
除了对内容质量的把控,张曦认为主创团队的质量也会对影视作品的呈现有一定影响。他表示“现在我国影视行业还谈不上工业化,但至少你要专业化。”
掌阅文学IP营销总监路升
正是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让网文创作几乎没有门槛,“网文给普通人提供了创作的机会,只要想,就可以创作”。在这过程中,网文作者也不断增加,到2017年网文作者达到了1300万。与此同时,在网文作家收入方面,掌阅文学IP营销总监路升发现“现在有几个网文作者的收入已经突破上亿,跟一线的明星有一拼,传统出版行业的作者收入第一名才4000万。”
另外路升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IP粉丝的忠诚度高,网文用户是更优质的IP受众,61.7%会看原著改编的影视或电视剧,46.6%会玩自己喜欢的IP改编来的游戏。对此路升认为,网文大多是连载的形式出现,相比电影、电视剧,热度持续时间更长,同时小镇青年是作为网文IP受众的主力,是对网文消费能力很强的一个群体,加之其拥有的超强的粉丝忠诚度,所以未来网文将会有更高的转化率。
网文作家殷寻
从15年IP元年到17年市场趋向理性,制作方回归内容,IP这一概念在2018年也并未遇冷,仍被行业看好,大家对待IP的重点也从流量回归内容。作为内容生产者的殷寻认为,网文作家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单纯讲故事的人,她以自身从业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网文创作的经验法则,逐层深入,讲解了一个普通人到达IP版权所有者的上升路径和通道。